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字拼音化的一个设想 (第1/2页)
看到这个标题的读者肯定在想,无语中这个家伙又要糟蹋我们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了。实际上在以前我为此已经多次受到读者的垢病,不过这一次无语可是有备而来,这些大帽子是再也扣不到我的头上了,因为这次我所设想的虽然是在进行汉字的拼音化,但是的目的却不是改造汉语,实际上拼音化之后得到的是一种新的语言,大家可以将它看作一种由汉语演化而成的世界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世界语,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制的一种语言,至今已116年。世界语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其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以后,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世界语的词汇尽量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国际化部分,其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尔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世界语词汇的粘合性及前缀、后缀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它的构词能力,而且也简单明了。世界语词汇的这些特点减轻了人们记忆单词的负担。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语法规则只有十六条,比较有规则,但又相当灵活,因此比较容易掌握。世界语的这些优点,使它比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易于学习和掌握。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经过规范加工的语言世界语肯定比现存的西方语言容易学,不过和汉语就没有可比性了,如果在汉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呢? 之所以作这样的设想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汉语拥有其他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庞大无比的词汇量可以将意思表达得十分精确,比如在描述亲戚时在字这一级上我们就对长自己一辈的亲属进行了叔伯舅姨婶姑的细分,如果用词分的就更细,甚至完全用称谓精确到某个人也很容易,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得到的语言肯定拥有许多优势,或许能够把我们优化语言的梦想推向极致也说不定。 作为一种新创造出来的语言它的语义可以没有朦胧的诗意,它的文字也可以没有飘逸俊秀的外型,可是简单易学、准确精练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以汉语为基础在精炼这一条上基本用不着我们担心,不过在学习的难度上汉语一直被视为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从这一条上来看拼音化是必须的,可是汉字一旦拼音化同音字合而为一肯定会大大增加这种新语言的歧义,这样第二条中的准确性就无法满足了,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同音词都是利用不同的文字来进行区分的,一旦拼音化同音词就会变成多意词。像这样的拼音化虽然做到了读即能写,但是写下来的东西却未必能够很容易的读出来,毕竟看到每个词都要对意思猜测一番肯定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这也就丧失了汉语最大的优势之一。不过有一次我看到两个数字让我发现一个解决这个矛盾的可能,那就是汉语能现在使用的读音差不多有一千两百个,能够发出来的更多,大约是两千五百个,听说广东话不是像普通话那样使用四声而是有八九个声调,那就意味着它的发音数量还能够翻上一倍。在下对广东话不怎么了解,所以下面仍然按照两千五百个发音来阐述,如果有人想要从古语或者方言发音来进行补充我也十分欢迎,毕竟在我的设想中发音可以说是越多越好。 两千五百个发音,这个数字巧合的让我不得不做出以下的联想: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我们定下的常用字恰巧是两千五百,我们能不能给每一个常用字分配一个发音呢? 当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还有一千个次常用字,再加上多音字也需要占据发音的配额。 所以如果是基于两千五百个发音进行考量的话汉字中常用字与次常用字的数量就必须进行削减,毕竟我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它并不需要为了描述一些中国特有的东西而增加文字,也就是说那些专用于中国的地名,姓名,物产以及历史的字可以被删除。当然那些外来字也会受到同样的对待比如咖啡、葡萄这样的造字确实让人感到有些随意,当年仓颉造字可是天雨粟鬼夜吟,后人也应该这样郑重。不过葡萄和咖啡仍然是当前常见的东西,所以字可以削减意思却不能删,使用起来就应该像卡通、沙发这样造词不造字,在汉语中造词的成本很低,造多少都可以。至于多音字将会被废除,它们当中的大部分只保留最主要的发音,如果有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实在不能合并就会被当作两个字看待,和其他字一样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削减。 我们有一些字在意思上出现重复,比如哀和悲,这样自然可以通过合并来减少文字的数量。还有一些字它们的意思虽然有差别但是那种细微的差别不值得我们专门为它们设两个字,毕竟我们不可能用字来无限细分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说谁也不会造一个‘艮目’来特指右眼。所以有一些意思分的过细的字在新文字中也可以予以合并。经过这样一番劈砍相信字数已经减了不少,实际上我试了一下通过以上这些手段大概能够从那三千五百个常用次常用字中删掉六七百个,这当然还不符合要求,可是已经将汉语的美感破坏殆尽,因为那些意思较少不怎么常用的字往往代表着一种特殊的韵味,删掉之后文字就变得干巴巴的,如果广东话真的能够提供四千个发音我倒真的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不过在确定这一点之前还是必须继续完成削减的工作。 以上这些方法既然还达不到要求那就只好来硬的把那些用的比较少的字进行同音合并,在汉语中有些字包含着很多意思,也确实有一些意思互相没有关联,比如:法就包含1、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2处理事物的手段;3标准,规范,可仿效的;4佛家的道理;5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6指“法国”;等多重含义,把含义较少的字合并的结果就是得到更多的多意字,对于文字来说多意不算是个问题,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生成新的多意词就行了。 通过这种精简一旦文字的数量少于发音那一音一字就成为可能。在这种语言中,音与字将一一对应,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后一步就是给同音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