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_第一百零五章 艰难的外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艰难的外交 (第2/2页)



    郭嵩焘此人,说句客观话,还真是位很了不起人物,属于那什么思想很开明,且很有远见卓识,是大清当今极少数极少数不以****上国思想自居的先驱型人士,心里愿意去,但却在这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还是不得不屈服。

    于是他几次告病推脱,连官都不做了,要辞官归老。但都未获准,弄到最后,慈禧老人家决定召见郭嵩焘,以作安抚。这样老郭才横下一条心愿意去了。

    可现在就算老郭愿意去,人家英国佬又不怎么乐意了。

    说是老郭去做驻英使臣,可以。但是代表大清去向英国女王道歉?身份低了点。

    “哎!”养心殿东暖阁,慈禧愁眉苦脸地长叹一口气:“奕忻,那依你之见,他们是要我们派个啥人去,才会满意呢?”

    “据奴才所知,”奕忻跪在地上望着慈禧脸色察言观色道:“起码得派个王爷?”

    大清的王爷,只有郡王与亲王,这是大清除皇上太后外身份最尊贵人了。

    而且现在还没有汉人,只有满人与蒙古人。

    因为汉人中那几位王爷,譬如说平西王吴三桂,到后来差不多全都又反了大清,被大清给灭了。

    当然,这几位汉族王爷都不是********,就算不反,王位也传不下来。

    王爷?怎么可能?!慈禧听罢顿时心都凉了。

    因为现在大清的这些王爷,先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去,真正能担此重任的恐怕也只有眼前这位恭亲王奕忻一人。

    但派恭亲王奕忻去?显然不大现实!因为太损国体,再说也没这个必要。

    要知道以奕忻在大清的身份地位以及所任官职,他去别国,就算放到现代也不可能是以什么向人家道歉名义去,而是只能去友好访问。

    可其他王爷?除刘清老子醇亲王奕譞以及惇王奕誴外,其他王就算争着去?慈禧也断断不敢派他们中任何一位王爷去!

    因为这些王,都是那什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王。如果让他们中某王去?慈禧相信,就算英国佬本来不想跟大清开战,也非得被这些王害得跟大清开战不可!更何况慈禧还真没这个自信可以说服得了这些王。

    “哎!”慈禧又叹了口比先前更大的气,“看来人家是故意刁难我大清存心跟我大清过不去呀!”

    但就在慈禧在这里唉声叹气的时候,坐在边上的刘清,却蓦地眼睛一亮,心中大喜。

    好机会!得赶紧想办法把这消息通知阿玛!慈禧姨妈,别愁,发愁有损美容。这事好办,好商量,就让我阿玛去不就得了。刘清在心里幸灾乐祸地道。

    现在刘清跟老爹通消息,可比原来方便快捷得多。

    因为他现在上学了,有位好班主任老师。

    “六王爷,您这新宅不错呀!”翁同和一面欣赏着奕譞的新宅,一面跟奕譞打趣了一句。

    由于奕譞家出了位皇上,所以他原来那座位于宣内太平湖畔的醇王府,就不能住了。

    因为这是皇帝的出生发祥地,又被称为“潜龙邸”,须升为宫殿,或者空闲出来,改为庙宇。总之不能再作居住之用。

    于是奕譞只好搬了新家,所以翁同和进门时才会有此一说。

    “书平,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呵呵。。。”

    翁同和,字书平。奕譞虽然贵为亲王,但却对翁同和这位帝师当然热情得很。

    那是亲自出迎,满脸堆笑地把儿子这位班主任老师给请进了屋,而后赶紧命人好烟好茶地伺候着。

    仿佛他们间的关系,又好又熟,是常来常往的什么亲朋挚友一样。

    但事实上这两位的关系,并不熟,甚至几乎没啥往来。

    原来是因为没有那个必要往来,现在则是因为要避嫌,所以也不能常来常往。

    不过偶尔来往一下,当然还是可以滴。

    翁同和这次来访,并没在奕譞家坐多久,仅仅只是小坐了大约十来分钟,就很自觉走人了。因为他只是来帮刘清带一句话而已。

    对此奕譞当然也没怎么挽留,但却当然也知道给这位帝师包个大大的红包,把人家恭送了出去。

    翁同和原本不想接这个大红包。不过这位班主任老师想了想后,还是慨然接下了这个大红包。

    因为他知道,这不是红包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而刘清现在读书的表现,让这位班主任老师,当然对他皇上学生的前景,很看好!是故他也愿意借此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

    收红包这种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英吉利国?湉儿这是要我借此机会去英吉利国好好看看走走!嗯,这的确是个送上门好机会!不过我可不能主动去要,而是得耐心等人家上门来求,才最为妥当。

    奕譞望着翁同龢远去的背影,眼中隐隐闪过几丝笑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