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二回:上压下托法驭民;战区军团制统兵 (第1/2页)
话说,更深夜静,刘秀讲述方毕。 妘洛沉默良久遂道:“有人在治世神通广大,遇乱世则束手无策;有人于治世庸碌浑噩,逢乱世则如龙入海;亦有人从治世到乱世始终如鱼得水;有人自乱世至治世方显霸主王者本色。” 治世庸人乱世雄,天下万物盘中棋;绿林赤眉决京兆;关内河北指关东。 世事难料,人事不可不尽,天命不得不认。 “孝孙童时便不喜孔孟之道、亦厌恶法家墨家道家,却是酷爱兵法兵书、治国安邦、天文地理、史书野记、奇门遁甲、鬼神人心等学问,常观天一整日而佛晓入睡,或一人执黑白云子不循棋谱常理独自对弈,或雨雪夜静坐坟地荒野用木石排兵布阵,或不吃不睡书写着让人难以捉摸的谓之战略国策,或自言自语让人听不懂的话语,还有……,总之是邻里间只道孝孙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散漫贫惰、怪诞诡异……,如此议论数不胜数,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我与孝孙相熟之后才知其并非乡间所论那般。再就是,家道中落,孝孙、我,还有大哥刘伯升相依为命,后其在驿置马厩谋得马倌,一干就是十二载,一顿饭食、半张安身之席,对其来说足矣,每月所领少许铜钱换得留宿客的书籍通宵观读,天亮客走即还,白日牧马之余随处可见其演练排兵布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孝孙议事部署看似谈论自如,却依然难改其冷漠寡言本性,或许是这人世造就其如此。” “历朝历代治国所用驭民之策无非是上压下托。所谓上压,即是说民富不得使之安乐无忧,所谓下托,乃是民贫不可使之走投无路。富者倘若安乐无忧,朝廷何以驱使其心甘情愿为朝廷流汗劳作,所谓富者思权;贫者倘若走投无路,朝廷如何役使之累死累活为朝廷种地纳粮,所谓贫者思变,民之生计若不再受制于朝廷,则君主如何驾驭之。治国即是驭民为朝廷劳作耕耘,朝廷之主乃是皇族,仅凭皇族一家断然难以治理如此之大家业,故而尚需养奴仆组成朝廷。” 妘洛饮罢一杯水,缓了缓气接着道:“至于人杰新贵,要么打击之,要么牢笼之,顺者则赐予其特权使之同化,此等人一旦拥有朝廷所赐特权则生怕失权,故而谨小慎微,且必须依附朝廷;逆者则剥夺其家业使之消失,杀一儆百,或劝化之,恩威并施。天子统八方、御万民、治天下,所依仗何物?无非手握官色名利、掌控荣辱生死,掌握此等名器,一言可给予,一言亦可剥夺,故而民之富须有上压之限,民之贫须有下托之界,以朝廷之名器统御八方万民。民,不能使其壮大至啸天,亦不可置其无望至死地,民愚则易治,民贫则易驱,地上之物取之少之,民富则国贫,天下之势此消彼长,民强则国弱。” 刘秀细细听来,叹道:“孝孙与公子曾皆言,治世民苦,乱世苦民。” 妘洛道:“文叔所言不差,我军兵马迅速发展,城池却未稳固,补给困难,粮草日渐不济,以战养战乃是当下最见成效之选择,然则在这乱世,贫苦百姓家并无甚存粮,或是仅供全家活命的口粮,再有就是名门豪族多在当地甚有威望人脉,还是分别对待为好,子颜破城之后尽可能取府库粮仓进行补给,口粮按量分配,民心不可失。” 妘洛所说子颜正是吴汉。 “公子吩咐谨记在心,我会与子颜说及此事。”刘秀犹豫再三,遂道:“子颜与孝孙之间芥蒂……” “同在军中,难免见地不同。”妘洛拱手道:“我还是很感激文叔,此次孝孙改变汉中军行军路线,又不告而别,多亏文叔从中周旋,方才缓解子颜等将讨伐之声。” “我了解孝孙,出走自有道理,这不是传来军报,是寻找汉中军三个营去了,坏事变好事,展开两线作战不失为良策。”刘秀说罢,犹豫片刻又道:“然则御军台决议,孝孙从御军台除名,不再是阁台,不能参与决策。” “两线作战,孝孙为一路主帅,全权指挥一方战场,以当下局势观之,或许……”妘洛尚未说完,只见其扶在榻上轻咳。 “公子!”刘秀站起身,甚是担忧。 “公子……”其身后站着的依兮在后面拍着。 “不碍事。”妘洛朝着依兮轻轻摆了摆手,并示意刘秀坐下,继续道:“将帅人选还得御军台决议,就不说了。接前话说,孝孙做了十二载马倌只为谋生,虽说不甘却又无奈。人首先得活着,死了一了百了,那可是一钱不值,活着就有立足之地,活着就有一飞冲天之可能,那怕是千万之一可能。至于贫富贵贱,天地之间敬畏富贵,鄙弃贫贱,此乃世之常态。活着却只做个行尸走rou,那么被世人践踏脚下只能说自己轻贱自己,不能怨别人。世事无常,皇族民间亦是难论,乾坤扭转,天地颠倒,孝孙倘若当初自甘平庸、堕落,苟且偷生混阳寿,即便适逢当今乱世他不过军中一马夫,纵然战死也不过泥土中一骨罢了。” 刘秀点头道:“果真如此,槃凰宫亦不会选定孝孙担当汉中王重任?” 妘洛淡然一笑:“确切说是不会相识。” 刘秀进而又道:“若我所料不差,槃凰宫相中孝孙不仅仅在此?” 妘洛轻轻摇头:“槃凰宫诸位老师、前辈议定,只言让我慢慢去认识孝孙。”说罢,柔和一笑。 刘秀略加思索,遂道:“我与孝孙自小相依,直到如今亦不曾看透。” 妘洛咳嗽不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