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传奇_第十二章 聚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聚会 (第2/2页)

解,正好看见弟弟李月,不容分说就把他拖进了包厢,若不是自己的弟弟,这等肥缺怎可能轮到自己。李月进了包厢,见里面约坐了二十几人,还有两个卖唱的歌女,众人都已经喝得面红耳赤,其中还有赵绿敏的大哥赵陶。李照向众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在大家一片好评声中,李月先被灌下了三杯,就在这时,李月听见隔壁几个人的谈话声,聚仙楼的一般包厢间是用纱或薄板相隔,彼此间很难隔音,况且李月的听力异于常人,他听见有人在叹气地说道:“由这杨国忠选官,那更轮不到我等,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报国,真让人心寒!不如离去。”

    “我也准备离开京城,太白兄欲何往?”一名男子说道。

    “我也不知,天下之大,总有我容身之处,倒是子美,你的家小众多,很是麻烦啊!”

    李月心中一动,他听出其中一人正是杜甫的声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李月忙向众人告辞,又给大哥讲了讲情况,离开包厢,来到隔壁便推门而入,

    进了门,见房内坐有三人,皆停下酒杯惊异地看着他,还是杜甫先认出他来,忙上前拉住说道:“小友终于来了,我那天忘告诉你具体房间,还怕你来了找不到呢!来,我先给各位介绍介绍,这是我新交的朋友李月,赵王的小公子,不瞒几位,这次我做东的银子还是李公子周济的呢!”

    杜甫的两位朋友忙向李月见礼,杜甫正要向他介绍,李月却笑着对一人说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太白兄,我们果然又见面了。”那人正是李白,自天宝五年进京后,虽然名声大噪,在官场上却因戏弄高、杨二权臣,一直不得志,至今依然是白身,他见李月认识他,心中却想不起来,只因初见李月时他尚是少年,且已隔七年,所以李白早已忘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月笑着说道,李白恍然大悟道:“你就是那个小道士!多年不见已经长这么大了,原来还是一名皇家子弟。”

    “太白兄,你们认识?”杜甫有点惊讶的问道。

    “七年前在蜀道曾有一面之交,颇为投缘。”

    “原来是这样,今天可痛饮几杯了。来!来!李月小友,我再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就是边塞诗人高适高达夫,你可曾耳闻?”杜甫又向李月介绍另一人。

    李月久闻高适大名,此时得见,不禁欣喜非常,他长施一礼说道:“原来是与岑参齐名的高先生,小子久仰大名,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小友过誉了,不妨也称我为兄。”高适忙回礼说道。

    四人又谦让一番,分别入坐后,杜甫给李月满上一杯酒,李月各敬三人一杯。

    喝了一会儿后,李月问道:“适才我在隔壁听三位胸中似有不平,好象有离京之意,为何?”

    闻此言,三人均沉默了,李月见状忙笑着说道:“小子唐突,自罚一杯。”杜甫苦笑一声说道:“小友说得其实并不差,我等报国无门,均心灰意冷,确有离京之意,但又心不甘!”这时,李白举起一杯酒吟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一个直挂云帆济沧海!”高适赞道,说完他也击杯吟诗和道:“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吟罢,三人一起投箸大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