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_第六十五章 尉迟敬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尉迟敬德 (第2/2页)

。李公子,您说气人不气人。若不是他打制的铁器确实比其他几几间铺子里的铁匠手艺好,而且,又不在乎工钱,只要一日三餐管吃就行,老夫早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了。公子您,看在老夫的面子上,千万不要跟他过不去。不过,昨日,这厮听闻公子您要打造如此不凡的铁器,他倒是颇为卖力。若是说,为公子您锻造的这根铜铁柱子需要这些铁匠门出十分力的,其中的五份力就是这厮出的。”

    打铁铺的老掌柜怕李世民跟那个执拗的铁匠过不去,才殃及到他的铁铺,忙走到李世民的近前,轻声细语地打圆场道。

    站在原地的李世民,在听完打铁铺的老掌柜的这番话后,便觉得自己给一个出了大力的铁匠一贯钱的话,对于这个铁匠来说,付出与收获是不对等的。于是,他决定赏赐给他双倍。

    “你给的太少了,这分明是瞧不起我。若是你要给我钱的话,那就给这个数。若是你不给钱的话,我也不在乎你那几个钱。而凭借我的手艺,远远可不止你给的这一两贯钱。”打铁匠见到李世民给他递过来了两贯钱,这才终于是开了口。不过,他这一出口就是狮子大开口,并且言语之间,还流露出他桀骜不驯的秉性来,朝着近前的李世民,伸出五根手指头道。

    “方才,我已经听你们铺子的老掌柜说过你的事情,还专门说你昨晚为了本公子的这根铜铁柱子出了不少的力,论功行赏的话,你要的这个数目也合乎情理,本公子答应你便是。”李世民突然对站在自己对面的这个胡子拉碴的皮肤黝黑、身材结实的打铁匠感起了兴趣,便微笑着递过去了五贯钱。待他如愿以偿地收下五贯钱后,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道:“本公子平日里喜好结交朋友,今日见到你这样一位秉性异于常人的朋友,而且,你的打铁手艺也不错。今个儿,我算是见识到什么叫‘能力有多大,秉性就有多怪异’的人了。那本公子就先来通报一下姓名,我单姓木子李,名世民。日后,你便可以叫我世民就是。不知朋友你贵姓?”

    “你,你,你就是唐国公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方才还一副以桀骜不驯的面貌示人的打铁匠,在听闻了李世民通报了尊姓大名后,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面无表情的他,立马就显得激动万分起来。心潮澎湃地他,赶紧上前给李世民弯腰抱拳行了一礼,深表歉意地低头说道:“草民对李二公子待人谦卑,又雄才大略,兼备文韬武略的才华,深得当今皇帝陛下的信任。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没想到,昨个儿,碰上的顾客,竟然就是李二公子的真人。草民早就对李二公子仰慕已久,今日得见,李二公子果然是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草民有眼不识泰山,对李二公子多有对难,还望李二公子海涵。草民双姓尉迟,单名一个‘恭’字。”

    让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站在他对面的这个打铁匠,竟然就是后来跟秦琼秦叔宝齐名的“门神”尉迟恭。当下便就惊喜万分,暗自欣喜不已地道:这,这真是令人激动啊。想不到在长安城中,能够遇到尉迟恭。书上不是说,尉迟恭在老家朔州做打铁匠么,怎么跑到都城长安来了呢。应该是在老家混不下去了,跑到都城长安来闯荡一番。尼玛,这不等同于现代的“北漂一族”么。不管怎么着,既然见到了尉迟恭,就定要把尉迟恭收入到自己麾下。

    “老掌柜,这根铜铁柱子,我马上就要用它。而我带过来的这几个随从,体力都不太好,不妨,您老人家就把尉迟恭借我用一日如何至于今日的工钱,我双倍地支付给你。”思虑了片刻之后的李世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转过身去,面朝着不远处的老掌柜,伸手指着身旁外表看起来有些瘦弱其实个个都身手不凡的贴身侍卫们,故作一副颇为焦急地样子请求道。

    这老老掌柜的虽然年过花甲,眼睛有些浑浊,但是耳朵却依然好使。待他听闻这个出手阔绰的公子哥就是如今在当今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唐国公李渊的二公子,他这个一介草民那里敢去得罪。别说是用尉迟恭一日,就是用尉迟恭一辈子,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再者说,尉迟恭一个月下来,不气走几个前来打制小物件铁器的顾客就算是他烧八辈子高香了。而且,尉迟恭饭量颇大,一个人顶其他四个人的饭量。不过,这个月下来的话,他本就没有多少工钱,李世民又答应给他一日双倍的工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精于算计又深谙世事的打铁铺的这个老掌柜,在感恩戴德了一番后,点头称是。

    刚刚结识了李世民的尉迟恭,本就是一个饭量大,与会对应的力气也颇大的人。当下,便用两只手,轻而易举地抱起了那根长达半丈许的铜铁实心柱子来。在外人看来,孔武有力的尉迟恭怀抱着这根铜铁柱子,就跟抱着一根粗大的竹竿似的,那么轻松自如。而在李世民的眼中,这尉迟恭的架势,像极了他看过的《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在李世民走在头前的引领下,身后跟着几位贴身侍卫,尉迟恭拖在最后面走出了打铁铺子后院大门。出了门没多久,李世民回头一望,见到没有人跟上来。他便赶紧吩咐跟没事儿人似的那几个随行的贴身侍卫,帮衬着尉迟恭一起抱着铜铁柱子。眼看着,还有不到半个时辰的光景,李世民就跟宇文成都在议事殿前进行第一局扛起重达五百斤铜鼎的比试了。李世民赶紧吩咐随行的贴身侍卫和他招来的尉迟恭,加快了行进的脚步,经过玄武门,朝着议事殿的方向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