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_第一百三十八章 请太后三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请太后三思 (第1/2页)

    奕譞现如今在大清的地位,跟出国前比起来,可不能同日而语,早已大大提升,今非昔比!

    这位王爷现在一手绝对掌控着战斗力已大大提升之大清的中央正规军,旗营。一手间接并部分掌控着大清最新式最先进武装,北洋海师。

    等于是大清京畿地区的海陆军总司令。

    这个时空的奕譞,与原来那个时空的奕譞,当然大不一样。

    李鸿章虽然还是直接掌控着北洋海军的大部分权力,但是奕譞当然也会直接掌控一部分,对李鸿章形成压制。

    毕竟奕譞是李鸿章直属上级不是?只要他有心插手,且不是很过份,李鸿章当然还是会让出一部分北洋海军的实际权力来。

    所以现在的奕譞,在政坛上已然可以与恭亲王奕忻,分庭抗礼。在军事力量上则也隐隐能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分庭抗礼。

    不过奕譞的崛起,也很好地平衡了恭亲王奕忻,直隶总督李鸿章,这两位在朝廷上的权柄过重问题,很大程度消除了朝廷的隐患。

    这对大清中央政府以及对慈禧都显然是有利的。

    然而也有不利的一面。

    因为奕譞这股新势力的强势崛起,让慈禧以后在对待刘清问题上,不得不慎而重之,再不敢轻易生出那什么把刘清这位小傀儡光绪帝干掉或废除之的歪念头。

    可刘清这位光绪帝正在一天天长大,四五年时间恍如白驹过隙,一闪而逝。

    而再过个四五年时间?刘清亲政一事也就要提上议事日程了。

    这当然会让慈禧心里开始隐隐感觉到压力。

    小皇上逐渐长大成人的压力。

    所以奕譞势力的崛起,发展到现如今这程度,慈禧觉得已经很可以了!再也不能继续加强。

    除非有个什么东东可以确保奕譞将来绝不会跟慈禧反目,即便将来他那位好儿子突然死翘翘了?依然会义无反顾地继续效忠她慈禧,才行。

    这原本是绝无可能的事。

    不过慈禧今天又觉得有点可能了。

    因为如果刘清这位光绪帝亲政前就生了个儿子,然后突然死去,所立新君则是奕譞的亲孙子。

    这不和他儿子在世时一样吗?奕譞这位亲爷爷当然还是会全心全意辅佐他这位年龄尚幼依然不能亲政还是得由慈禧垂帘听政的亲孙子。

    这用心很隐蔽,绝对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以防万一的防守型策略。

    也算是一步用心很深很深绝不会轻易被人察觉出来的暗棋。

    但是要埋下这步暗棋,显然就要趁机纳这位吴可读大忠臣的尸谏,先把刘清尚未生出来的第一个儿子,提前立为储君,才行。

    否则到时候刘清如果已经有了两三个儿子?咋办?那无疑又是一场危险的皇权争夺战。

    而如果能把刘清将来生的第一个儿子,过继给同治帝,也就是过继成了慈禧的亲嫡孙。

    这对慈禧来说无疑更为有利。

    要知道这时候还是很讲究名份的!

    亲子之嗣子,与继子之嗣子,这里面还是有点小区别的。

    可立储君?这可是国家头等大事!慈禧现在当然不敢也无权独断。

    所以她一定要先征得奕譞这位皇父的同意,才能在道理上彻底站住脚,也才可以让人家将来到时候完全无话可说。

    慈禧的想法是,凭奕譞的水平,应该看不到也想不到这里面对他宝贝儿子的潜在危险。

    反正将来不管立哪个孙儿为帝?不都还是你亲孙子吗?有啥区别呢?现在既然有人用尸谏这种极端方式提出预先把你未出世之大孙儿,立为储君,让朝廷很难办,你何不顺水推舟劝朝廷纳谏算了?

    这想法不能说木得道理,但是奕譞的表态,却还是没有让慈禧称心如意。

    “先立储君?”奕譞眉头一皱,略做沉吟,而后很快就抬起头来慨然表态道:“回太后,先立储君?与我大清帝位传承祖制不合!兹事体大,还请太后三思。”

    居然就这么把这事给直接顶了回去!

    不过奕譞现在这么做,还真不是因为他品出了什么这里面暗藏的对刘清的潜在危机。

    而是因为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