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二道梁子 (第2/2页)
只鼻孔前,停留了片刻之后,感觉到了被一箭穿心的员外停止了呼吸,也就是说,他们家的员外被射死了。见到自家员外被无辜射杀,心中难过至极。 这个执事于是,他赶紧站起身来,把员外的尸体给抱上了旁侧的一辆马车上,然后急急地重新翻身上马,招呼着其他的家丁们,掉过头来,朝着大道旁侧的一条并不宽阔的山间小道上行去。在拐向山间小道之前,这个心中颇为愤懑的执事,回过头来,看了几眼三四丈开外的那支官兵的队伍,只见为首的是一名年届不惑之年的老者,手握着一柄弓箭。由此,这个执事便显而易见地判断出,射杀了他家员外的人就是这个为首的老者。而且,他还见到这支百余人的官兵队伍,打着的旗幡之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李”字,并隐隐约约地听到这位老者身侧的几名年纪尚轻的兵丁唤他为“唐国公”,以此,便能够得知,老者便就是唐国公。 发射出了一支利箭后,被射杀了对面而行的这支马车队伍为首的一名男子后,这支马车队伍便赶紧调转了方向,拐进了大道旁侧的一条山间小道上行去。李渊见此情景后,便就此收手,甚为满意地放下了弓箭。这在他看来,射杀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虽然有滥杀无辜的嫌疑,但是,为此而保全了他们李家军的行路安全。两者相比较而言,孰轻孰重,他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倾向于后者。待李渊射杀了一名对面的骑马之人后,周遭行路的几名兵丁们,都纷纷地赞叹着李渊“唐国公的射术果然精湛,真是老当益壮呐”。李世民却因此而不安起来。 在遭遇楂树岗一役后,李渊随带的人马虽然损失了几十名人马,但一直到太原,这一路之上就没有再次遭遇刺客的追杀,平安抵达。而那一队死了员外的人,在当日天黑之前,便就赶到了二贤庄。死去的这个员外便是单雄信的大哥——单雄忠。当随行的家丁和那名执事,把自己亲眼目睹地一切都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突闻噩耗的单雄信后,他便把此仇记在了李渊的头上。由于单雄忠死的突然,又死的不明不白,身为弟弟的单雄信自然不想就此草草脏了自己冤死的哥哥。于是,他发了毒誓,等到自己亲手杀了李渊后,再为自己的哥哥风光大葬。 于是,单雄信便把此事按了下来,让所有得知此事的家丁们都不要对外声张,免得因此而打草惊蛇。当天夜里,程咬金赶到二贤庄交付了尤俊达送来的珠宝首饰,却半道上弄丢了王鹏,单雄信心想反正自己晚上派人去查自己的哥哥事发的地方有什么异常,不如就顺带着寻找一下王鹏的下落,以此来掩人耳目的话,岂不是更好。想到这里,单雄信自是应承下来。
后来,听完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单雄信得知了楂树岗一事后,便就推断出,李渊这是草木皆兵,把他的大哥单雄忠误当做了与他们在楂树岗交战的来历不明的刺客同党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草菅人命。这在闯荡江湖多年的单雄信看来,李渊此举定然是不仁不义的。正所谓你不仁,我不义。单雄信便想过段时日,约上几名功夫了得而自己又信得过的旧友,一起奔赴太原,逮着下手的好时机,便就趁机取下李渊这个与他结下深仇大恨之人的首级,以此来祭奠被含冤而死的自家大哥。不报此仇,难以存活于世。 可是,唯一让单雄信感到难办的是,素问李渊的第四子李元霸,乃是一员威猛之人。听闻此人跟当朝第一大将军宇文成都交手,都丝毫不落下风。若是,他不计议策划一番,贸然行事的话,可能会落得偷鸡不成的下场。在遭到刺客的暗杀而死里逃生后,李渊外出定然会加派人手,明中暗里都会有人保护他的安全,而武功盖世的李元霸定然是不会远离左右的。 而让单雄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正为此事犯愁而一筹莫展之际,竟然碰见了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定然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单雄信自然是想趁此机会,劫下李世民,以此来要挟李渊束手就擒。因为单雄信早就听闻,李渊在他四个都已成年的儿子当中,最为倚重的便就是他的二子李世民。若是,他在潞州劫下李世民,李渊定然不会坐视不管,到时,他再上演一出“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的好戏来,取下李渊的首级来为自己的大哥祭奠,便指日可待。 不过,单雄信一想到,李世民这次前来,通过自己擒拿到了真凶,以及带了人证,虽然目的是解救被冤枉送上断头台的程咬金和秦琼,却是通过这种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而不是凭借自己父亲在山西地界的官威来以权谋私。在这一点上,单雄信还是对李世民刮目相看,打心底里由衷地佩服的。面对如此一个行大仁大义之人,单雄信便犹豫不决起来。若是他行了那卑鄙的计谋,定然在江湖中背下阴险小人的骂名。于是,他便放弃了劫下李世民的打算。 对于单李两家来说,可谓是积怨颇深。据史料记载,单雄信祖父名登,曾助北周宇文氏统一北方,战功卓著,拜护国将军,守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公元579年,单雄信之父单禹袭父职仍守东昌。隋开皇元年(581年),隋将李渊率部攻周,围东昌,单禹与之血战七昼夜,城破后被俘不屈被李渊所杀。因这杀父之仇,李渊从此便同单雄信结下了第一道梁子。 突闻变故,单氏一家由家将保护出逃,不敢在山东久留,辗转来到潞州。很可能当时因单家官宦之家,出逃时携有金银,所以能在潞州盖庄园、置田地,定居下来。而观二贤庄地形,孤居高岗,不与周围村落接近,也正是隐居避祸之所在。二贤庄因此在当地也极富盛名。 后来,李渊在从楂树岗返回太原的途中,射死之人竟然是潞州二贤庄上的单雄信的大哥——单雄忠!至此,李渊同单雄信结下了第二道梁子。在古代,一旦是有人跟父亲结下了深仇大恨,那么,此人便跟父亲的儿子也是以仇家相视。不用赘述,在单雄信的眼中,李渊与他有弑父杀兄之仇,欠下了他两条亲人的身家性命,自然是典型的深仇大恨。当单雄信见到了李渊二子李世民后,自然是把他看做仇家的。有的时候,“父债子还”也是会大行其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