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洗 (第2/2页)
升迁皆从此例,这样便将金陵府的官职纳入了大唐的官本位体系,以防止江南东道的独立。 广德二年十月,剑南节度使严武和松州团练使方剑在松州大败尚结息,斩吐蕃军七万人,李豫遂封方剑为川东节度使,方剑不受,欲辞官为民,李豫知其心思,便转封方剑为庐州刺史兼庐州团练使。永泰元年一月,李豫调汉中刺史颜杲卿为扬州刺史,又再次要求李月裁军至三万。 李月的马车在三百六十骑的严密护卫下驶进了勤政院,随后大队停了下来,再由其中的三十六骑一直将马车护送到南极阁,这是李月办公的地方,派重兵护卫李月是江惊鸿的坚决要求,他深知李月这些年来树敌太多,一个疏忽很可能就会留下无尽的遗恨,其他重臣都一致赞成,李月也无可奈何,只得任由他们摆布。 李月下得马车,马上有司笔侍从过来报告:盐铁令刘大人来了,已等候多时。 李月一怔,随即大喜,急忙快步朝屋内走去,刘宴是几个月前受李月派遣赴各地调查江南的商税情况,这几个月来,他带领从人实地调查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对江南将来的税收有了一些初步的腹稿。 刘宴见李月进来,急忙起身行礼,李月摆摆手命他坐下,随后有下人送上香茗,刘宴微微品了一下舒眉赞道:“好茶!可是剡溪茗?”
“是!用的是陆羽推荐的惠山泉泡制,香醇清冽,别有风味,刘大人回去不妨也试试!” 刘宴笑着点点头说道:“说到陆羽,我看了他的茶税论,实在不错,殿下能不能把他放到我盐铁监来?” 李月摇摇头道:“他不肯的,他做官就是为了写书方便,曾几次找过我,我照他的意思将他放到劝农署做了一名校书舍人。” “原来如此!可我手下确实缺个度支能手,殿下可有合适人选?”刘宴不舍地追问道。 李月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一人,便点头说道:“我倒有一人,改天让他去找你,你若觉得合适便可留下。”说完李月又端起香茶轻吹一口问道: “刘大人巡游江南各地,可有心得?” 刘宴闻言脸色一肃说道:“我奉殿下之命巡游各地,或查各地帐簿于官府、或问老农于田头、或问商家于店铺,所得的各种数据表明,我江南财税律令若不大改革,以后的财政状况便一日不得改善。” 李月心一紧,急忙问道:“刘大人可详细说说。” 刘宴喝了口茶,清清嗓子说道:“目前我江南的财政收入主要还是来自田赋,但百姓多以实物交纳,青苗钱和地头钱江南又不征收,其他钱的来源如盐、茶、铁、油等物的税收所占微乎其微,殿下一心体恤民情不肯加赋,就算米粮再多,也难改财政不足的窘况,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盐、铁的控制,从这上面增加税赋。” 李月长叹一声说道:“我江南的财政窘况我何尝不知,很多县里的俸禄已欠了数月,最近虽然财政有了好转,但那却是沾了战争的光,说白了,就是借助敌军从百姓手中抢来的,用之有愧!我希望官吏清廉,但也不能建立在空讲道德的基础之上,人是要吃饭的,就算当官的紧紧口,可他们的家人呢?总要养活吧!还有里正、地保大量的地方小吏也不能白做事吧!我当初把永业田定到四十亩,其实也是不切实际的,四十亩是唐初的规定,那时有多少人,我江南的可耕之田极限只是一百五十万顷,以后有不断的移民,还要给子孙留一点,还有官员的授田,这样到百姓手里根本就到不了四十亩,萧大人建议改为二十亩,方才为实际之举。但如你所言,就算米谷满仓也改不了财政不足的窘况,朝廷又不准我铸钱,若粮价走跌,也只会便宜那些贩贱卖贵的大商贾。没有钱,我又如何建一支强大的水军?” 说到这里,李月蓦然转过身来对刘宴说道:“你可知我当初为何要将你从朝廷要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