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初治 (第2/2页)
齐聚崔府,共商大计。 自幼子崔昌被处斩后,崔涣顿时象老了十岁一般,连正常的走路也要丫鬟搀扶。 “老爷,崔铣求见!”一名家人在书房门口向崔涣禀报。 “让他进来。”崔铣是崔涣之侄,自幼父亡,现任楚州刺史,官声极好,是崔家的后起之秀,和长沙刺史崔寓一起,被视同崔家的接班人,今年仅三十二岁,为天宝十年的进士科探花。 崔铣进屋后,向崔涣跪下请安,崔涣让崔铣坐下说话。 “侄儿长年在外为官,也不能在叔父跟前尽孝,前几个月得一枝极品人参,便想着给叔父养养身子。” 说完,崔铣取出一个长型盒子,放在崔涣面前的桌上,崔涣随手拿起把玩了一下,笑笑说道:“贤侄孝心,为叔领了,你在楚州,可知江南动静?” “如何不知!那李月在江南擅自减税,原本来楚州的流民十之八九都跑到江南去了,人人都将他供为活菩萨,不知皇上是怎么想的,竟然不闻不问!叔父也是老臣,如何不给皇上提提意见?” 崔涣淡淡一笑说道:“提意见!你看张镐提了吗?你看裴冕提了吗?你看苗晋卿提了吗?贤侄,你还年轻,尚还不知道,有些事可做,有些事不可做。皇上如何不明白,李月平川中、平江南,皇上不但没有奖励,反而趁机把他在川中、荆宛之权都一一削掉,李月却毫无怨言,这说明他们之间是有交易的。所以各地的奏折皇上都全不理会,现在只要李月在江南不动,皇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侄儿还是不明白,皇上为何希望李月在江南不动?” 崔涣阴阴一笑,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这和他衰老的外形决不相称,崔铣突然一楞,他猛然意识到,这个叔父的衰老态,竟是装出来的。
“裴冕已投靠李豫,当老夫不知道吗?还有李辅国也向李豫效忠了,韦党、裴党、翰林院以及中官都以为李豫必然登位,可他们忘了,皇上的态度才是最关键啊!我已经看出来了,皇上是一定要废李豫的,当年立李豫,不过是从权之策,自古以来有那个皇帝不立自己的亲儿子为储的。” “但侄儿也确实不看好李系,我们这样一心支持他,若真让李豫坐了大位,我崔家岂不是自绝后路吗?” “贤侄,我们几个老人都十分看重你和崔寓,你们才是我崔家的希望,有些话,我也就不瞒你了,这次我将崔党骨干聚来,其实就是给李豫看的。” “给太子看?” “是!别以为我们现在反对他,将来就不会有好结果,政治是没有人情的,有的只是利用和合作,所谓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我是了解李豫这个人的,其城府和手腕都要胜过李系百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若即位,一定还会重用我崔家,自古帝王讲究的是平衡之术,没有我崔家,韦党岂不是一家独大了吗?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和时机,我请退就是想告诉李豫,我们崔家已经放弃了李系,我相信他是会明白的。” 崔铣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三叔也让我搞一点名堂出来,我不太明白,还请二叔明示一下。” “你三叔的意思是让你在楚州弄出一些事来,取悦太子,比如找些孝子、天应之类的事,他刚刚被封为监国,确实是很需要点天兆的,这其实就是我们变相向他效忠,这就是刚才我说的时机和分寸。” “我明白了,真是巧了!最近有人向我报告,道姑真如得道飞升后留有上古之宝物,我尚未向朝廷汇报,可否就以此来作为天兆之相?” “是什么上古的宝物?” “据说是宝玉,共十三枚”其实这玉在两月前就发现了,崔铣打算据为己有,现叔父这一说,他倒不敢私藏了。 “哦!宝玉,真是天助我也!你即刻回楚州,向今上献玉!还有,走之前,把今天我们的谈话都原原本本告诉光远。” “为何?” “不要问了,你就原原本本告诉他,他会明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