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红顶商人 (第2/2页)
是向西洋列国借债?” “回圣母皇太后!正是!”胡雪岩终于越来越进入状况,声音中的抖颤之音,也终于一点都听不到了。 “向何国借债?” “回圣母皇太后!臣现在正与英吉利之汇丰洋行商谈借款一事,且已有了眉目。” “英吉利?”这次慈禧的声音,显然是真意外,而不是假意外,“哦?他们知道你借债所为何用吗?” “回圣母皇太后,知道!”胡雪岩显然也知道慈禧为何要这样问,所以他这次回答完后,又接着解释道:“启禀圣母皇太后,英吉利国的体制,与我大清有所不同,商家只需正常纳税,官府就无权过问商家的事,且商家一心逐利,绝少过问官府的事,官与商,互不干涉,故臣这次与英吉利洋行商谈借款一事,颇为顺利,臣心里有把握,定不会误我大事,请圣母皇太后宽心。” “原来如此?这英吉利国?有点意思。”慈禧的声音,虽说对胡雪岩这番解释表示了理解,但却显然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过来。不过慈禧这会并没有继续纠结于此,而是接着往下发问道:“那这洋债的利息,谈妥了吗?” “回圣母皇太后,”胡雪岩老实回答道:“目前尚未谈妥,因臣觉得英吉利洋行目前所要之利息,太高,故臣一直都尚未答应,是故臣现在又与美,德,法等国洋行磋商借款一事,请圣母皇太后宽心,臣以全副身家资产之担保,现已获得各国洋行认可,故借款一事,已无大碍,唯利息高低而已。臣一定会竭尽全力,为我大清争取最低息之债款。” “胡雪岩,你能为大清,不惜以自己全副身家资产做担保,实乃我大清忠心之臣,本宫甚慰!”慈禧听到这里,终于表扬了胡雪岩一句。而且还是当着这多重臣的面,公开表扬。
这让胡雪岩顿感浑身热血沸腾,当即就激动得脸通红,赶紧磕头谢恩道:“谢圣母皇太后夸奖!此乃臣份内之责,臣,愧不敢当!” “胡光墉!”这次是慈安太后问话了。不过胡雪岩反应也很快,刚直起来的腰,又犯病了:“臣在。”慈安声音继续道:“英吉利人目前所要之息,几何?” 这位东太后慈安,显然是属于那什么很适合娶回来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好老婆,所以她所关心的问题,很实在。 但是胡雪岩这次的回答,就有点那什么不实在了。 “回母后皇太后,”胡雪岩这会的脸上,绝对是一丁点颜色都没变,话语里也绝对没有一丁点打梗:“英吉利洋行现在向臣提出的年息,约计,10厘。” 10厘,也就是百分之十。这时候正常的市场行情,是百分之四到五。的确是高了点。不过也称不上什么高利贷,毕竟只比正常年息多出来一倍左右而已。 但是这百分之十的利息,落到慈安这位那什么更适合精打细算过日子女人的耳里,就很有点高了!绝对是属于高利贷无疑。 “十厘?!”慈安的声音,当即就愤慨起来:“这英吉利人的心,也忒黑了点!” 自咸丰帝走后,说句实在话,大清的日子,尤其是宫廷的日子,过得一直都并不怎么宽裕,甚至可以说是紧巴巴。两位皇太后也都可以够得上“勤俭持家”这四个字的考语,否则也不会出现同治中兴。而两位皇太后垂帘听政以来,虽无明确分工,但慈安当然更偏重于财务上管理,业务上则以慈禧为主。这也是两位皇太后性格上使然。 所以慈安这会一听说是百分之十的高利贷,她心里当即就无不愤慨起来。 不过刘清此时心里也有点小愤慨,但却与慈安愤慨的原因,大不相同。 何止是英吉利人心黑!哼!刘清心里冷哼一声道,咱看咱大清这位胡大老板的心,也够黑滴! 胡雪岩刚才的表现,太刷拉了。这表现虽然也许可以混弄住殿内这些官老爷以及傻大姐,但却当然糊弄不了刘清这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要知道“商”,这可是刘清的老本行。 这时候慈禧的声音又从垂帘后传来:“胡光墉,商人在英吉利国中的地位,如何?” 这个。。。这回jianian诈狡猾如胡雪岩大佬终于也打起了个梗,而后才不大确定地斟酌着用词回答道:“回圣母皇太后,商人在英吉利国中的地位?比较高,大约,大约就相当于我大清的士绅。” 士农工商,胡雪岩把商人在英国的地位,比喻为士绅,也就是国家的主体人群,算是比较恰当吧。不过他之所以这样比喻,除了对英国国情有一定了解外,当然还有一份小小的私心在里面。 因为他就是商人,但商人在大清的社会地位,却排在最末位。 “这么高?”慈禧的声音,显然很有点意外和不信。但却又随后语气一变,变得很严肃认真地求证了一句道:“胡光墉,你可敢确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