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十八摸 (第2/2页)
么拿下哪里比较好呢?” 众人的目光纷纷望向李严。 李严想了想,在地上画了张草图,说道:“我是神策军的,熟悉长安路途。我们就埋伏在永昌,这里大鱼多,防务相对又不是很严密,到时候贼军一乱,我们或许还能跟着进宫……” “那光楚门呢?”韩建想起自己族兄沧桑的脸,不由问了一句:“家兄反正是不是需要人来证明一下?” “这个不妨。”薛志勤是这伙人中资格比较老的,在心里掂量了一下开门迎接大军和抓到贼头的功劳比较。最后总结出一点:入城的大功左右是大帅的,要是论功劳他个人自然是得不断往后排,但四处破坏或者抓到贼头却是不一样了,可以单独列在一项里,相对来说可能功劳会更大,当下说道:“韩将军可以带人回光楚门,混在其中为大军行方便,也可以证明尊兄的义举。” 韩建也不是傻瓜,听了这话头摇得跟泼浪鼓一样,虽然去光楚门可能捞到一个劝兄反正的功劳,但那功劳的价值简直可以忽略。更重要的是,一旦开门,两边乱砍实在太危险,更有一种可怕的就是李克用不给自己机会,趁机把自己和韩绰一起做掉占功劳……想到这里,韩建拿定了主意,大义凛然地说道:“建虽微末之人,但也知忠君爱友之意,怎可抛了大家自求安稳,自然要跟着诸位将军戮力报国才对!” 大家都知道这话的虚伪处,却没人说什么,反纷纷点头。反正现场都有七个人了,也不在乎多一个分功劳的,韩建是忠武的人,以后请功的时候还可以多点助力。至于万一这家伙抢到头功,趁没人看到,背后捅上一刀就是……谅那李严也不敢多嘴——几个代北系的将领们不约而同地想到。
韩建见大家没意见,召过唯一一个自己的部属吩咐了两句,那部属就带着一个韩绰的心腹回转光楚门。其余的人则继续跟着自己。 大家对这个安排都很欢迎,毕竟八个人都是军官,总要有几个手下使唤才象话不是? 在李严的提议下,大伙偷偷敲了几个贼军士兵,全部换上服装,开始向永昌进发。 人事无常……前几个月老子还在长安丢了脸,现在却又来了……李严倒是很有感慨,看看这次的同伴,质量比上次要高上不少,人数也有增长,一共十八人。 十八,要发,吉利。李严很迷信地想道,十八人摸营……不正好是******吗? ———————————————————————————————————— 附韩建简历: 韩建同志,男。出生于西元855年,河南许昌人。职业军阀。 韩建出生于军队大院,父亲早年是蔡州牙校。韩建的第一个总上级是蔡州军分区司令秦宗权,直属于牙将鹿晏弘。后来,鹿晏弘改行做了土匪,据有兴元,自称代理节度使,任命韩建为蜀郡刺史,但韩建不愿无证上岗,投靠了当时最强的太监田令孜,被任命为潼关防御使兼华州刺史。 当时,河、潼地区屡经战乱,户口流散,田园荒芜,韩建积极开展经济建设,不出数年,军民充实。他本人也在这段时间里抓紧了理论学习,结束了文盲史,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务员,荆南节度使郭禹当时也以爱民闻名,时人称为****南郭。稍后,韩建任华商节度使、潼关守捉使。在唐昭宗与关中诸节度使的冲突中,韩建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州节度使王行瑜举兵攻长安,后来,韩建出于对政府的觉悟,毅然且及时地与李茂贞翻脸,把最高领袖唐昭宗接到了华州,韩建受封为中书令,充京畿安抚制置等使兼京兆尹、京城把截使。 乾宁四年二月,有人向韩建告密说睦王以下八王要谋杀他,坚持自己清白的韩建于是囚禁八王,遣散了他们率领的军队,杀掉了挑拨分子捧日都头李筠。八月,韩建派兵围十六王宅,杀通王以下十一个封建剥削阶级的代表王爷,基本控制了朝廷。光化元年,华州改为兴德府,八月,唐昭宗回京。九月,加封韩建为太傅,进封许国公,并赐铁券。 天复元年十一月,宦官韩全诲胁迫唐昭宗投奔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韩建处于负责,也参与了这事。结果不慎被野心家朱全忠闻知此事,发动了叛乱战争。韩建的判官司马也叛变了,朱全忠进围华州,韩建投降。改任许州节度使,后又改任佑****节度使、京兆尹。天祐三年,改青州节度使。 朱全忠建立后梁后,为了笼络韩建,给了司徒、同平章事,充诸道盐铁转运使的好官。开平二年,加侍中,充建昌宫使。开平四年三月,调韩建为匡****节度使、陈许蔡观察使。乾化二年六月,后梁朝廷内乱,人心动摇,韩建手下大将张厚作乱,将韩建杀害于衙署,时年五十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