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心生怨恨 (第1/2页)
站立在原地的这四五名侍卫们,在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诙谐地搭话后,先都是一怔,继而便是面面相觑了一番,而后,都回过头来,个个都跟丈二的和尚似的——摸不着头脑了。 “对了,我问你们一下,你们可知如意公主此时可在这寝宫之中?”李世民正要迈步入内,觉得先是问询这几个羽林侍卫一下,万一如意公主不在里面,自己岂不是白来了一遭么。 “回李大人的话,我们弟兄几个是今日午时换的班,自打我们交完班后,为见如意公主出过宫门。依小的之见,如意公主此时应该在这寝宫之内。”众侍卫们还未从方才的一头雾水中缓过神儿来,又被李世民给询问一番。好歹,其中一个先缓过神来儿的侍卫,拱手答道。 待那一名羽林侍卫答完话,其余的几名羽林侍卫这才缓过神儿来,却很明显得慢了半拍,据都深以为之地点头称是。在听完这一群呆头呆脑羽林侍卫们的回答后,李世民看了一眼已经西斜的日后,觉得自己再不进去的话,恐怕就要夜幕降临了,今日留给自己跟如意公主单独相处的时间不多了。 若是大晚上的,自己留如意公主的寝宫之内,万一被传扬出去的话,岂不是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来,若是等到那时,他李世民一时的清白,恐怕就将毁于一旦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便给愣在原地期待着李世民再问几个问题进行答复的羽林侍卫们,伸手打了一个“OK”的手势,便就径自迈步走进了如意公主的寝宫之中。方才,还没有完全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一句话的含义中解脱的羽林侍卫们,此时,又遭遇了一个“OK”的手势来,看着李世民潇洒离去背影的羽林侍卫们,再一次地愣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起来。 进入到寝宫之内的李世民,走在宫内的走廊下,竟然发现偌大的一个寝宫,竟然连一个人儿都还没有见到。于是,他把双手张开在嘴巴两侧,喊道:“如意公主,如意公主,在吗?” “李,李公子,你,你怎么来了?”待李世民喊了没几声后,如意公主的贴身宫女兰儿听到寝宫之内有男子叫喊如意公主的声音,便急急此从殿内走了出来,循着声源的方向,行色匆匆地走了将近两丈远,见到正前方还在呼喊如意公主的男子就是李世民,便俨然是色道。 “兰儿,你家公主殿下是否在这寝宫之内啊?我这都口干舌燥地喊了大半天了,也不见有人应答。方才,在我进入这寝宫之内来的路上,没有见到几个人影,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李世民定睛一瞧,站定在距离他有半丈开外的地方站着的一个宫女,竟然就是之前跟随如意公主溜出去皇宫行到潞州府的兰儿。如此一来,也算是旧相识了,便就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 听到李世民这一串的问话后,方才还一副大惊失色的兰儿,此时,就变得有些愁眉苦脸了。她先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便向李世民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来。原来,这些时日,自从隋炀帝赢得了张贵妃的芳心后,他就很少到萧皇后的寝宫就寝了。 除了在白天中午用膳,隋炀帝念及与萧皇后的夫妻之情,隔三差五地去一下。除此之外,隋炀帝便很少去萧皇后的寝宫了。与隋炀帝聚少离多的萧皇后,对隋炀帝地冷落而悲愤交集,就落下了一个偏头疼的病来。 这不,连日来,身为母亲小棉袄的如意公主,便召集皇宫内的太医院所有的太医们,为自己的母亲萧皇后诊治。可是,一连几日,萧皇后服下了不少太医们煎制的汤药,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改观,依然是经常性地感到偏头疼。这让寝食难安的如意公主,除了晚上回到寝宫就寝,剩余的时间便都消磨在了陪伴服侍母亲萧皇后的身上了。 今日,一大早,如意公主如以前一样,带着自己宫中的宫女们早早地赶往了萧皇后的寝宫。而兰儿是方才受到如意公主的吩咐,前来取一些东西拿过去。没有想到,还未等兰儿离开寝宫,就遇到了闯入的李世民。 站在原地听完宫女兰儿诉说的萧皇后所受之苦,便暗自打抱不平道:要知道她这个女人可是不简单,在隋炀帝顺利夺取太子之位,并成功篡夺皇位之路上,可是一路为隋炀帝杨广出谋划策,实乃贤内助也。万万没有想到,隋炀帝在结识了新欢张丽华后,竟然抛却了自己的揭发妻子萧皇后,对已经是明日黄花的萧皇后冷落备至,让悲愤不已的萧皇后生了头疼病。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不断地在心中暗自自责道:唉,这一切也都是因我而起。若不是我为了在隋炀帝面前表现自己,夸下海口答应了为了他几首情诗,讨得了张丽华的欢心,也不至于原本隋炀帝与萧皇后这一对恩爱有加的夫妻,弄得现在“分居两地”了,都怪自己啊。 再者说,虽然萧皇后已过不惑之年,正所谓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若是把张丽华称作一只翘着狐狸尾巴的母狼的话,那么,萧皇后无疑就是一只正待下山扑食的饿虎了。在生理需求上,老虎可是要比狼渴求的程度要大许多。而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的隋炀帝,自然是无法同时满足如狼似虎的两个女人的生理需求。于是隋炀帝便就成了一个“喜新厌旧”的典型了。从对待结发妻子皇后这一点上,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