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不是真迹 (第2/2页)
好奇,王清怎么了,怎么这个时候打断他们。 “刚才那幅画,我也有幸观赏了一下,有点想法。”王清说道。 “哦?”周老提起来了兴趣。 房间里的人都看向了王清。 难道说他能看出什么来?不可能吧,他这个年纪,能听过宋徽宗的画就不错了。 赵黄说道:“这位小友,看你的年龄,对书画的历史,了解没几年吧。宋徽宗的画,也是你能够点评的吗?” 陈民友心里想的没有赵黄那么刻薄,可他怎么也想不出来,王清能够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话语来。 毕竟,这可是宋徽宗的东西啊。 “真正的好东西,自然人人都能说得,要不然,那就太曲高和寡了。我虽然不才,可也是考古系的学生,不能说一窍不通,如果说的不好,就当是献丑了。” 王清把话说的这个份上了,赵黄也不好再张嘴说什么。 没人发表意见了,王清走了几步,说道: “宋徽宗的画,真迹我没看过,临摹的我倒是有幸见过几幅。”王清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难道说,你以为我的东西是临摹的?”赵黄呲笑了一声。 陈民友有些感觉王清不靠谱了。 “当然不是临摹的。”王清说道,“赵先生不要着急。” “我是说,我看过的宋徽宗的画,貌似,技法没有那么好。” 赵黄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 “什么意思?”周老感觉很有趣,问道。 “就是赵先生的这幅画,里面的技法,恰巧比我看过那几幅临摹的作品,要高超许多。”
赵黄说道;“这个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一个人的技巧,总是在不断提升的嘛。“ “确实是这样。”王清说道,“不过,我看到的画,貌似和赵先生的这幅,是同一个时期的。” 赵黄的脸一下子变得很难看;“你什么意思还是转弯抹角的说我的画是假的?” 陈民友怕王清搅局,有些不悦的说道:“王清是吧,刚才我和周老已经看过了,这就是北宋的真迹,你就不要说了。” 转头对着赵黄安慰道:“赵先生你不要生气,毕竟是年轻人,学艺不精,拿着鸡毛当令箭,气大伤身,不要和他一般计较。” “哼!”赵黄看陈民友帮着道歉,脸色好看了一些,说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对对对。”陈民友赔笑着说道。 “我也没说不是北宋真迹啊,我只是觉得,这幅东西,好像是出自一个叫北宋画院的地方。” 王清慢条斯理的说了一句,就坐在了一边喝茶。 周老的脸色一变,猛的站立起来。 赵黄呼吸一滞! 陈民友一头雾水,北宋画院,北宋画院。 这个词在他的脑袋里晃了好几次,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那个地方,确实有很多技艺高超的画师。 “赵先生,你能不能把你的画再拿给我看一遍。”周老说道。 赵黄不安的扭动了下身子,说道:“不是看过了,还看什么,周老不会是相信了那个小子的一派胡言吧? 北宋画院和皇帝亲笔,他能分得清楚?” 苏颜询问的眼神看向了王清,她心里也有些不信。 两个收藏大家关着灯,看了半个小时的画,竟然不是皇帝亲笔的,被王清一眼就看出来了? 太神奇了吧。 周老淡淡的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仔细的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我马上就买下来。” 王清说道:“就让周老看一下吧,莫非,你心虚了?” 赵黄这个时候哪敢流露出一丝一毫的迟疑,直接说道:“看就看,我难道还怕了吗,身正不怕影子斜。” 陈民友重新凑了上去。 黑暗中,赵黄不住的擦着冷汗,还好周老他们拿着手电筒,没有看到。 “好了,开灯吧。” 看了不到三分钟,周老平淡的说道。 “嗯?”陈民友一惊,不是吧,这次看那么快。 赵黄干着嗓子问道:“怎么样,周老。” “呵呵。”周老看着赵黄,说道,“这幅画,我收了,不过,不是七千五百万,少一个零吧。” 陈民友直接瞪眼看着赵黄,有些愤怒的道:“这幅画,是假的?” “这个……这个,你们是没有看清楚吧。”赵黄一时没有擦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要不,赵先生再让我看一下?” 王清喝了口茶,戏虐的说道。 赵黄闷闷的不敢多说话,恨恨的看着王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