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李家渡 (第2/2页)
都是限于私下交流,不敢公开讨论,但是我和你是朋友,我们私下聊聊一个话题,我还有其他朋友,你也有其他朋友,我们再分别跟其他朋友私下聊聊这个话题,这种所谓的私聊很快就会演变成私底下的公开讨论。于是乎,易家水军在不知不觉间,人心浮动起来,但是由于话题的敏感性,中低层将领还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暗自努力安抚自己的手下,作为高层将领的司空照父子反而毫不知情。 易家水军中有相当部分都是易家族人和易家家臣的族人,他们全家的命运都与易家的兴衰紧密绑定在一起,他们对于可能撤离渭州的说法虽然感到伤心,却也并不是无法容忍,可是对于其他的将士来说,撤离渭州,就意味着抛家弃子、流落他乡,老死不能还家。莫名的恐慌就像是瘟疫,悄然之间在易家水军中蔓延开来,这一切不仅坚定了隆北起义军内应们反叛易家的决心,还促使他们聚拢了一大批不甘流亡他国的战友。 虽然这些士兵都是底层士兵,但是聚集在一起,也是相当巨大的力量。本来呢,司空照威名赫赫、声望颇高,足以震慑住这股逆流,但是既然他率部离开了,这便是天赐良机!隆北起义军的内jianian们立即抓住好不容易逮到的机会,发动所有能够联系上的同党,迅速行动起来,也谈不上什么谋划和策略,简单分配成小组,设定目标,下毒、偷袭、围攻……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好,易家水军的高级将领自然也没有想到,猝不及防之下,叛军初战告捷,司空轮中毒后力战而死,舰长级别的高级将领大半遇害,易家水军一时间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好不容易才扭转局势,将叛军击败,但是叛军已经对易家水军造成了沉重伤害,他们一共占领军舰三十二艘、焚毁军舰一百四十余艘,最后将手头三十二艘军舰汇成一路,突破易家水军的封锁扬长而去。 易家水军虽然气愤难当,但是高级将领大量死亡,尤其是司空轮的战死,使得他们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协调一致、继续追击叛军,只能一面收拢部队,一面向司空照报信。 当司空照接到噩耗,气得口吐鲜血的时候,令渭州所有人牵肠挂肚的易锋寒终于抵达了弘法郡与易水郡交界的李家渡。 易锋寒返程这一路倒还算是平静,盖因他们走的水路,全是风急浪险、当地渔民都不敢走的水域,全凭大智和尚内力雄浑无比,硬生生从漩涡激流中冲出一条路来,别人就算有心阻拦,也无法驶舟进入这些水域。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易锋寒一行行进缓慢,人力终究不如水力浩瀚无尽,加上逆水行舟,使得大智和尚内力的损耗尤其剧烈,每到一处可以隐蔽的河段,他们都得靠岸潜伏,等到大智和尚功力尽复才敢继续前进,短短一段江路,走了半个月方才走完。
眼看前方渡口在望,大智和尚略显紧张:“公子,过了李家渡,就再也没有可以隐蔽的水路,我们得靠岸了。” 易锋寒盘膝坐在船头,右手按着碧玉宝刀,背上背着冰棺,双眼凝视着前方:“嗯,这样也好,没有了隐蔽之所,我们只能逢山开路、一路急行,不死的话,明天就能抵达萧城。” 大智和尚回头望了易锋寒一眼:“公子别说死啊死的,你是好人,燃灯佛祖、三清老祖都会保佑你的。” 易锋寒哑然失笑道:“你现在披着僧袍,就别提三清了好不好?当心佛祖怪罪。” 大智和尚憨厚的一笑:“禅宗道庭,本是一家。佛祖不会怪贫僧的。” 易锋寒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忽然收敛笑容,沉声道:“大师,等会儿上了岸,你立即抽身离开。” 大智和尚瞥了瞥渡口:“人还不少啊,昔日公子送贫僧拜师,今日就让贫僧送公子回家吧。” 易锋寒望着大智和尚坚毅的眼神,叹了口气:“大师你变了不少啊。” 大智和尚轻声喧了声佛号:“公子也是。” “哼!虎落平阳!竖子也敢欺我!”距离渡口还剩下三十丈远近,易锋寒猛地放开宝刀,站起身来,双手连扬,嗖嗖嗖,一阵密集的破空之声响起,无数晶莹剔透的白色冰珠随手而生,箭一般朝着渡口附近的草丛、树荫中射去。 冰珠飞逝而过,前方顿时惨叫连连、寒光闪烁,三十余道人影或者从地上跳起、或者从树上跃下,呼啦啦一下子站满了渡口,其中大半都挂了彩,但是为首五个人,神情自若,就像是没有受过攻击一样。 易锋寒脸色顿时大变:“大师,我拦住他们,你赶紧走!我们萧城见!” 渡口上,一名老者当先而立,冷冷地道:“易千户,盟主有令,与你相关的人等,罪在不赦,抱歉了!” 易锋寒撇嘴冷笑道:“想不到渭州第一刀客,居然甘作为虎作伥的鹰犬。” 老者身后的一个中年壮汉大喝一声:“易锋寒!你放肆!” 易锋寒双目神光爆射,还以一声大喝:“魏子云!你只不过遭遇几次败绩,修为便不进反退,根本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无胆懦夫!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 魏子云只觉耳旁一阵嗡嗡作响,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在地,不由自主的后退三步,晃了两晃,方才清醒过来,心下又是惊骇又是嫉妒:“初次见到易锋寒,他武功与我不过伯仲之间,如今他以内力音波制我,我竟然无法抵御?” 陇绝顶轻声咳嗽一声,上前一步,一股笼罩天地的气势猛然爆发出来,直逼易锋寒所在的小船。 大智和尚立时觉得脚下扁舟重达千钧,船速比起逆水行于急流险滩还要阻滞缓慢,不禁咦了一声:“前辈好内力。”说罢左手一挥,袖子鼓胀如球,蓬的一声,扫在虚空中,发出巨大的声响。 陇绝顶的气势顿时为之散去,易锋寒所乘小船失去阻碍,箭一般射出十余丈,眼见就要撞到码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