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琼林居 (第2/2页)
坐镇,无论是在道法传承还是势力拓展上都会大受影响,使其根本无法成为世家大族。九盟则以家族为自身的基础,最大的九个家族瓜分全境,称为世家。各自的区域内又有数量不等的家族依附于这九个世家,称之为望族。望族之下又有大姓。小族依附于大族生存,经营给定的势力范围,缴纳税赋出产。大族一家占数城,小族几家合占一城,按照实力消长减增势力范围。 靖安城因在平原之上,城池四四方方。李云泽进城后,依照齐书信吩咐,找了家名为琼林居的酒楼。这酒楼与别处不同。别家的酒楼,一楼大厅都是最热闹的地方。而此处一无桌椅板凳,二无柜台酒垆。尽是些琴台、棋枰、书案。不少客人正在其间弹琴下棋,吟诗作画。李云泽进门便被小二拦住。小二道:“客官面生,可是头次光顾小店?”李云泽道:“不错。”小二道:“客官恕罪,小店只接雅客,不接俗客。欲在小店用餐,须得琴棋书画有所精擅方可。”李云泽哑然失笑,此地自诩琼林居倒也没错,连小二说话都文绉绉的。信步走到一无人书案前,提笔蘸墨,挥毫而就:“但识琴中趣,何必有琴声。”写下此句,也是意有所指。在他看来,人之雅俗,在于有雅心,而非有雅技。在于品尝平淡之中的情趣诗意,而非以琴棋书画充斥生计光景。如若不然,则是趣雅而俗。古之钟子期闻琴音而知山水,当是雅人,却不过是一山野樵夫。依着店规,想必进不了店门。而眼前这些人口不离风雅,长于琴棋书画,心中恐怕还是俗名重于清念,俗人一群罢了。
旁边有人斜眼看见,忍不住走到李云泽桌边,连连点头。李云泽对小二道:“这笔字可能在贵店吃顿酒饭?”小二道:“小人见识有限,辨不出真珠假玉。得小店掌柜品鉴后方可。客官稍候。”一个声音道:“不必了。请楼上奉茶。”李云泽转目望去,是一个姣好的女子,妆容简淡,手中持的不是姑娘家用的团扇,而是一把折扇。身后跟着一个面带稚气的丫鬟。见李云泽望来,颔首致意。周围的客人见了那女子,纷纷拱手,口称:“梁姑娘安好。”梁姑娘回过礼,负手上楼而去。 小二将李云泽带至楼上。楼上才是一家酒楼应有的模样。李云泽选在靠近楼梯口的位置坐下。一般而言,这个位置人来人往,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坐。点了几样小菜,静候时间过去。 店中客人寥寥。李云泽一边吃饭,一边问小二一些城中的风景掌故。将近午时,一个粗矮汉子上得楼来,对着掌柜的道:“梁掌柜,给您送酒来了。”梁掌柜道:“怎么这么急,不是还有半个月么?”汉子道:“过两天得出趟远门,别处的生意交给小的们做,梁掌柜定下的酒,得自己送来才放心。”看到一个人吃饭的李云泽,悄悄问道:“这年轻人是哪来的?”梁掌柜道:“不清楚,外地人。怎么,又打什么鬼主意?年丰,你也年纪不小了,劝你安安心心做正经生意就好。”年丰叹了口气,道:“我的老哥呀,有些事哪能由得我呦!”梁掌柜听了,叹了口气没说话。 齐书信让李云泽在琼林居坐够半个时辰,李云泽看时辰已到了,会账出门。没走几步,身后有人喊道:“这位公子,请留步。”李云泽回头,是刚才在酒楼送酒汉子。这汉子近前唱了个喏,满脸堆笑道:“公子请了。咱叫年丰,是给梁城主家跑腿的。公子不是本地人吧?”李云泽道:“不是,在下武梁城人氏。”年丰想了想,印象中没听过这座城池,道:“有件事说起来有些唐突。刚才在酒楼里听那些相公议论公子字写得好。刚好,梁城主家想找一个抄书先生,帮忙抄抄写写,事不多,报酬可不少。不知道公子愿不愿意?”李云泽一口回绝,心里却明白这就是那接头的人。年丰不死心,接着道:“虽然公子不在乎这点钱财,但这事有一个好处,到大家族里面抄抄写写,总能长些见识。梁家之所以不找本地人,就是怕家族的机密被本城的人得了去。”环顾左右,神神秘秘地靠近李云泽道:“连金丹修士的手书都能看到。”李云泽假作意动,又推脱了几句,最后装作经不住劝,答允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