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不封盘的赌盘 (第2/2页)
几位大人打听点消息。生活艰难啊,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八点半”叹口气,仿佛真的在感怀世事的艰辛。 “哦,明白。”绿诺拍了一下脑门:“大意了,没想到无油僧底下的小厮居然是同行,真是吓我一大跳。” “不至于吧?据说我的资料也是放在a类卷宗里的,难道绿诺大人忘了?” “真的吗?我得回去好好找找。”绿诺说完看向“八点半”。行内的寒暄到此为止,现在是应该说明来意了。 “夫多亚希要死。”“八点半”一下子就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他倒不是得罪了什么人,而是另外一些人想杀人示威。” “你是说神殿的神官?”绿诺的回答也很妙。这个回答表示他知道,但如果“八点半”不抛出更多的东西。他也不会多说。 “神官?绿诺大人少说了两个字,苦行神官。”“八点半”这句话中“苦行”是干货。 “怎么了?他们有想法。”绿诺这句话中“他们”也是干货。 “应该是吧,前殿的动作比较多。” “没办法,广场院的迦叶大人可能从火之炼狱出来了。” “是啊,你们怎么办?”“八点半”问道。 “雪顿将军最近很忙,你们要去拜访他吗?”绿诺拒绝了“你们”这个词,“八点半”给出了条件还不够。还不至于将神随军团拉进来。 “也许是吧。就看苦啡大人有没有时间了。”“八点半”补充了条件,苦啡身后的家族就是筹码。 “这样啊,是个好建议。”绿诺点点头。 “我觉得也是,看戏看戏。”“八点半”抬抬手。 “对,看戏看戏。这干干净净的地面,弄脏了怪难看的。”绿诺也扭过头。 火山岩的地面上,没有收拾干净的是血迹,这血迹被人踩过,更加的肮脏。白袍青年的逃跑战术快失效了。因为夫多亚希已经拔出了刀。有刀在手,夫多亚希立刻变了个样子,看着都给人一种刺痛双眼的感觉。
嘘声四起,一个花榜高手对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还要拔刀,这太没面子了,简直侮辱了花榜这个称号。很怀疑夫多亚希是怎么混到这名次的,他的实力是不是也注水了? 夫多亚希根本没有听,他不但拔刀了,而且表情慎重。因为他也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这是高阶武者的直觉,不是捕风捉影的神经过敏。 “你叫什么名字?”夫多亚希问道,这个问题更证明的他的慎重。 “神的仆人不需要名字,但老师叫我天心。”白袍青年叫天心。 “你的老师呢?”夫多亚希握刀不动,继续问。 “苦行神官,夺仁。” 天心说道,他的声音并不大,但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嘘声消失了,笑容消失了,不耐烦的赌徒也忘记了投注。 苦行神官——他们是真正而纯粹的教徒,为了实现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rou体或心理欲望,甚至自虐。 “教义谴责,又要开始了吗?”夫多亚希继续问道。 “苦行社的师长们并没有这么说。不过,他们对擅自解释教义人感到不满。”天心说着,眼神看向了四周,他有更多的话要说。 “庇史法执事,你做得很好,你不会死。而你身后的两人,懦弱是罪。另外,五位神器和神匠,你们还有机会重归神的怀抱。其他我视线中的人,我们谴责你。” 天心说道,他说这话时散发着一种神圣的庄严,仿佛他化身为裁决之神,正在裁定凡人的罪行。这是不可拂逆的谴责,过错只能用死亡来救赎,这就是苦行神官所说的古典纯粹。 “要开战了吗?” 一个声音从包厢中传出,也不知道是哪个包厢的大人物在发问。 “不是开战,只是谴责。”天心答道。 “用什么来保证古典纯粹?”又有人在发问。 “古典思辨,规则之下。老师们并不想改变规则,他们在尝试一种温和的谴责方式。”天心又答道。他的话很多人都听不懂。 “那就继续吧,只要苦行社保证在规则之下,我们就不视为宣战。”一个大人物表态了。 “古典思辨中禁止谎言。”天心说道,他回过头,看向了夫多亚希,然后鞠躬。 “古典思辨。”夫多亚希笑了,忽然间他气势高昂,战意蓬发。 “神说,大地上万物都应该有声音、有颜色、有形状、有欲望、有思想、有信仰。如果有人愿意牺牲,他的牺牲之地,便是神坛。” 天心闭上了眼睛,在他脚下,肮脏的鲜血色彩亮丽,这些污秽越来越清晰,最后竟然组成了一个图案。 这就是思辨场,奉献生命和鲜血铸造的死亡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苦行神官们的实力会得到很大的增幅,奉献越多,增幅越大。 不过动手的只是苦行神官的弟子天心,所以这就是规则之下的古典思辨。“杀花”还是“杀花”,只是多了一些目的不同的参与者。 “想杀我立威,没那么容易!”夫多亚希的刀斩了下去,这才是他真正的实力,就算普通的熔岩圣堂遇到这一招,都要暂时的退避三舍,不敢攥其锋锐。 “我的老师向你提问。” 天心又鞠了个躬,他这个动作简直就是把脑袋伸给别人砍。夫多亚希可不会手软。 头颅飞起,断头处喷出满腔热血。这热血喷得有点猛,打在夫多亚希身上,打出了千百个窟窿。 “苦行神官,卑鄙小人!哈哈哈哈。” 夫多亚希大笑几声,倒在地上,死了。他不是死在天心之手,而是死在天心的老师,苦行神官夺仁之手。这是苦行神官特殊的一种能力,将力量埋藏在弟子的体内,伺机爆发。 这也是一种极其残酷的手段,也只有狂热信仰者才做的出来。为了信仰他们可以牺牲亲人、弟子甚至自己。 血洒出,很快凉了,地面上的血迹却更鲜艳,亮得有些刺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