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第三节 复活节岛 (第4/4页)
假如月球真给地球一个吻,那可毁了地球人?” 纪蒲泰:“因为地月系统是一个整体,虽然说,月球挡住不少陨石,上面布满了陨石坑,为保护地球也立了不少功。但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千钧’。何况月球损半,将会引起地球上的连锁反应和长时间的混乱比如潮汐的变化。” 偌尔曼:“在一般人来看,尽管我们并未经历这一劫难,但月球表面的满目疮痍告诉我们,人们不仅要要忧地球的‘天’,还要毗累星星的‘天’,更何况月亮近在咫尺,就在眼前。因为,它们的被撞同样要带来地球的灾难。所以,那些石像仰望天空,那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我们人类不懂?” 纪蒲泰:“那石像,我也有个想象。也可能当时东半球古大陆的人类,还没有彻底准备好所有的撤离条件,也许他们造的飞船少,不能让所有的人撤离了。后来,没彻离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这亲人骨rou分离,为了纪念这重大的日子,他们才造石像以纪念远去的亲人,以代代相传,造像给后人留念。” 偌尔曼:“那大西洲为什么没有石像?这你怎么想?” 纪蒲泰:“我是这么想。那月球撞上大西洲,那种灾难可让人类无法承受,大西洲沉没海底,没留下任何陆地,怎会有遗人造石像?这事儿,你可想想?” 偌尔曼:“你这想法,可真狂妄,令人不可想象?不过,我还是佩服你大胆的想象力。” 纪蒲泰:“我们共同探索吧?人多智谋高,只有多探讨探讨,那些谜才能早日揭开了。” 喇嘛王:“至于复活节岛上的居民,也许是研究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话体。” 偌尔曼:“人们争论的焦点是,谁是复活节岛最早的居民?他们来自何方?” 喇嘛王:“你也可以大胆想象?” 偌尔曼:“有人根据复活节岛居民把耳朵拉长的习惯,推测说现代波利尼西亚人(包括复活节岛居民)的祖先来自东南亚,也有人根据人的头盖骨,认为复活节到人来自美拉尼西亚,还有人说,他们是来自南美洲,复活节岛居民是南美古代第安人的后裔。” 喇嘛王:“这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复活节岛过去所发生的事,都由不得研究者自己。” 纪蒲泰:“现在,谁也不怀疑,复活节岛现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但,他们是在较晚的时期里才来到复活节岛的,而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复活节岛就有人居住了。他们是谁?又来自何方?他们是一个种族呢?还是两个或更多的种族?从发现复活节岛那一天起,人们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至今也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 喇嘛王:“这些问题提得好哇。可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又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土地呢?” 纪蒲泰:“波利尼西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把复活节岛叫做腊帕-努依岛,即‘大腊帕岛’。” 喇嘛王:“这小岛为什么有两个名称?” 纪蒲泰:“这个名称是同‘腊帕-依基岛’,即‘小腊帕岛’(在复活节岛的南方)相对应当。至于复活节岛的居民,则把自己的家乡称作‘吉一比托一奥吉一赫努阿’,即‘世界中心’。这名字是他们自己起的。” 喇嘛王:“照你们所说,地处南太平洋中的孤零零的一座小岛,怎么会叫做‘世界中心’呢?这个富有诗意的名称,是复活节岛原来的名字呢?还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方法呢?” 纪蒲泰:“这还需要考证。当然,还有其它称呼。例如:著名的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1774年拜访复活节岛时,曾记录到该岛的三个名称:‘瓦依胡’,‘麦基’,‘塔马列希’。俄国学者米克罗霍-麦克拉依也记录到‘玛塔-基-捷-拉恩吉’,即‘上苍的眼睛’这一名称。还有人记录了该岛的另一个名称‘希基一阿依一拉恩吉’,即‘天涯’。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名称很难说是复活节岛的真正名称。比如‘瓦依胡’就不是整个岛的名字,而只是岛上某一地区的名称。” 喇嘛王:“你说的这些还中。但是,复活节岛上的文字找到了没有?若是复活节岛有自己的文字,那也是一个不解之谜?” 纪蒲泰:“这个问题,让偌尔曼回答您。他在这方面可比我了解得更多的……” 喇嘛王:“偌尔曼。那你就说说复活节岛的文字?” 偌尔曼:“我也是个文字迷。在这方面还是有所了解的。1770年,西班牙船长菲力蒲-冈沙列,来到了复活节岛。他最惊人的发现是,岛民们竟有自己独特的文字。1864年,第一个踏上复活节岛的西方传教士,法国人埃仁-埃依洛也曾看到过岛民,用独特文字写成的‘科哈乌-朗戈条板’。当地居民管它叫作‘会说话的木头’。” 喇嘛王:“那些古怪难懂的文字,很可能是解开复活节岛之谜的钥匙?” 偌尔曼:“大王说的是。但时至今日,人们也无法解读它。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些条板最后竟被付之一炬,烧掉了。” 喇嘛王:“可恼哇,可恼。复活节岛的历史从此断掉了,再也没人知道了。” 纪蒲泰:“现在,只有少数几块刻有象形文字的科哈乌-朗戈-朗戈条板偶然地落到研究人员手中,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 喇嘛王:“谢天谢地,神还让一些条板留在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学习。不然的话,人类就永远也不知道复活节岛的来历,更无法了解他们的历史?” 偌尔曼:“复活节岛是一个火山岛,它处在‘太平洋火圈’上,即太平洋海底火山地震带上。岛民的神话和传说中都一再提到,以前,复活节岛很大,后来大部分土地沉入水下,只剩下现今这么大了。” 纪蒲泰:“但有些科学家的考察却证实,复活节岛不是在沉没,而是在上升。” 喇嘛王:“这也恰好证明,你假设的推论有道理。也不知道多少万年以前,由于月亮碰撞到亚特兰提斯大陆上,才将复活节岛那块古陆地碰挤了出去,成为新的散落天体。” 偌尔曼:“这样看来,关于复活节岛本身的形成史还是一个谜。” 纪蒲泰:“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作家比埃尔-洛蒂,乘着三桅战舰‘利亚弗洛尔’号,拜访了复活节岛,那数百尊巨大的石人,立即吸引住了这为作家。他写道:在复活节岛上,一种强烈不安和压抑感攫住了我,我在其它任何一个岛上,从未有过这种感觉。那些巨大的石雕像都略微向上翘起的鼻子,和向前突出的薄嘴唇,似乎在向人们投出鄙夷的一瞥,或正在发出轻蔑的嘲笑声。” 喇嘛王:“或许是仰天长叹地呼唤声。他们或许正呈现出内心的哀鸣,表情十分悲痛……” 偌尔曼:“或许他们的样子,都有你们两个所说的那中情形,只是人们不懂他们的内心世界,都在胡乱猜测吧?” 纪蒲泰:“所以,举世无双的复活节岛石雕如此吸引了人们,使众多的科学家如醉如痴地投身在它的怀抱中,研究着,探所着,思考着……” 喇嘛王:“这些复活节岛的土著居民是秘鲁人也好,波利尼西亚人也罢,可他们为什么要在岛上创造如此巨大,如此众多的人面石像呢?这事暂时不提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