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噩耗连连 (第2/2页)
,完全背离了成本和价值,恢复到了商山君执政前的水平,光从表面上来看,可谓国泰民安。 站在春善施的角度,对东东儿是颇有微词的。 官员贪腐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商人囤积居奇根本就是天性,只能引导,不能压制。尤其是囤积居奇的行为,根本就不触犯后夷法律,虽然说后夷覆灭,但是如今新朝尚未建立,理应沿用前法,东东儿竟然因此大开杀戒,说好听点是不告而诛,说难听点根本就是随心所欲滥用刑罚。 发动群众镇压叛军和抓捕罪犯,那么军队和捕快拿来干什么?全民皆兵、全民皆警绝对不是国家之福。老百姓互相监督对方是否犯罪,的确可以减少犯罪,犯罪最大的前提就是罪犯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惩处,不受惩处的最大可能就是自己没有被定罪的证据,现在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底下,你还敢犯法?可是任何一个国家,罪犯始终是少数,监督犯罪的同时,更多监督到的是他人隐私,不惜一切代价的杜绝犯罪,真的就是百姓所好么? 至于目前强行保持的市场平稳,完全就是饮鸩止渴。现在衣食无忧的假相,完全是靠抢夺豪门富户的财物来保证的,说穿了,这根本不是朝廷在治国,而是评书中的侠盗在劫富济贫!抢来的财富不可持久,先不说隆北起义军会不会不断的吃大户,就算这个策略会被东东儿长期执行,等到有钱人被抢光了怎么办?国家的农业没有恢复,粮食迟早是不够用的。更为恶劣的是,现在相当部分的商品出售价格还没有成本高,这意味着商人在倒贴,谷贱伤农,商贱呢?首当其冲的是商人,商人销售没有利润,就会转行或者打压供货者,商人流失会抑制物品流通,强行压价会伤害各行各业的工匠,最后只能使得百业凋零,国家经济濒临崩溃。 但是老百姓所图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命财产得以保证么?春善施考虑的问题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你自己执政时期让我们生活得担心害怕、含悲忍辱、省衣节食,现在东东儿让我们夜不闭户、衣食富足,你还有脸唧唧歪歪?
易锋寒反而没有春善施那么激愤,他的冲动和激情源自于少年人的血气方刚,来得快,去得也快,从他家族的立身处世之道和玄阴归元劲的心法,都在教导和引导他恬淡自守、顺应时势。既然东东儿已经成功拉拢了民心,不管他手段是否光明、未来是否美好,现在他赢了,自己和春善施输得一塌糊涂,自然没有必要去分个是非曲直。 更何况,从内心深处而言,东东儿干的,正是易锋寒想干而干不了的。 后夷的朝臣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岁月,早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一个个只知道吸收国家和百姓的血液壮大自己,却不愿意为国家和百姓付出一丝一毫。这样的国家败类,早就应该被清洗一遍,起码,他们不应该是朝廷的根基,否则就算建立了新朝,也不过是后夷的翻版,最多就是由于刚刚建立,皇帝还是比较英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恢复到后夷末年的状态。 囤积居奇这种事情如果国家富强,只不过是社会财富的另一次分配,虽然不公平,但是不影响大局,可是在现如今的形势下,指望jianian商良心发现?还是坐视百姓饿死?动用国家力量严厉打击投机行为才是正途。 可是这种事,他办不了,他无敢与控制渭州财富、人力的群体殊死决斗,因为那样就算他赢了,他也只能得到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可是东东儿敢,东东儿做了,并且赢了。 破而后立,大破大立。东东儿固然把国家体系打得支离破碎,以致国家前途未卜,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重新开局的可能。这一点,是他与春善施无法办到也不想办到的事情,凡事有利有弊,东东儿此举,对于国家未必尽是坏处。 当然,东东儿的举动,对于春、易两家肯定是糟透了。如此强硬的打压旧有豪门,身为后夷豪门之首的四大千户,该当如何对待?至于理由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就在这个时候,关于春、易二人的噩耗接踵而至。 首先,赢强军残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狗急跳墙,重新整合在一起,由赢强军的一个远方侄儿赢国立率领,对追击而至的春、易两家军队进行了疯狂反扑,双方激战多场,各有胜负,但是仔细算下来,赢家军本就是垂死挣扎,回不了和郡,又失去了领袖,迟早都是覆灭之局,现在伤亡大小并无多大区别,春、易两家却不一样,他们的兵力现在损失惨重,十不存一,能否有人回到銮京都是问题,对于远离采邑、兵少将寡的春善施、易锋寒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接着,久已没有露面的枫鸣蒨重现魔踪,大杀四方,接连狙杀了春、易两家十三名文武官员,其中尤以易锋寒损失最大,死者之中包括他手下最后一名荆州术士旭天阴,这也意味着短期之内,易水郡机关兽的研发制造成为泡影,更为严重的是,易锋寒的智囊宇文华颜遇袭,贴身护卫魏烨和蒋诚力战而死、宇文华颜身受重伤,若非易锋寒听到警讯赶到,宇文华颜也将不免。这两件事加起来,气得易锋寒怒发冲冠,尽遣手下鬼隐杀众查探枫鸣蒨下落,以图报复,谁知枫鸣蒨技高一筹,不仅没有被鬼隐杀众找到,反而趁机反扑,杀了二十余名鬼隐杀众,就连詹青娘都险些丧命,易锋寒无奈之下,只得强忍愤怒、收回成命,加强府中防卫。 还未等到他们二人缓过气来,东东儿的函件又紧随而至。在文中,东东儿倒是客气,先是自责自己维持治安不力,致使青倭余孽肆虐,并且对春、易两家伤亡人员表示哀悼慰问,然后转入正题,邀请他们次日去宣室殿议政,商讨国家的未来。 是夜,春善施、易锋寒彻夜难眠,明明已是春日,可窗外的晚风吹在身上,总觉得刺骨的寒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