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家的明国谋士_第十七章 骏府城下的激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骏府城下的激战 (第1/2页)

    “林,刚才快川绍喜大师说武田家有一名明国来的武将,你认识吗?”上杉谦信在快川绍喜走后,疑惑的问着我道。

    而此时的我满头星星和问号,在脑海里飞快的搜索着,明国武将跑日本来做什么?历史上除了王直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以外还有谁?可是王直应该在去年就被他的祖国大明的父母官当做汉jianian给咔嚓了呀?而郑芝龙要出名也得再过几十年,那会到底是谁?

    “启禀主公,臣实在不知为何人啊。臣琢磨了半天,也不曾弄清楚是何人。”我只好老老实实的说道。

    “哦。武田家的那位明国武将我会派雾隐的人去弄清楚的,”上杉谦信慢慢的说道,“我现在想请教一下阁下,敢问刚才你为什么要农民做补偿而不要几个城呢?”上杉谦信忽然发问道。

    “主公,我来日本以后据可靠情报说武田信玄曾经说过‘人即是城,城即是人’,我们要了他的人,正是拆了他的城,打了他自己的嘴巴;更何况我越后此次川中岛合战和平叛战斗虽然大获全胜,但自己也损失不小,有了那一万个农民,最少可以解决我们一部分兵源问题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我认真的回答道。

    “呵呵,林替我想得周到啊,我们的确是在这次合战和平叛战斗力有不少损失,有了这一万个农民明天春耕就没问题了。”上杉谦信高兴的说道。

    “林森林,可是就这样放走武田信玄的小妾,恐怕是要被天下武士小瞧吧,天下人会说我们怕了武田信玄。”一旁的直江景纲无不忧虑的说道。

    “直江大人此言差矣,我上杉家若因为放走一弱女子而被天下武士嘲笑,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我高兴的说道。

    “这时为何?”越后众将和上杉谦信齐声问道。

    “被天下武士嘲笑百姓传诵则必定被天下百姓传诵,天下百姓感念我越后国主仁德恩义不傻女子弱小,则必争相来投,如此我越后必将日益强大,而天下武士必将日益衰弱。”

    “呵呵,言之有理。”一旁的上杉谦信微笑着说道。

    “其实这样的事情主公一直在坐了,此前和泉守柿崎景家大人多次反叛,但是谦信主公也多次饶恕他,所以现在泉和守大人感主公不杀之恩,每战必为先锋,为主公杀敌立功无数,最近更是讨取了武田信繁的和攻克了橡尾城,这同样也是主公义里的威力所在。反之武田信玄,每战必以其亲武田义信自为先锋,赤备队旗本皆为武田一族或亲信家臣,将外样大臣排斥在武田家利益圈之外,迟早生变。”雾一字一句的认真说道。

    “呵呵,林森林言之有理,正因为我将义理我才能当上关东管领,”上杉谦信一边微笑着摇着扇子,一边卖弄着自己的官职。

    “敢问我越后要统一天下难道只许遵守义理就可以吗?”我的老上司忽然向我发难。

    “仅仅讲仁义当然不够,还应当变法图强。”我认真的说道。

    “变法?”

    “对,明国以前的战国时期一开始秦国是非常所有的,但通过商鞅变法而慢慢强大,最终统一整个大陆。”我无不自豪的说道,呵呵我就知道这些,兵法我是不懂的,武功也不会的。

    “如何变呢?要怎样变法呢?”上杉谦信严肃的问道。

    “首先,是制定刑法,严法而宽刑,废除rou刑和酷刑,武士随便杀人也应该论罪,这是德刑相辅相成;其次,是奖励耕地和织布,也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同时告示天下,凡是来我越后垦荒种田者三年内面免服徭役,这样就能增加我越后人口;最后是大量建设学堂,发展教育文化,不仅招收武家子弟,同时也招募普通农民的子弟,只有这样我上杉家才能逐渐强大,最终在主公的带领下完成统一大业,建造一个皇道乐土。”

    “好,好,说得好啊,林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经书。”上杉谦信高兴的说道(那是后的日本的教育就是在几个和尚那里读几年经书就算大学问了)。

    “请林先生把所有的变法内容先写成策,然后交给我,我在下次的内政会议上和大家一起讨论看到底该如何具体实施,而且具体实施的主要负责人选还要讨论,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多谢主公厚爱。”

    另一方面,骏河国内的骏府城下,旌旗飘扬,喊杀声震天,一边是穿和红色衣甲的武田军,一边是穿着白色衣甲的今川军。而此时,两员武将正在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