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第一节 传统婚姻 (第1/6页)
纪蒲泰:“那怎么办?小伙子就不谈恋爱了吗?” 老人:“只有个别男子长得差,害羞或没本事,自己又找不到安达,才请几个男朋友,偷偷地去拉一个姑娘给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三人都笑啦。 扎布:“老哥哥,那你呢?是否也采取了这办法?” 老人:“笑话,我能那样苯蛋吗?我们可都是自愿的,我可不是强拉她的。” 扎布:“那你说说,让这两个年轻人见识见识。” 老人:“不怕你们笑话。我们年轻时建立的安达关系,有好多形式:一是晚上姑娘们在十字街上绩麻线,夜里小伙子们去找她们,今这个,明那个,变化无常,男女间吗?只是尝尝……” 偌尔曼:“那都住什么地方?” 老人:“绝大部分都在村边的石洞,庄房内住。在家住的规矩较晚。一种是‘安达苏’,就是拉姑娘到男家来。还有一种是,狭路相遇,个人交往,一同上山砍柴。只要彼此中意,就可建立安达关系。但是有规矩,同一家人不能交安达。” 偌尔曼:“稀奇,稀奇。你还有啥好听的?” 老人:“我们上一代人交安达,一律睡在野外,不能住在家里。我们纳西话叫‘白帕及及’,就是睡在野外的意思。天黑已后,一般安达会在一个预定的地点碰头,到村外一个背风挡雨的地方。如庄房,石崖下,挖金洞等。但都不带被褥,夜里也不生火,省得被人发现。第二天鸡叫之后,就悄悄返回村里。” 扎布:“那是神机妙算,省得叫人看见。” 老人:“但也有例外。过去的安达都住在村外。叫‘白帕及及’。” 偌尔曼:“啥意思?” 老人:“你白着急,我告诉你。就是在野外睡的意思。许多年前,由于土匪出没,经常偷袭俄亚,抓妇女,拉牲畜。村里人,一听说土匪来了,人人都谈匪色变。这不仅影响生产,生活,对‘白帕及及’也是一个打击。所以,青年人都不敢到野外交安达了,于是,从村外转到村内。由于男子有单独住宅,而姑娘与父母住在一起,男子不便去找女安达,就有女子去拜访男安达。” 偌尔曼:“哈哈。这叫女子找上门啦。” 老人:“当时也有‘安达苏’。小伙子把姑娘拉来之后,并不马上脱衣服,而是先谈话,双方谈得自然,才能睡在一起。谈不好,故娘则主动走开,小伙子也没别的办法。” 偌尔曼:“是呀。只有双方情愿,才能发生性关系。若一方不同意,那也只有分离,各走各的。可是,他们以后是怎样生孩子呢?” 老人:“你这个老外呀,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我岂能对此致置不理?” 偌尔曼:“那您就说说这传种接代的风俗?” 老人:“那我得说说诞生礼。” 扎布:“生孩子,就是生孩子,还有什么诞生礼?” 老人:“老弟,不是我说你,你还真不懂纳西族的礼制规矩。正因你是藏族人,所以,我还得教教你?” 扎布:“我知道,你是好意。除了光明正大的念头之外,没有别的意思。说吧,我倒也想听听什么诞生礼。” 老人:“我们俄亚纳西族呀,保留了古老的父权制生育观念。” 偌尔曼:“这里还存在着父权制生育观念?那您得说说什么是这种观念?是怎样沿袭的?” 老人:“这有何难?这种古老的传统,我知道得很清楚,背得滚瓜烂熟。” 纪蒲泰:“那您就叙述叙述?” 老人:“纳西族以天象征男子,以地象征女子,地承天,天接地,才能成为夫妻,繁衍后代。” 扎布:“啊。看我这脑子,真不如你。经你一提示,我倒想起来了。” 老人一笑:“你想起了什么?可别在这里瞎喳喳?” 扎布:“那能呢。我记得,有一首民歌唱道:先有天,后有地,没人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人祖生,天是强悍的男子,地是柔水的女子。到后来,天生活在地上,地生活在天上。在远古,天地换位交配,天地变成人类,才有男女婚配。”他得意地唱着。 老人:“你唱得很对。你这才没有喝醉。我还得给你说。纳西族在具体解释怀孕时,常引一句民谚:男子是骨,女子是血。” 偌尔曼:“这是啥意思?” 老人:“一说结婚生孩子,看把你急得。”他望着一脸迷茫的偌尔曼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男女结合才能生育后代,缺一不可。二在两性作用上,认为男大于女,认为男子的**是形成人体的骨骼系统,而女子的卵子则发展为筋rou系统。” 偌尔曼:“这样的解释真聪明,十分接近现代医学的生理原理。可见,纳西古人聪明之极,让欧洲的古人望尘莫及。” 老人:“也许,下面的更能引起你的兴趣。” 偌尔曼:“快说下去,说下去。” 老人:“据说,当男女****时,如果没有‘乔斗’鬼干扰,jingzi即钻进女子的卵子内,内为骨,外为rou,日久天长就变成胎。人们认为,从受孕到降生要九个月零十三天。这才算发育齐全,而且流传‘七活,八死,九壮’之谚。” 偌尔曼:“啊。还有这种奇妙的传言?” 老人:“那不是传言,而是真传。但还有若干通婚禁例,俄亚纳西族认为堂兄妹结婚,或者姨表兄妹结婚是不行的,因为是同一个血通的人,都是骨与骨,或rou与rou的结合,所生子女不壮,易成畸形。” 纪蒲泰:“这样的生育观,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老人:“这事儿,祖上的规矩,没人敢对这样的亲事作主张。” 扎布:“你至少这一样比我强。你们都这样说,我也只好相信了。” 偌尔曼:“纳西人对这怎么说?” 老人:“你听我唱首歌:世间事儿,各有不同。同出一祖,也有分宗。婚姻大事,不能混同,有些能成,有些不中。人们看到,鹦鹉嘴巴,红黄两种,根种不同。亲近的人,同祖同宗,自己亲属,你可别碰。别人来了,能生孩娃,你要来了,不生娃娃,这都怪谁?” 偌尔曼:“这种禁止近亲的婚俗,我赞成。” 纪蒲泰:“从这些习俗中,我看到,俄亚纳西族认为,同血缘的人同婚凶多吉少,只有不同氏族男女通婚才是骨血结合,日子才能好好过,才能够生育好的后代。” 偌尔曼:“这就给现代的婚姻观作出了表率。这令人感到意外。” 老人:“这地方,因此流行姑舅表婚。我上述的‘骨血’观念,也影响了性生活的次数。我们纳西族认为,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个妇女与较多男子****,所生子女更壮实,人才好,多智慧,越机灵。” 扎布:“那是吸收了多个男子的精血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传种接代。没有什么奇怪?” 老人:“有时,甚至发生几个男子‘**’一个妇女的事儿,一般人并不以为非。也没有人治他们的罪。” 偌尔曼:“为什么?” 老人:“纳西人并不认为这是犯罪,所以,也没人干涉反对。” 偌尔曼:“那是不是可以在性生活上胡作非为?” 老人:“你这种想法可不对。我给你说,人们的性生活也有若干禁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