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第四节 珠穆朗玛 (第2/4页)
既逗人喜爱,又叫人望而却步。若有一点对她的不敬,一登山峰,就会有不幸的祸事发生。” 高雅雯:“是啊,这我相信,若要登顶,就得虔诚,不能带一点邪念,才能成功。” 嘉木措:“那可不是,神的眼睛总是睁的,不能说那峰边的白云彩不是她睁开的睡眼,那可是她从黎明的眉宇间反映的微光,在睁眼看世界。” 仁次:“是呀。对登山者来说,那美丽的晨曦是在山巅的云朵上镶起了金线,夜晚的睡眠已经褪去,在向他们招唤。” 嘉木措:“是呀,对登山者来说,愉快的一天将要开始,白昼蹑足踏上了迷雾的山巅。他们必须在最佳时机登顶,去寻找生路,错过时机,或者留在山峰束手等死。” 高雅雯:“所以,旅行家,探险家,爬山家,说的确切些,登山家及科学家,都对喜马拉雅山悠悠神往,既恐惧,又敬仰。” 林森:“所以,有不少登山者冒死前往,以赌她壮丽无比的神圣风光。” 嘉木措:“那不过是天宇间闪烁额一点亮光,那响彻云霄的雷声,也不过是天公的歌声。它发出吼声,提醒人们。来吧,死,我欢迎你,生,我送走你,赶快离开,不得久留。免得玷污了这圣洁的山峰,这里会发出千变万化的甜蜜的歌声,断送了你们的前程。” 高雅雯:“啊。我愿她于人们交换歌声,相互勾通,减少牺牲。” 仁次:“这话也有点不对。因为圣洁的神峰,稳重又聪明,她只是让恶人与我们彼此分离。有人说她用催眠的晨歌崔促人们登程,又把有些人收回到她的怀抱里,借此与天宇交换眼睛,换来第二天的黎明。” 林森:“我想来一点补充。在古梵语中,喜玛拉雅的意思是雪的住所。该地区的神话,宗教,文学,政治及经济都深受这条山脉的影响。” 嘉木措:“我象前人一样,心里一直在盘算着,这条山脉为什么会在那里?有此山脉以前这了是什么?” 仁次:“林森先生,高雅雯小姐。你们俩谁能告诉我,这条山脉的年龄有多大?是什么庞大的力量造成的,为什么几乎和天一样高?” 嘉木措:“是啊。是什么神的巨手把它托得这么高?为什么还给它戴上厚厚的雪帽,又让旗云有时在它头顶上飘?” 林森:“是啊。它的地形地貌也真奇妙。至于什么神将它托得这么高,那,我可不知道。至于科学上的讨论就另当别论了。这都是由于印度板块大陆运动所造成的,才形成了西藏高原的抬升。当然,还不止西藏高原,它还挤压出不少的地方,形成不少山脉和山峰。不过,我知道,珠穆朗玛是世界最高峰,号称世界屋脊,世界第一,才具有对爬山家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一九二一年以来,有许多登山探险队都想登上峰顶,以观究竟。可究竟有几人能成功?不过,亲身到过喜玛拉雅山脉的几位地质学家,都觉得要找出造成这条山脉的祥细过程,殊非易事。” 嘉木措:“圣母的面纱启能让人轻易撩揭。她一发怒,山崩地裂,气吞苍宇,惊天动地,震人魂魄。世上,多少敢于惊动她的人,都变成了地下冤鬼。所以,此地的人是绝对服从她的意志的。” 林森:“是的,我对这一点可以断定。” 仁次:“过去发生过的事,我们并没有忘记。也许我们的话题太危言耸听,使我不忍多言。” 林森:“你是不想让多打听,这我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看见,你这满脸的惶恐确实是你真情的流露,这种难受不是装出来的。” 嘉木措:“敢于闯圣母峰的人,谁也不能确定他自己将要得到怎样的报复?” 林森:“天还没亮哩,让我们在谈谈西玛拉雅山。” 嘉木措:“因为这是难得的意见,我怎好不谈?讲吧,看你还有多少准备,让我面对。” 林森:“我在你们小心谨慎的时候,来探讨这事情,实在是太冒昧了。” 嘉木措:“天亮后,你们就要准备走了,天亮还早着呢。谈谈我们的圣母神山,我需要你的发言。” 林森:“好。就谈吧。喜玛拉雅山耸立于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等河系的低洼冲积平原上,绵延一千五百英里,形成一个大弧形隔开印度次大陆及西藏高原。因气候环境恶劣,占地广阔,年代久远的山脉,由于压缩,上升及侵蚀等地质变化,就象玩家杂的拼图游戏,由于缺乏可以证明年代的化石,加上岩石构造的混淆不清,探索远古地壳变化的过程,愈加困难。” 高雅雯:“你还没讲完,我接着谈。如果将藏北高原,恢复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可以推测,当时这一地区的气候使温暖潮湿的。古湖周围的山地中,普遍生长着茂密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到处绿荫蔽野,郁郁葱葱。宽阔的湖盆地带有无数的森林型的动物,如古长颈鹿,猎狗,犀牛,三趾马驰聘遨游,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华兴盛的景象。” 嘉木措:“不可想象。虽然事过境迁,可现在,那些森林动物哪里去了呢?是被神收回天国了吗?” 林森:“这正是我们考察研究问题的所在。经历了西藏地区引人注目的事件。上新世纪以后,高原急骤抬升与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多次冰川的出现,给藏北的湖泊演变带来了新的影响。一些古湖受到伸入高湖内部的河流溯源侵蚀而流干了湖水,古湖消失了。一些湖泊的迁移,一些新的湖泊出现了。” 嘉木措:“啊。这都是神的力量,佛的光芒,佛法无边,变化万千,回头是岸。沧桑巨变都得顺从神的旨意,是不可抗拒的。人的力量相比之下,微不足道,多么妙小呀。” 林森:“人是不可战胜大自然的,只能顺从于它。一九二四年,英国登山探险队的地质学家,从艰险的北面峰上二万七千英尺,首次发现圣母峰的金字塔峰顶,是古地中海带有化石的石灰岩构成,据今已有三亿五千万年。” 嘉木措:“唉呀。是呀。三亿五千万年是个什么数字呀?这是什么概念,只有问天。再说,沧海变高山,深渊会长出高山,这虽然真稀罕,可又有谁能看得见?我不懂象你们这两位有大学问的人,所讲的天文地理知识,可是我知道,神的力量是伟大的,神的巨掌年托起万重山,拨动万里水,造出万种生灵,栽下万丛草木,带来朝夕祸福……只要是你们的意思,想和我交流,我们就可以就世间万物生灵,崇拜的图腾,山川河水,日月轮回,对上三天三夜的话,谈上三天三夜的论,扯上三天三夜的篇,那才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高雅雯:“您的话,我相信。您的确是我衷心崇敬的人物,我会把我的命运交托给您,有您亲自安排我才放心。” 嘉木措:“可是请你相信我,作为我的朋友,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我对你们呵护的忠心。” 林森:“你是我们崇拜的偶像,你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刻骨铭心。” 嘉木措:“那是我出自深心的爱护。你们今晚还有什么没有满足的呢?” 高雅雯:“有一点我还想问?” 嘉木措:“在你还没有要求之前,我已经把我的爱都给了你们,你还有什么可问的呢?若是我还有做的不尽,只要你没重新提出,我倒愿意重新给你们。” 高雅雯:“好人,您真是我心目中的神。” 嘉木措:“只要我有的东西,我都会按你们的要求,把它重新给你们。” 高雅雯:“我们可不是要您的财宝金银,我们要的是您一颗慷慨的心。” 嘉木措:“我给你们的越多,我自己越快活,也越是富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