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番外一:部里来了年轻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一:部里来了年轻人 (第2/2页)

公文包的韩皓未受阻拦,很快找到了负责批准生产摩托车许可证的汽车工业司办公室。说是汽车工业司,实际上还肩负着管理摩托车的职责。

    “笃笃——”

    韩皓敲了敲门,得到许可后走了进去。

    “领导,你们好,我想来申请办理摩托车生产许可证!”

    发现里面摆着四张办公桌坐着不同年纪的干部,韩皓不知道从报纸上看到的张处长是谁,干脆直接自报家门。

    “你是哪个单位的?”

    其中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人站起来叫住了韩皓。

    “您就是张处长?”

    韩皓见状,先确认对方身份。

    “是我,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是哪个单位的?”

    张处长有些纳闷,这个愣头愣脑的青年到底是如何找到这里来的。

    “我是浙海省海州市韩耀厂的负责人,我们已经自主开发出摩托车发动机,现在准备进入整车生产领域。您能给我们颁发摩托车生产许可证吗?”

    既然见到了正主,韩皓便单刀直入开口问道。

    “你知道国家产业政策吗?”

    看着韩皓傻愣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现,张处长没有回答,而是径直反问道。

    “在报纸上看过。”

    韩皓不明其然回答对方的提问。

    “看过不就行了嘛,你还来这里干什么?”

    “浙海省海州市韩耀厂”的名字,张处长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何况审批摩托车生产资质,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往上报送,申请企业还要有实物摩托车样车提交考核通过后才有机会获得许可。当前各地政府都把摩托车列入地方支持工业,建厂申请堆满了自己的案头,这个没有听说过的企业一定来路不明。

    许多资金雄厚的国有企业都轮不到批准,现在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竟然一拍脑袋瓜就想直接找自己拿到生产许可,这可真是一大笑话。

    毫无疑问,韩皓的满腔热情在机械部吃到了闭门羹,自己的小厂无论资质还是实力上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他还没来得及争辩,就被张处长叫人请出了办公室,申请开办摩托车厂的事情也黄了。

    在回程火车上,韩皓失神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心中却老放不下进入摩托整车厂的念头。

    按理说首都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基本上也就凉透了。就像不少患了重病患者,在地方医院看了不死心,去了一趟首都后终于死心了。

    但韩皓总觉得自己眼光没有错,按照现在一辆摩托车卖到6000元的高价计算,他估算自己只需要不到2500元就能把摩托车造出来,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实在不容错过。

    韩皓第一次感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威力,犹如一道高高的门槛立着,把无数像自己这般的创业者挡在门外。

    “据新华社消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区部门,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各项举措……”

    此时火车上的广播传来播音员播报的当天重点新闻,其中第一条就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这犹如一点火光冲入韩皓的头脑中,让他原本停滞的大脑马上熊熊燃烧起来。

    “改革开放不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嘛,我们厂上整车项目,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骑上物美价廉的摩托车。

    生产摩托车提供了就业,增加了税收,满足了人们需要,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啥别人能干,我们就不能干,这本来就不公平。

    市场需要什么,人民群众缺少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顿悟之间,韩皓找到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他打算回去后继续想办法,挤入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当中,不放弃自己的造车理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