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传奇_第三十九章 畲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畲民 (第2/2页)

牛,其余我们都将送还,不瞒大人,寨中已断粮多日,这两年能打到的猎物已经越来越少。”

    韦应物微微一笑说道:“我来双溪县已经快一年了,现在才来拜访盘寨主,实在是失职,这次我送来一些粮食和盐,希望能解寨中燃眉之急。”

    盘固感动的说道:“我们早已耳闻韦大人是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前段时间还救过我的儿子,现在又送粮来解救畲民,我们实在感激不尽。”说完退后两步,竟给韦应物跪了下来。

    “盘寨主请起!”韦应物连忙将盘固扶了起来。

    “我没有想到盘寨主的官话竟然这么流利?”

    “哦!我这是少年时在福州学的,那时官府将我们从山上迁下来,还送我们去学堂读书,就是那时学的官话。”

    “那盘寨主为何现在却来了双溪县?”言外之意就是你既然那时已经下山,怎么现在又回到山上。

    盘固淡淡一笑说道:“我们畲民内部起了矛盾,我的祖父就带领我们这一支迁到了双溪县。”

    韦应物想了想便郑重地说道:“如果我想让你们再下山为民,盘寨主可愿意?”

    盘固迟疑了一下对韦应物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要和其他八寨中的长老商量一下,韦大人可住一晚,明日再答复你,你看可好?”

    “那好,我就等你们的答复。”韦应物随即派两人和畲民一起先将牛送了回去,自己就住在了山上,

    一夜无话,第二天盘固一大早就来见韦应物。

    “韦大人,我们都同意下山,条件是希望能和汉民一样对待,也就是同样给予我们授田。”

    “这个没问题,你们的田我早就准备好了,予每户二十亩,另外我再拨一千亩茶田给你们,作为畲民的公共财产,我还专门为畲民办了四所学堂,希望你们的孩子也能入学。”

    盘固闻言大喜:“我这就随大人一起下山,到县里办理相关手续。”

    一个月后,畲民都陆陆续续迁下山来,韦应物将畲民编成二个乡,任盘固做里正,从此所有双溪县的畲民都正式入了双溪县的户籍。

    过了几天,于掌柜从宣州返回,还带了两名‘巴蜀商行’的要人,韦应物便将畲民的事交给雷万鸣去处理,将‘巴蜀商行’的人请进了县衙,‘巴蜀商行’一共来了两人,一名中年胖子,另一人低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约六十余岁。

    双方坐定后,于掌柜指着中年胖子给韦应物介绍道:“大人,这位便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张大官人。”

    “哦!原来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真是失礼了!”韦应物听说‘巴蜀商行’的大掌柜亲至,心中动了一下,看来紫笋茶的利润要比想象的丰厚得多。

    “哪里!在下张求财,我听说韦大人想要大力开发紫笋茶的产量,所以一方面想来商量一下合作事宜,另一方面也想提个建议。”

    “张大官人请直言。”

    “不知大人可知道紫笋茶的市价,在京城现在是一斤茶叶十两银子,那是因为紫笋茶不仅为茶中极品,更重要是产量极少,一年不过一万多斤,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双溪县要大量生产,我看紫笋茶的市价肯定会立即爆跌。”

    “张大官人的意思是要我们不要生产此茶吗?”韦应物冷冷的问道。

    “那倒不是,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想商量一下,如果双溪县每年供应给我们五千斤上好的茶叶,我们保证每年给双溪县二万两白银,而不是钱,韦大人看如何?”

    “五千斤茶叶,那不过是二千亩茶园的产量,我双溪县可种植茶园上万亩,那剩下的八千亩怎么办?”

    这时,旁边一直沉默的神秘人突然开口说道:“你们可以用别的名字销售,如果愿意,我们也可以包销,不过一斤上好的干茶只给八百文,这样如何?”

    “阁下是何人?说的话可能做主?”

    “我忘记给大人介绍了,这位是我们‘巴蜀商行’的真正大东主,他自然能做主。”张求财急忙替韦应物介绍道。

    “哼!阁下既然有心谈判,却遮遮掩掩不以诚相见,要我如何信得过阁下的话?”

    “罢了!十年过去了,也总不能这样隐藏一辈子吧!”说完,他徐徐地取下斗笠,露出一张苍白的面容来。

    韦应物见了大吃一惊,不禁脱口而出:“是你!你、你还没有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