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_第一百三十三章 文死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文死谏 (第2/2页)

发信后,立马下令把成禄直接锁拿回京问罪。

    以成禄所犯之罪行,那绝对是死罪无疑。

    所以他被锁拿进京核实罪名时,虽然很配合刑讯,是主动认罪,大抒悔意,认罪态度极其良好!但咱国律法精神向来是那什么“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所以这位成禄同志立马被判了个斩立决。

    判决书下来后,成禄同志在牢里,痛定思痛!知道自己错了,决定改变策略以自救。

    这一改变不得了!

    成禄家里人经过一番上下打点,左右疏通,这回终于策略正确,符合了咱国的律法精神,效果极其良好!

    军机先替他讲话,同治哥亦加以庇护,最后居然由斩立决改判为斩监候。

    斩监侯,也就是死缓。而死缓死缓,前文已经介绍过,也就是不用死的假死刑。

    吴可读得知此事后,大怒!

    要知道这位吴可读大人,可是甘肃兰州人。

    成禄当年杀民冒功所杀的那些民,大部分都是他的老乡,从家乡发来的一封封血泪控诉书,早已塞满了这位吴可读大人的书桌。

    所以吴可读当即拍案而起,愤然上折进谏,非要逼着人家同治哥再改判成禄真死刑不可,且不判不依!

    这位成禄大人官多大呢?武将一品。也就是最顶级武官,而且还是满族武官。

    吴可读以一介汉族清流小御史身份,敢于向这样一位顶级满族高官公开发起这样的挑战,非逼皇上判人家死刑,等于是和人家结成了死仇,的确是已经置生死于度外。

    因为成禄在这时候虽说已经倒台,但却家大业大,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将领,满族亲贵,在朝廷里的势力,盘根错节,深厚无比。

    否则他也不可能那什么在修正策略后,硬是把斩立决,改为了斩监侯。

    端的是神通广大,力足以回天。

    但却回不了吴可读的天!

    吴可读在给同治哥折子中言道,成禄有十大罪,皆当斩!如果皇上觉得杀了此人不好向成禄家里人交代?就请皇上先斩成禄以谢甘肃的人民,然后再斩他吴可读的头,来向成禄家里人交代。

    “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这就是吴可读谏折中的原文。

    耿耿风骨,惊艳天下!

    但却是鸡蛋碰石头。

    结果是这位吴可读大人立马被连降三级,还差点断送了自己的小命。

    但是请注意,吴可读这时候还没有成名,仅仅只是一无名小吏,而已。

    所以他当时的进谏,皇帝可以不纳。

    就像对起点老板来说,番茄同学提的意见?是要听哈!但是那什么黄瓜同学提的意见?又凭啥听呢?

    不仅不听,而且同治哥还对吴可读采取了连降三级的严厉处分。

    但坏就坏在这连降三级。

    要知道大清降一个有品级官员的职,也和现代一样,是要那什么下官方批文滴。

    由于吴可读不是正常的调级降级,而是连降三级!所以当然会引起官场中人注意勾起人家的好奇心。

    于是人家就会去打听,这位吴大人究竟是为啥被连降三级呀?结果是因为犯言直谏。

    这下好了,清流笔杆吴可读,因犯言直谏上折严参当朝满族高官贵戚而被连降三级的消息,立马就在官场上传开了。

    而后由官至民,推而广之。于是这位吴可读大人当时虽然连降了三级,但却也因此而名满天下,成为当代文死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现在人家又开始文死谏了。

    不再是当年那什么黄瓜型默默无闻的签约作者,而是番茄土豆这样名满天下的大神作者。

    而且还是真正的以死进谏,一点花巧都没玩,人都已经躺进棺材里去了。

    慈禧现在面对这份尸谏遗折,当然很头疼。

    头疼到连人家的折子,都有点不大敢看。

    因为慈禧不知道看完人家遗折后该怎么回应人家折子中的谏言呀!

    纳谏固然绝无可能!但不纳谏?显然也不是很妥?

    真真是让人左右两难。

    可回避显然也解决不了问题,于事无补。

    所以慈禧这会头疼来头疼去,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去看人家的这道遗折。

    因为你不看不行呀!

    是纳是驳?也只有看了人家的折子,才能做出相应的应对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