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_第一百一十章 老帅出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老帅出关 (第2/2页)

说是这样说,但却怎么可能会真照此办理呢?

    这显然和刘备借荆州是一个道理。当然,这点慈禧心里也很清楚。

    可人家遵不遵守承诺还不还伊犁是一回事,自己这边人去不去跟人家交涉要求人家遵守承诺则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这向老毛子和平讨回伊犁的事,当然还是要着落在奕忻这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最高长官的身上。

    可通过和平谈判跟老毛子讨回伊犁?老天!这事何止是烫手的山芋,简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且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鲁肃鲁子敬当年没能讨回荆州就是最好的证明。

    奕忻又不傻,像这种很明显吃力不讨好且又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他现在当然是抱着那什么能躲则躲最好是上边把这事暂时给忘了都好的美好愿望。

    所以奕忻此番觐见,才不遗余力地讲故事。

    但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奕忻这动人的故事,只迷住了慈安一位,另外这位更重要的慈禧老人家,却完全不为所动。

    这让奕忻心里有点小小的失落。

    当然,奕忻心里也知道这事躲是躲不过去滴,但却当然是想着等左宗棠把新疆全部收复后,再来谈这事,再去跟老毛子交涉,才更为合适,也才稍微有点那个啥把握。

    可慈禧现在怎么可能会忘了这事呢?

    不要说慈禧,就连刘清现在都没有忘这事。

    “翁师傅,”毓庆宫,这天早上快放学的时候,刘清突然向翁同合提问道:“你说沙俄现在会不会遵守约定把伊犁还给我大清?”

    “不可能!”翁同合当即很肯定地摇摇头:“皇上,俄人最无信义可言,不像英法,还略微讲点信用。”

    现在大清跟英法美俄等老外已经相处了很有段时间,尤其是老毛子,更是大清的老相识老对头。所以现在大清高层官员们对这几个西欧列强的认识看法,已经开始渐趋一致。

    俄人最不讲信用,这点早已被大清官民所公认。

    因为俄人对大清疆土的侵吞,最为严重!总是找这借口那借口对大清西北边疆得寸进尺,步步侵吞。

    而丢城失地,无疑是大清军民最不能容忍的事!比那什么增开通商口岸以及赔款,更为大清军民所痛恨!

    是故在所有的老外中,老毛子当然是最不得大清官民之心的老外。

    翁同合在这里把老毛子定义为最无信用,也就是情理中事。

    刘清见翁老师回答得这肯定,只好继续追问道:“那我大清现在该怎么办呢?”

    翁同和这次先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才心情无不沉重地回答道:“皇上,现在我大清只有先光复新疆其它地区,等把新疆全都光复后,再去跟俄人交涉理论归还伊犁一事,尽力争取,不过,哎!”

    翁同合说到这,禁不住很悲观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想我大清欲收回伊犁,恐怕非得花费一番大气力不可!”

    大气力?听翁老师这口气,显然是要动武了?不过这左宗棠最后跟老毛子究竟打没打起来呢?

    刘清苦苦回忆了老半天,但却依然一点印象都没有。脑子里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这段历史,仅仅只有个结果,哪里有什么过程?

    于是他只好先撇开这问题,转而开始关心起刘锦棠的病情。

    “翁师傅,”刘清无不关心地问道:“听说刘锦棠在前线病倒了,你说会不会很严重呢?”

    这个?翁同和显然没有料到自己这位好学生脑子转得这快,思想如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刚才还在问伊犁的事,现在却突然关心起前线将领的病情来。

    这让这位班主任老师顿时愣了愣,然后才思考着回答道:“毅斋乃湖南人,南人不服北土,再加上北方冬季的风雪,过于严酷,是故毅斋才会在这时候突然一病不起,不过只要过了这个冬天,慢慢适应过来,以毅斋的身体,应无大碍?故臣以为,应该不会太严重?”

    翁同合回答完后,又无不欣慰地奉上一句马屁道:“皇上身在九重宫阙,却能心念我大清前线将士的病情,我皇圣明,实乃我大清之福也!哈哈。。。”

    翁同合说罢禁不住望着刘清抚须而笑,脸上满是欣慰自豪的神色。

    毕竟这位小皇上是他的得意弟子不是?

    这个,嘿嘿。。。刘清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面色微红。心里则无不受用,也无不心安。

    要知道翁同和可不比沈安之流的小人物,他的马屁,而且还是真心实意的马屁,不是那什么虚情假意的马屁,当然会让刘清感觉格外的好。

    而翁老师言之有理所分析的刘锦棠病情,当然也会让刘清感到心安。

    然而刘锦棠现在究竟病情如何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