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再起_第三十一章:一时好汉今何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一时好汉今何在 (第1/2页)

    历史面目到底如何已经无从追究。在一群男人模糊的记忆里,只记得中和二年,他们忠实终生的一个男人在屋子里敲打了一天脑袋。

    “我李严,要带大家活下去!要带更多人活下去!”这是男人第二天吼出的第一句话。在他的背后,辛峻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暗中塞给了李严一本小册子。

    目前,李严所部一共有士兵八百零一人。军官五人。位于长安东北方向。

    辛峻于下午携带尚让首级拖着公主离开,他将前往招讨大营。目的是去请功,顺便再去“招募人手”。

    李严并不担心辛峻一去不复返,或者带回来一群这个时代的宪兵,也不担心郑畋不承认功劳——且不说辛峻会给他一个“惊喜”,单是昭德的证词就可以让他不会再打太极拳。试想某天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床头放着一个人头,便上又有一封“末将凤翔散同兵马使李严敬拜”的书函,郑大官人会作何想?聂隐娘的故事可是才发生在几十年前。再加上第二天大营忽然就来了被李严“迎回来”的公主,一切已成定局。

    昭德的离去让李严有些怅然。昭德没有哭,但却不愿意走,直至被辛峻第三次拍昏。李严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绷着脸。与这个动人又善良的女孩相处几天,李严无法心如止水。但他没有作选择,也不愿意作可以让他一个人暂时稳定的选择。

    其实每个人生命里都有过客,即便是在荒诞无比的小说里,主角也不可能是可以吸附所有经过的流星的黑洞。只是李严还可以见到昭德吗?

    李严在二十一世纪不是诗人,虽然他也略读文艺,但也没时间写首“梨花体”来缅怀愁绪。他现在要做的是给自己始终在长安附近游荡的队伍寻找一条出路。

    从战略上看,黄巢必然死无全尸。但战术上,黄巢的军队却依旧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在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击溃了愚蠢的唐弘夫、程宗楚,逼跑了王处存。长安屠杀虽然是灭绝人性,但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补给不利的局面、消除了部分不安定因素。加上“拱卫黄王”的朱温等部的战略靠拢,可以说在最近两个月内想攻灭对方的确是不太可能的。

    以上形势只是对唐军主力而言,事实上对于李严所部这样的“流窜官军”来说却是十分有利。这是李严与众人商议以后的一致意见。

    盐贩子出身的黄巢先生完全是战略上的庸人。他似乎摆出了一幅以长安为中心与唐军对峙甚至决战的架势。完全不考虑除了杀人就食以外他还能得到什么补给,又有多少战略空间。对于李严所部的几百人来说,这可以让他们从容选择,而不必担心被大量出击的游骑攻击。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李严所部既然没有机会在黄巢的收缩态势下取得重大战果的可能,那么现在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应该前往哪个方向接受补给休整了。

    郑畋所在的招讨大营不是什么好选择。撇开李严在尚让眼中rou刺一样的形象,单是越过战区就不是李严这支小部队所能轻易完成的任务。因为抓到的俘虏和唐军败兵一概指出:目前暂时负责大营方向防务的是黄巢的悍将,李严“久仰”的朱温朱阿三。还有,即便是成功抵达招讨大营,李严将面对怎么的情形也实在未知,一种很大的可能就是郑畋借给李严升官为名将其调到中军当个司马什么的空职。

    至于王处存的镇兵,自然更不用考虑。去了更是羊入虎口,九成半都会被吞掉。何况镇兵排斥客军又是一项大唐的优良传统。再者,从王大帅的表现来看,此人也不具备成功人士的素质,加上新败,自己都是断了腿的兔子,完全没有投靠的价值。

    经过反复讨论,李严最终决定,在犬牙交错中寻找黄巢与保义、河阳方向对峙的薄弱点。

    的确,目前来看,京畿东北的局势还算稳定。几镇节度目前上还是唐朝的拥笃,之前虽然接受了黄巢的蛊惑,一时“鬼迷心窍”地写信歌颂了一番黄王的丰功伟绩。但一旦战局胶着,看出黄巢没路以后这帮人立时幡然悔悟,发誓要将黄贼千刀万剐。这也怨不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