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灭教富国 (第2/2页)
灼史文恭鲁智深武松秦明花荣董平张清李应栾廷玉杨志徐宁索超刘唐李逵孙立石秀穆弘扈成授开国侯;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魏定国单廷圭龚旺丁得孙樊瑞,水军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张横张顺,情报司戴宗时迁朱贵,火药局凌振,枪炮局汤隆授开国伯;晁勇亲兵头领石勇薛永解珍解宝吕方郭盛杨雄孙新邹渊邹润,水军童威童猛,白胜杜迁宋万,情报司孙二娘张清朱富李立段景住,焦挺项充李衮郑天寿等人授开国子爵。 文臣吴用赵明诚授开国公,公孙胜柴进蒋敬授开国侯。 张叔夜王焕李从吉张开韩存保刘梦龙韩世忠刘锜姚平仲等人也都授了爵位,但是都不是开国爵爷。开国爵爷全部是大梁在青州建立时便在朝中的人,除去赵明诚,可以说都是梁山老人。 石勇等人因为一直护卫在晁勇身边,立功不多,只能屈居子爵,情报司众人的功劳也不小,但是让白胜杜迁宋万三人和他们一般爵位,晁勇却是有些不甘的。只是因为男爵泛滥,开国众将最低也是子爵,晁盖不愿让三人落空,晁勇也只能私底下赏赐亲兵头领。 晁勇不悦道:他们要土地干什么 蒋敬道:他们把皇上赏赐的宅子都卖给江南来的豪商了,京城大些的宅子现在又贵的离谱,他们想买土地再建宅子。 鼠目寸光之辈,那就按照朝廷先前赏赐他们的宅子大小,卖给他们土地,价格可以低一些,但是不能超过原来的面积。剩下的土地也不急拍卖,对外就说兵部已经全部买下了,我要给梁山老兵建房,免得他们退役后,买不起京城的房子。 蒋敬道:所有土地也就是一千来亩,恐怕建不了多少房子。 晁勇笑道:一层不行,可以多建几层嘛。 蒋敬摇头道:其中恐怕还牵扯到礼制问题,工部之人应该知道。 晁勇点头道:恩,我回头让工部之人规划一下,起码要把想在京城定居的梁山老兵安置了。 蒋敬拱手道:太子仁义,梁山兄弟能跟随太子实属平生大幸了。 晁勇摇头道:若无梁山老兄弟,哪有今日大梁天下。能有梁山众兄弟跟随,才是我父子之幸,天下之幸。可惜有一些兄弟看不到这大梁天下了。 说到这里,晁勇更觉创业艰难,当即让人去请工部主管营造房屋的主官来。 蒋敬略坐了坐,便也告辞离去,户部事务繁忙。却是容不得他闲坐。
主管房屋营造的工部郎中赶来时,晁勇已经想好方案。 工部郎中还以为是太子要修缮太zigong或者别处宫殿,听说是要给梁山老兵修建房屋,不由道:工部的匠人不缺,只是却要户部先拨下钱财来,才好动工。 晁勇想了想,道:这笔钱由太zigong出,你们做个预算,我从太zigong直接拨钱给你们,图纸在这里。 如果要从兵部出钱。那么房屋就不好由梁山老兵独享,但要是惠及全军将士,朝廷有这个财力,京城也没这么多土地,所以晁勇还是决定由他私人出资。建好以后低价卖给梁山老兵,并不会让他血本无归。 皇家票号已经扩张到大梁所有州府,少数繁华的县也设立了分号,而且银票已经在全国流通起来,票号已经不需要大笔押运现钱往返各地。 天启二年皇家票号便盈利两千多万贯。虽然有朝廷在北方拍卖田地的缘故。但是天启三年朝廷灭教后,拍卖的田地更多,毫无疑问,天启三年。皇家票号的盈利会更多。 单是这两年皇家票号的盈利,太zigong的财富就可以和当初蔡京忽悠赵佶纵情享乐时候的国库盈余相比了。 当然大梁国库的财富更多,所以也没人再打太zigong的主意。 晁勇并没设计什么筒子楼,而是设计的独门独院的二楼。一楼做客厅厨房,二楼做卧室。院子不大,但是汴京城中有大院子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 很多百姓建的便是这种小二楼。工部郎中看了一下便明白了,道:这种房子不难建,只是不知要用何种材料土砖最便宜,木材居中,青砖最贵。 晁勇自然不会想着偷工减料,问道:自己烧青砖的话,也无法降低成本吗 工部郎中摇头道:即使建窑烧砖,青砖的成本也很高,人工成本和消耗的炭都很大。乡下大户都很少用青砖。 晁勇想到后世很常见的红砖,不由问道:那能烧出红砖吗 工部郎中点头道:红砖烧制起来要比青砖简单,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但是按礼制,百姓不能用红砖建屋。 晁勇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愣了愣便道:这个问题我会解决,你安排匠人建窑烧制红砖,所有的房子全部用红砖建,预算也不用做了,只要做好账册,我回头会让人查验。 即使不为了梁山老兵,单是为了给天下百姓解开红砖这个禁制,多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工部郎中自然不会怀疑太子解决不了礼部,恭声道:是,下官这就安排匠人筹建房屋。 当第一批红砖出现在汴京城中时,城中百姓得知朝廷已经准许百姓使用红砖,便纷纷四处询问打听红砖价格。 城中商人看红砖有利可图,便也纷纷在城外建窑烧砖。 一时间,汴京城中处处可见红砖,家境殷实一些的百姓纷纷改建红砖房子。青砖价格昂贵,除了少数达官显贵用青砖盖房外,大多数人用的都是土木结构。富裕一些的用木屋子,一样美观,但是一旦起了火头,很容易迅速扩大,烧成一片白地。普通百姓也用不起全木结构,只能用土木结合盖屋子,殷实一些的用的还是土砖,穷困一些的连土砖都用不起。 当然红砖解禁,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用起,但是受益的人群还是不少,而且也让朝廷增加了不少商税。 没两个月,一排排漂亮的红砖楼便盖成了。 刚刚新建的红砖楼比大户的青砖房都要漂亮许多,引得许多大户也纷纷拆了青砖房,改建红砖楼。 边境城中的色彩也亮丽了许多,以前除了皇宫红墙绿瓦和少数权贵的红漆大门外都是灰蒙蒙的建筑,整个城池显得十分压抑,当然这是对现代人来说,古代人见的多是土房,偶尔看到一个青砖房子都会眼前一亮。 当然红砖楼还不能和皇宫的红漆墙相比,皇宫的墙面用的是上好的红漆,是亮红色,而红砖则有些暗红。 当房屋建成,晁勇以每个院子一百贯的价格出售给梁山老兵时,城中百姓才知道这些房子是给什么人建的。 天启二年,汴京一个小小的土房子就能卖一百贯,现在价格更高。城中的人得知太子给梁山老兵制定的价格后,马上找到梁山老兵,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里买。因此工部建的院子全部让梁山老兵买去,不过除了极少数人觉得寺庙上面盖的房子不吉利转手以外,多数人都在汴京落了户。 梁山老兵现在阶官最低的也是都头,都头以上都不用担心强制退役,每月饷银便是十贯,足以在汴京安家落户了。而且他们参加的战役最多,各种赏赐都有数百贯了,在京城也都是殷实人家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