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传奇_第九十八章 保卫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保卫一 (第2/2页)

经让唐军对死亡麻木。

    李光弼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各处巡视着,他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尽管以一万军对敌十五万军,歼敌过二万,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由于兵力实在太少,现敌军四面同时攻城,已慢慢处于劣势,若再无援军,太原就将不保,可郭子仪所在的朔方和饶阳现也被常山方面的重军虎视眈眈,若分兵南下,饶阳也将不保,叛军同样可以从北部打通去陇西的道路。这时李光弼也听说了朝廷的不稳,不禁忧心忡忡,大唐内忧外患,这次能挺过这一关吗?

    突然一名军士来报,南门外有一军杀来,叛军已大乱,李光弼心中一怔,随即大喜,急向南门城墙跑去,到了南门向下望去,果然见一支唐军杀进了叛军的大营之中,军中旗号隐隐可见是一个“郭”字,

    “难道是子仪来救我,不可能,他不可能弃饶阳而不顾!”李光弼心中忖道。

    来军正是李月,为疑惑敌军,他扮做郭子仪南援,又命蔡明德领三千人赶到百里外扎营,佯做郭子仪主力。

    借着黎明前夜色掩护,李月率大军悄悄接近敌营,趁叛军攻城刚撤下之机,突然杀进了敌营,四处放起火来,高秀岩军此时正在吃早饭,突然背部遭袭,叛军顿时大乱起来,高秀岩急命禀报史思明,自己点起队伍,出外迎敌。李月军由铁骑兵开路,自己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他这次没有带面具,是为了让城上的李光弼能认出自己。李月军很快便杀退了高秀岩,踏开了一条血路,直冲到城门下,上面的李光弼也认出了李月,急令放下吊桥让李月军进城。

    这时史思明已得报有援军闯营,他并没有立刻调军去援助高秀岩,而是命全军做好战斗准备,以防敌军声东击西,然后自己亲提一万骑兵,向南门赶去,还没到南门,便得到消息,敌军已经杀透重围,冲进城去了。史思明正要返回,突然斥候来报,北面一百里处发现郭子仪大军驻扎,约六万人。

    “哼!他竟敢弃饶阳来援太原,传我的命令,全军北撤十里,准备迎战,另命常山守将安太清出击饶阳,三日内务必拿下饶阳,否则提头来见!”

    李光弼哈哈大笑迎向李月,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道:“我还真以为是子仪,迎春能来救我,太原可保矣!”

    “光弼兄以一万军御敌十五万近十日,李月自愧不如!”

    “非我的功劳”李光弼一指正在忙碌的民夫道:“若不是他们,太原早就不能保了。”

    “光弼兄所言不错!但若没有良将调配,再多民夫也无用。”

    这时一名军士跑来报告:“敌军已撤军了。”

    李光弼大为惊异,遂和李月上城观看,果然只见史思明大军缓缓向北移去。

    “这非撤军,而是北移,难道迎春还有后着吗?”

    李月想了想,突然笑了起来,“我明白了,史思明定是把我的疑兵当作是主力了。”

    遂把蔡明德的三千疑兵之事告诉了李光弼,然后说道:“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个效果,既然敌军已北撤,我有一个建议,可让民夫沿城深挖一沟,以缓敌军的攻势。”

    “迎春既然来了,这里应是你作主,我副之,我们这就去和王大人商量”李光弼断然说道,李月是皇室襄阳王、又是兵部侍郎,军阶、官品都要高于李光弼。

    “不用和我商量了,一切就由大将军作主。”两人回头一看,不知太原尹王承业何时冒了出来,李月连忙给王承业见礼,王承业深深看了李月一眼,“我刚接到长安消息,太子已被救回长安,太子命各军及前线城池皆受大将军节制。”

    “长安出了什么事?”李光弼问道。

    李月遂简单把长安政变之事告诉了李光弼,李光弼听罢!剑眉倒竖,“现国家危难,他竟敢置天下安危不顾,罪该万死!幸而苍天有眼,使我大唐不绝。”

    “不管他了,请王大人立刻组织民夫挖壕沟,最多三天史思明必将醒悟过来。”

    王承业立刻动员了十万民夫出城挖沟,只一日一夜,便挖掘了三条各五十丈宽、十丈深的壕沟。

    三天后,史思明知道上了当,立刻回兵,太原保卫战的战火又重新燃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