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见红拂女 (第1/2页)
话说李世民前往当朝大司徒杨素的府上,为这个年过花甲之年的老头儿瞧病。据派遣他前往的隋炀帝说,自从杨素进入不惑之年就渐渐耳背起来。虽然,而今杨素年事已高,但却依然位高权重,乃当朝大司徒。由于每次上朝,若是开口说话的大臣们不能扯着嗓子的话,杨素都听不太清楚。这让坐在大殿龙椅之上的隋炀帝颇为头疼。 好在,得知了李世民自打为萧皇后治好了头疾后,又为朝中的不少文武大臣们看好了困扰他们多年的老毛病。于是,隋炀帝体恤杨素这个为了大隋朝奉献了一生的老臣子,就派遣如今医术声名在外的李世民前往诊治。而待在司徒府中的杨素,一早就得知了李世民要来为他诊治耳疾后,自然是欢欣不已。 待日上三竿胡,为了看病从不拿药箱的李世民,在尉迟恭的护卫下,从皇宫外宫的侍卫营出发,用了将近半个时辰的光景,才赶到了杨素的司徒府上。杨素为了表示欢迎和对李世民的重视,别看是到了年过花甲的年纪,在用过早膳后,就带着府上的管家和执事们在门前,列队欢迎。不仅如此,平日里,向来不喜欢向别人示好的杨素,今个儿,却破天荒地吩咐了家中供养的一众才貌双全的歌伎们,在他府中的大堂之上,准备着要为李世民莺歌燕舞一番。 “下官李世民,见过司徒达人。”李世民远远地见到杨素带着一众家丁们站定在司徒府的大门前迎接他,他便与尉迟恭加快了步伐,两步并作三步地赶到了近前,先是朝着慈眉善目的杨素,躬身施礼。顿了顿后,微微抬起头来的李世民,见到头发胡子花白的杨素,并没有搭话,而是一直冲着他微笑。这下,他便想到定是杨素这个牢头儿没有听到自己方才说的话,于是,他比方才提高了八度,声音洪亮地再一次说道:“下官李世民,见过司徒大人。今日,下官奉皇上的谕旨,特命下官前来为司徒大人医病。不知司徒大人,可否方便医治呢?” “哦,呵呵,方便,方便。”这时,杨素才听见了李世民所说的话语,在愣了一下后,便是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紧接着,他便向李世民以及身后的尉迟恭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颇为客气地说道:“老夫早就听闻李大人后生可畏,医术都要比那一帮整日闷在太医院闭门造车毫无建树的太医们要强了不知多少倍。今日,老夫承蒙皇恩浩荡,由年轻有为的李大人你来为老夫医治困然了我多年的耳疾,老夫倍感荣幸之至。来,来,来,李大人呐,里面请。” “司徒达人,您,您老人家乃国之重臣,为大隋建国安邦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世民生在官宦之家,幸的当今皇上抬爱,谋得一官半职,能够为皇上排忧解难,已是下官深感荣幸了。下官也只是略懂医术,侥幸治好了皇后和几个同僚感染的小疾而已。今日,下官能够为司徒达人医病,自然是倍感荣幸,定当竭尽全力,为司徒达人解除耳疾之病。”李世民在听完杨素对他不吝赞美之词后,赶紧故作一副虚怀如故的样子,见到杨素身后的府中下人们在他面前闪开了一条道理后,他便朝着身侧的杨素,半弓着身子,同样打了一个请的手势,向杨素谦让地说道:“下官不敢再司徒大人面前造次,司徒达人德高望重,理应先请才是。” 站在一旁的杨素,听着李世民颇谦让的这一番话语,却是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不过,他虽然耳背,但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并不昏花,见到李世民朝他同样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便当下就心领神会到李世民要表达的意思。 于是,杨素便就当仁不让地先行迈开了步子。在尉迟恭的陪同下,李世民伴着杨素进了司徒府。起初,杨素非要先在府中的大堂之内,为李世民接风洗尘,破有诚意地让李世民欣赏一番府中才貌双全的歌伎们摄魂夺魄的舞蹈。犹豫了片刻后的李世民,在深思熟虑了一番后,还是觉得先为杨素医治耳疾再说,至于莺歌燕舞,可以稍微往后放一放。杨素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自然是应承了李世民的请求。 在大堂门外的廊檐下,杨素躺在一个藤椅之上,李世民先是对他望闻问切了一番。待李世民掀开杨素的两只耳朵,明察秋燕的一双眼睛,发现了杨素的两只耳朵的耳洞深处,竟然有两只看起来颇为肥rou而又质地坚硬的耵聍(俗称“铁耳屎”)。问诊到这里,李世民便就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杨素之所以多年耳背越来越重的症结所在了。两只耳朵中,分别存在的这一对耵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地生长,越长也就越变得厚实,杨素自然是越来越耳背了。 虽然李世民找到了杨素耳背的症结所在——耵聍。但是,这个在民间俗称“铁耳屎”的家伙,却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它不同于一般可以借助像掏耳勺之类的工具就可以轻而易举从耳洞里掏出来的耳屎。由于耵聍不仅厚实,而且,紧紧地粘在耳洞里,像是生了根似的,借助挖耳勺之类的鞠躬,根本无济于事。若是在掏的过程中,动作过大,还可能导致耳洞出血。 此时的李世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记起了他看过不少耳鼻喉疾病的医学典籍来。在一些颇为实用的书籍中,他依稀回想起了,从耳洞里取出耵聍最常用的办法,便是用碳酸氢钠溶液灌进到耳洞之内,大致停个三五分钟后,轻则可以把耳洞倒朝下,使劲拍几下耳朵,耵聍就乖乖地从耳洞里滑落出来;若是稍微重一些的话,就需要借助像掏耳勺或者镊子之类的工具,把已经松动的耵聍给掏(夹)出来。可眼前的问题是,他要从那儿去弄碳酸氢钠。 待李世民渐渐地安静下来后,终于是想到了一个制取碳酸氢钠的好办法。那就是从食用碱(食用)中获取。因为食用碱(食用)里面含少许的碱,而碱就是碳酸钠,若是把食用碱(食用)放在热水中,这溶解的水不就含有碳酸氢钠了么。而且,由于并不是太纯净,对于皮肤不具有腐蚀作用,也不会伤及耳朵的耳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