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英雄_19 第一次的分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 第一次的分歧 (第1/1页)

    虽然同盟会成立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大家看在孙中山的面子,加上黄兴让步很多,最后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同盟会的建立。

    同盟会成立之后,各种部门算是非常齐全。和张学文想象当中完全不同。甚至比一般的政党更加复杂。

    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张学文的想法是同盟会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盟。但是同盟会成立之后才发现同盟会非常受美国三权分立的影响。同盟会本部分为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三个部门。

    而执行部下面又分六部,庶务、书记、会计、内务、外务、经理。

    执行部庶务是同盟会最重要的一个位置。

    是仅次于孙中山同盟会总理位置。而且因为是执行部的庶务,可以说在孙中山不在的时候,庶务就是全权负责同盟会事物的位置。如果按照现在某些机构来说,孙中山如果是局长,那么庶务就是常务副局长。

    咋一看,同盟会的部门类别也是很齐全。

    而且不仅是本部如此,同盟会还成立了各省同盟会分部。

    黄兴成为了庶务,成为了同盟会实际的二把手。评议部的议长是汪兆铭,也就是汪精卫。可以说汪精卫此人在同盟会的地位非常高。而司法部的总长是邓家彦。

    邓家彦这个人有意思。

    他一直没有参加任何的革命团体,他是成立同盟会大会第一天加入同盟会的。而且他曾经是四川高等学堂毕业,现在又是日本明治大学的学生,所以成为了司法部的总长。

    而名气很大的宋教仁仅仅成为了司法部的检事。

    刘道一成为了东京同盟会本部书记、仇亮则是被推举为同盟会湖南分部的分会长。

    但是仇亮却坚辞不受。

    仇亮反而推荐了张学文为湖南分部的分会长。这个提议却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倒不是同盟会领导层的反对,而是湖南的同盟会会员反对。包括杨守仁、陈家鼎在内的不少人都是反对。

    杨守仁、陈家鼎这些人是因为反对张学文的主张。

    其他的湖南籍同盟会员反对是因为张学文的名气太小了。他们可以服气刘道一、可以听从仇亮的话,但是张学文实在是太过籍籍无名。

    因此这件事情最后只是不了了之。

    仇亮继续担任同盟会湖南分部的分会长。

    但是因为仇亮、程潜、宁调元、彭邦栋这些人的鼎力支持,让张学文也算是名声鹊起。而刘道一虽然和张学文的看法不同,但是却很认同张学文的才华。

    有了刘道一和仇亮的鼎力支持,张学文虽然没有成为同盟会核心成员,在同盟会当中也有了自己的地位。

    …………

    1905年9月15日,同盟会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大会召开了。

    其实同盟会内部自从成立之后会议就不少。但都是同盟会的几个核心成员之间的会议。虽然同盟会成立了,但是内部的分歧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

    光是华兴会和兴中会之间的分歧就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华兴会毕竟是两湖团体,而兴中会是两广团体。双方之间之前并没有多少联系,一时之间怎么会那么容易合作,当然是有很多摩擦。

    华兴会大佬刘揆一至今都不愿意加入同盟会。

    而孙中山和黄兴更是天天都在讨论同盟会的发展方向。

    这些日子估计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人之间达成了某种统一,所以才召开了这一次大会。这次参加大会的有五十来人。现在同盟会会员已经有了千人以上,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每天都会以几十、上百人的速度增加。因此这次能够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同盟会的骨干。

    张学文在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当中完全是打酱油的,但也是来到了这一次的会议当中。

    这个和刘道一、仇亮的推荐是分不开的。还有就是黄兴想到了张学文的张家在湖南的地位,所以乐意给张学文一个身份。

    会议是宋教仁主持的。

    宋教仁并没有因为只得到了一个司法部检事的位置,地位就下降了多少。同盟会成立一个月之后所有人都发现了。同盟会的所谓评议部和司法部完全是个摆设。根本就是打酱油的,完全没有任何的实力。

    同盟会只有一个真正有实力的部门,那就是执行部。

    宋教仁身为执行部庶务黄兴的亲密战友,身为华兴会的副会长,更因为他在留日学生当中的威望,依旧是同盟会最举足轻重的一员。

    “同盟会成立了,我们应该要继续反清大业。总理和克强先生决定同盟会的第一次武装暴动放在广西。”

    宋教仁刚刚说出来,整个会场都是嗡嗡的。

    在场的五十多人,代表了全国十几个省。这些人都希望同盟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省,放在自己的故乡。现在听到放在广西,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中山为首的兴中会就是两广人组成。

    “长江流域才是中心地带。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才能够对满清致命一击。广西太过偏僻,没有任何的影响。我反对把精力放在广西。”

    刘公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刘公此人是文人,是一个在两湖地区、甚至在江浙地区都深有影响力的文人。成立同盟会他也是积极奔波。刘公此人也是出身襄阳大族,家里非常富裕。

    早年他和田桐、程家柽、宋教仁几个人关系莫逆,一起办过报纸。当然办报纸的钱都是刘公此人出的。所以他在两湖地区属于很有威望的。

    “总理,我也如此认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应该放在长江流域。这里人口密集,而且经济发达。我们打下长江流域不仅能够得到大批的军械、物资,还能够创造足够的影响,能让所有志在革命的人受到鼓舞。”

    刘公之后,田桐也是慷慨激昂的表示不应该在两广发动革命,而应该是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

    “总理,我的看法也相同。两广地处偏僻,影响力太低了。”

    这次发言的是居正。

    孙中山看着这么多人反对,脸上倒是没有多少焦躁的样子。而是给大家解释道:“两广地处偏僻,但却正好导致满清势力薄弱。而且因为临海,可以从海上进行补给也比较容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广西自从三年前发生暴乱以来,清政府任命岑春煊为两广总督,调集了十万人马进行了围剿。虽然暴乱已经压了下去,但是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逃进了山里面。他们这些人都是受过训练、打过仗的人。”

    孙中山的确是能够作为革命领袖。

    说话是有条不紊。一点没有受到反对人员的影响。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解释给大家。

    “只要我们去联络这些人,在广西我们就可以拥有一大批打过仗的好手。”

    张学文边听边点点头。

    孙中山的确是有备而来。孙中山说的是三年前广西暴乱,指的是广西游勇为主的大起义。游勇是那些没有军饷,只能够向富户或商旅筹款度日,人们称之为“游勇”。

    1902年开始的这次大起义,可以说是震动整个清王朝。

    当时为了扑灭这个大起义,清王朝是调集了七省之兵达到了十万人,今年才把这股起义军镇压的差不多了。

    可惜游勇都是本地人。

    他们打不过你,马上就溜进了大山当中。因为都是本地人所以外省的清兵根本就找不到他们。

    孙中山很重视这股游勇。

    也想趁着广西还没有完全扑灭的游勇,再次发动起义。希望赶紧去广西和他们联络。

    “我也同意先生的意见。”

    黄兴自从和孙中山见面之后,张口闭口都是先生来称呼孙中山。

    黄兴一表态,那些准备反对的湖南籍的同盟会员个个都是熄了声音。

    “我反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