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亲情淡薄利为重 (第1/2页)
弘治三年三月末,一纸邸报飞进国子监,只见邸报头版写着:“监生气晕先生,无礼根源何在?” “岂有此理,这名人报越发大胆了,竟敢批判我等,诸位仁兄,依我看,此事定是那锦衣卫于小川所为,在下以前听闻此人是名人报的东家,本不屑理会,如今看来,确然如此,此报若是传到朝野之中,我等还有何颜面,不但声名不保,恐怕以后更难在京师立足。” “兄台怕什么,依我看,此人将此事公布出去,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贩卖更多的报纸罢了,兄台不必理会,如今科举即将举行,莫要被这些琐事白白耗费了我等时间。” “兄台说得有理,我听说今年出题的是吏部尚书徐大人,而徐公子如今就在咱们国子监,若是我们肯花费一些心思,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这些监生听完,恍然大悟,皆是各怀心事,各自散了。 于小川原本以为这些监生必然会大闹一番,如此就更能成全自己报馆的声誉,哪知两天过去了,这些监生不但不关注此事,反而在上课期间安静无比,于小川更加疑惑了,虽说科举考试还有半月时间,但这些监生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仿佛获得功名若探囊取物一般。像他们这般上课期间冥思苦想,也太过反常了一些。 这一日,于小川终于看出了一些端倪,一些势力雄厚的官家子弟,过得逍遥自在,偶尔专注学习着某一本书的一些文章,当别人经过之时,总会遮遮掩掩,而更有一些监生,更是春风得意,似乎已经胜券在握。而一些落魄的监生,则似乎从中嗅出了什么,苦苦思索而眉头紧锁。 于小川终于抓住了一些关键的地方,但隐隐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确定,于小川摇摇头道:“自古以来,科举徇私舞弊者多如牛毛,可这些监生,竟然这般大胆,让我这外人也看出了什么,实在太过大胆了一些。难道就不怕朝廷严查吗?” 其实这是于小川对古之科举不太了解,形成的误解,在国子监的这些监生,皆是经过了院考,具有功名之人,他们要考的不过是乡试罢了,而明朝的乡试其实是省一级别的考试,若是在进一步,便是殿试了。明朝虽然对科举考试监视甚严,那也仅仅是在科考的三天,派考官,监官数名,巡查,亲军数十人,至于像考生身份这类盘查,则交由地方要员去做,除此之外,科考的内容都是保密的,一般会由皇上命一题,内阁或是其他官员也提出一些建议,但实际出题之时,指定一个官员,以八股文的形式出卷。 于小川得知了一些线索,整理一下思绪道:“从这些监生的表现来看,国子监应该会有内鬼才对,可是这内鬼会是谁呢?”于小川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但碍于苦无证据,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于小川一路沉思,不知不觉走到礼学府后面一处偏僻之所,突然一道低微的声音传来,“季大人,你就帮帮我吧,小生如今二十有二,只想混个功名,爹爹已经拿出所有积蓄了,季大人。” 于小川心中一惊,慌忙屏气凝神。只听得后面传出一道声音:“贤侄,非是我这做长辈的不帮你,而是我也有自己的原则,还有,这里是国子监,有事到我府上去说不是更好吗?” “大人,小生已经去过三次了,只是你那门卫收了我的银子却不为我通报,小生在此已等了大人数个时辰了,大人,求求你了!” “贤侄,按理来说,你父亲与我有故,的确应该帮衬一下你,可是你应该知道我也有自己的苦衷,我这把年龄就混到这个位置,并非是我一人之力,而是……咳,贤侄,不是我无情,实在是无能为力呀。” “季大人,季叔,你也知道,小侄才疏学浅,而家父又期盼我获得功名,你就稍微透露一点吧。” 季林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只得说道:“贤侄,当今天子重贤才远小人,我等不愿做那小人,贤侄你明白了吗?” “说到底,季大人还是不愿帮我,也罢,季大人,小生祝愿你升官发财,告辞!” 季林面色一冷,看着远去的儒生道:“孺子不可教也,老夫已经破例点拨了你,你竟然不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而旁边突然传出一人道:“大人,此人愚不可及,会不会做出一些不利于我们的举动来?” 季林似乎在沉思,而旁边的人又提醒道:“大人,恩师可是将一切事情都交给了我们来做,若是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