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法门寺得法门 (第2/2页)
慧能从掌中放出,自己虽然凝练出分身了,但是却没有什么适合的佛门功法,这分身也只有金身罗汉的实力,所以面对这份机缘,李冲心中期待之极。 而对于如今凡身的玄奘,李冲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隐藏住自身的变化。 从慧能的眼光中,李冲越发感觉到这大殿变化的可怖与神圣。整个大殿都沉浸在巨大的金光中,而殿中的佛像更加神圣庄严,佛像也变得更加神圣, 巨大的金光让李冲无法直视。心中一动,将眉心的震天舍利调动出来,在震天舍利的加持下,李冲望着神像,心中震荡不已, 因为在震天舍利下,金身佛像隐隐变化成一个眼睛突鼓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形象端壮,仪表非凡的西域高僧的形象。 看到这一形象,李冲神色中变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原本金身佛像怎么会变成如此摸样。 而此时的,在玄奘眼中,这佛像变得更加高大,浑身包裹在一团金光中,犹如佛祖亲临,不过任然是凡躯rou身的他却无法看出原本的形象。 就在两人都有些惊骇的时候,忽然巨大的佛像身体四周金光如一道光幕般显出许多经文,这些经文流转,给人无比神圣的感觉。 看到这些经文,李冲神色一凝,运转目力望去,发现不管自己怎么看,都只是一团金点在跳动,无奈下,只好调动分身慧能,这一下,眼中顿时看到无数经文。 “大慈悲经” 看着这些经文,李冲心中不断铭记,通过慧能,李冲知道这段经文是大慈悲经,乃是修炼慈悲之心,以慈悲之心感化世人的经文,这经文修炼到深处慈悲之心一动,便可感化诸般世人,但是修炼此经,却必须拥有完全的慈悲心,没有一丝恶念,常怀慈悲之心。 看到此处,李冲旋即感到一阵无奈,世间谁能无一丝恶念,谁又能常怀慈悲之心呢。做一件好事易,做一辈子的好事可就难入登天了。
所以这经文对自己来说,根本无法修炼,慧能作为自己的分身,本源上就是自己,也根本无法修炼。 所以这段高深的修炼经文,对李冲来说完全无用,不得已之下,李冲只好大感无缘。 “阿弥陀佛” 就在李冲大感无缘的时候,站身在佛像下的玄奘,忽然高诵了声佛号,顿时光幕上的经文如潮水一般涌入玄奘的身上,旋即玄奘大方光明,无数经文符篆将其承托的犹如神圣仙佛一般。 望着被经文笼罩的玄奘,李冲眼神一凝,这玄奘竟然是拥有大慈悲之心的人,怪不得西行一路上都给人一种老好人的感觉,甚至是善良过头的人,这也是修炼大慈悲经的原因吧。 不过玄奘的实力此后必定是深不可测了。 佛像下,玄奘神色庄严神圣之极,不断在体悟着大慈悲经,忽然巨大的佛像前再度出现一个光幕,一层层经文再度显现,这时候,李冲精神大振,再度调集慧能所有的实力全力关注。 一个个经文在李冲眼中不断闪现,迅速消化进脑中, “寂灭、寂静,恼烦之火熄灭,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的状态,一切皆有佛性,佛住心中,则众生皆为佛,心中佛生,则为佛,心中生魔,则为魔。一念为佛,一念为魔,一念花开,众生寂灭无常,” 不断消化着经文后,李冲心中大喜,在这些经文解读中,分身慧能佛光越来越盛,种种梵音嘹亮。 “大涅槃经” 感受着一切,李冲不禁望了望着奇异的佛像,也明白这经文的真正含义,这乃是以修炼心性为主的佛法,一切皆是心念,高深之处,心意一动,可幻化种种生灵,为佛为魔一念之中。修炼到定点,甚至能够化虚为实。成就无上净土。 而这段佛法正好适合自己,让慧能修炼出来,日后必定成就无可限量。甚至可以成就无上佛陀。 解读完这段佛经之后,心中生出一丝明悟,光幕上的佛经再度化为潮水般涌入慧能的身上,顿时将其修为节节提升, 慧能乃是李冲以舍利子凝练成的,在得到这段神秘的佛力后,越来越显得真实,实力攀升,似乎随时可以突破罗汉境界,成为大罗金仙的高手。犹如佛陀一般,而且无数经文涌入其身内,也让其佛性增强。日后若有机缘便能证的菩萨位。 在得到这段经文后,李冲便收回了慧能,一进入掌中小千世界后,慧能便高坐虚空,大方光彩,照亮十方虚空。犹如佛陀临世。 掌中佛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数天花散落,金光大涨,原本被度化的妖魔更是变得熠熠生辉,如同一个个佛子一般,更加虔诚高声诵经,彻底被度化成了佛子佛徒。实力也是节节攀升。小千世界的这一部分空间,在这一变化中更加如同真实的佛国净土一般。 这一些列的变化,让李冲心中狂喜,望着任在体悟的玄奘,李冲也静下心来再次体悟着体内的一系列的变化。不断梳理体内的变化,增强着实力。 离开法门寺后,自己就要达到五指山,开始施展偷龙换凤的计划了,这五指山也是日后的一个转折点,隐隐中,李冲不断期待着。 (拜求支持,大梦泣请求收藏,推荐,在这里请各位大大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