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第二节 世外桃源 (第4/4页)
:“吸烟,什么也不干?” 她有些担心。 活佛:“中午。格萨王派人察看,他们坐在那里聊天。” 林森:“稀罕。那他们准备干什么。莫非等到天晚?……” 活佛:“这真让你说这了。天黑透了,七兄弟才动手干活儿。他们分工合作,挖土的挖土,刨石头的刨石头,砍树的砍树。忙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广场上变了样。格萨王来看,只见一幢高大的三层楼房已立在那里。” 高雅雯:“啊。好快呀。莫非是神手?一夜之间就盖起了一座大楼?” 活佛:“七兄弟对格撒王说:你到这里来吧。不要再住帐篷了。底下一层住牲口,中间一层住人,放粮食。顶上一层住神佛。格萨王从此再也不怕风暴了。于是,他请七兄弟多造房子,让人民住。从此,七兄弟东也造,西也盖,前藏,后藏,都造了很多房子。” 高雅雯:“那么说,人们从此再也不怕风暴的威胁了。” 活佛:“可不是么。至到如今,人们还是这样的住法呢?” 林森:“那后来七兄弟去了哪里。格萨王没留他们,酬谢他们吗?” 活佛:“那还能少了。格萨王问他们要什么东西。他们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只希望人们看见我们辛勤劳动,我们看见人们辛福过日子,就好。” 高雅雯:“这七兄弟真是好人,他们就这样走了。” 活佛:“恰巧,天神白梵王听说这件事,也派人请他们去盖房子。格撒王就派他们去白天王那里去盖房子。所以一直到现在,一到晚上,天上就出现七颗亮星,那就是他们七兄弟。这七颗亮星又不断变动位置,那就是他们盖好一处房子,又挪动了地方的缘故。” 高雅雯:“那七颗星叫什么呢?” 活佛:“这七颗星的名字就叫强嘎本顿。” 林森:“那是啥意思呢?” 活佛:“意思是北方七兄弟星。” 高雅雯:“啊。他们是真英雄,值得崇敬。” 林森:“这天上的星,是人们的指路灯。” 活佛:“就是这天星神,让人们夜间辨明方向,指引人们前进。指引我在羌塘闯荡。” 林森:“您真是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活佛:“你说的是,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高雅雯:“这可是空手抓活鱼,难得[逮]。” 活佛:“命运给我指出了这样曲折的路程,也是那七星点亮了我心中的灯。” 高雅雯啊:“不光是这些。我看到您神异的目光难得,凝神远方。就知道您是一个刚毅,坚强的人。才敢独创空无人迹的世界。” 林森:“我知道,羌塘位于西藏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那里海拔高,生态环境特殊,在无人区,您能活着来到这里。这不能不让我们发出深深的叹息,连连称奇。” 高雅雯:“昆仑山,相传,那可是西王母的居地。活佛,您可曾去?” 活佛:“正因为它是个圣地,我独自一人才没敢冒然进去。可羌塘,孩子,事实上,这与人们的想象大相径庭。它实际上是个美丽富饶,又充满生机的地方,是高原野生动物的乐园。” 高雅雯:“您是说,羌塘就象深藏闺阁的少女,穿着美丽的衣裳,外人不知道她啥模样?” 活佛:“我一到那里,才知道,羌塘并非人间地狱,而是充满了乐趣。” 高雅雯:“快讲讲?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怎样让您啧啧称奇?” 活佛:“那我就讲讲那个地方。羌塘地势平坦开阔,湖泊棋布。每年六至八月间,茵茵青草,点缀鲜花,湖水清澈,水天一色,鸟兽喧嚣,好不热闹。” 林森:“这我们可不知道?” 高雅雯:“那地方真那么奇妙吗?” 活佛:“在那片乐土上,各种植物,动物,鸟类,鱼类,不知有多少呢。” 高雅雯:“那都有些啥动物?您可亲眼目睹?” 活佛:“由于高原上地理环境独特,大面积雪灾,风灾较少。雪水为动物提供不竭的水源,草原面积大,动物食物足。荒野虽高寒,可却是干寒动物不受人类惊扰的自由天地。那里遍地的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藏羚,北山羊,野驴,雪豹,猞猁,棕熊,鼠,兔,狼,我也说不清。还有:黑颈鹤,沙鸡,藏雀,百灵,红嘴山及,斑头雁,岩鸽,多得我也没法说。” 高雅文雯惊得目瞪口呆:“啊,啊。那里丰富的野生动物不亚于非洲大陆啊。” 林森:“羌塘能保持原始的自然面貌,全靠地广,人迹罕至啊。只有不受人类的干绕,才能保护好世界上最珍贵的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群落区系。” 活佛:“那可是天赐福地。动物的天堂。” 高雅雯:“啊。这才是我们不了解的羌塘,我们的梦想。” 活佛:“游历了羌塘的我,往西,我快找遍了雪域高原,可那美丽的地方始终未露面。无奈之下,我只好往回返,往东来到昔日转过的巴颜喀拉山。数月前,在巴颜喀拉山口,我不知道该怎样生活,怎样寻找。我本习于打坐诵经,终身不动,谁知,却被命运诱到远方,去做那渺茫的梦想。在一切无望之后,我突然象身处四面墙中,将我的理想隔离,我象是站在妄想的岸上,一时间,理想被幽禁埋葬。从此,我昏昏沉沉,没有精神,象个囚人。” 高雅雯:“高原有多少美景啊,就不能调节您的精神?没找到,以后有的是机会,您何必那么郁闷?” 活佛:“从此,我精神痿靡,望着山川,默默无言,望着晨光,即使太阳升起,我的心还是幽暗的,没有欢愉,数着念珠,只有叹息。从此,一病不起,延延一息。” 高雅雯:“您有病可要治呀,可不能让沉郁阴霾相伴着您?” 活佛:“我虽懂医,也可以自己采药医治。可,孩子,人常说,医不自治,我这是心病啊。若不遇到知己,打开我的心门,我将一病终身,命丧阴魂。” 高雅雯:“那您遇到了知己的人了吗?” 活佛:“这是或许惊动了上神,给我送来了医治我病的人。” 高雅雯:“他是谁?” 活佛:“他就是你的父亲,就象天上的神,登上了我的门,拯救了我这快死的人。” 高雅雯一听,暂时默不出声,处于回忆的想象之中。 林森:“那么说。这是您不幸中的万幸。使您死而复生。” 活佛:“我本是个苦性僧,他可是个善心的人。他不但给我喂药,喂食,还和他的弟子们日夜伺候我。” 高雅雯:“他这样做也合情理。” 活佛::“我们谈天,论地。他天地人和,时时对我说。人间万象,天文地理,历史秘闻,风俗人情,自然风光,无所不知,世界各种宗教,他说得头头是道。” 高雅雯:“你们谈得很投机?” 活佛:“是的,我们有缘哪。可以说,是情投意合,无话不说。他老是说,要我保持清醒头脑,忘掉烦恼,才能把事做好。” 高雅雯:“您信了他,成了知交,病也自然会好。” 活佛:“苦口良药治百病。一席话,使我开窍,去掉烦恼,病也渐渐地好。” 林森:“在这里,我们每迈出一步,都能够引起往昔的回忆。高鸿可是我们的最好的老师。” 他满怀忧思地站着。过去师生情谊的岁月,不时地在他眼前掠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