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坑爹,坑儿子! (第2/2页)
军都不知道换了主帅,赵国又怎会知道? 赵括到了长平前线,当即召集将领,他要改变廉颇的固守战法,要主动出击了。 赵王对他的希望,也是如此。 赵括血气方刚,他激起士气,主动向秦军进攻。 秦军败了,打了一会就逃了! 都说秦军赤身裸体,腰系人头,都是胡说八道嘛!秦军没这么可怕,见我赵括,不就立即逃了吗?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不是老爸说的名言吗?现在,我赵括比秦国更勇,自然就是我胜了! 打,追,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干掉秦军,最好砍下王龁的首级! 于是,秦军一路逃,赵括一路追。 看着这场戏,白起做梦都在笑:廉颇那种固守,秦军才是最头痛的,耗在那里,绝对是秦国吃亏,因为要源源不断地运粮,耗不起啊,现在这赵括主动出来了,而且还带着所有军队,那就好办了。 白起故意让秦军后撤,一边撤一边还跟赵括打几下,演戏演得太像,“落荒而逃”的同时,白起派了二万五千兵马,作为奇兵向赵括的屁股后面绕过去,准备狠狠爆他的菊花。 此外,还有一支五千人的兵马,在远处待命,等到赵军的先头部队冲过时,这支猛人组成的军队,对着赵军的腰部就是猛冲! 赵括的军队,被秦军生生撕裂成两部分,三支秦军,将两部分赵军包围了。 顺便,把赵括的粮道也给堵上了。 这是最要命的。 因为这支赵军,足足有四十万人! 赵国几乎倾全国之兵,交给了一个从未带兵打过仗的热血愤青,结果在井陉这个峡谷地带,被秦国团团包围,封死了通往赵国与秦国的所有道路。 井字形的峡谷,大家数数,差不多就是八个通道,全部堵死!中间的方形,就是赵括的军队,还被割裂成两部分! 秦国士兵不多,要围住四十万赵军,也着实困难,秦王马上召集长平附近的河内,十五岁以上的全部从军,赶赴长平支援! 战国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场大战,在长平打响。 赵军其实可以打,但听说粮道被封,这四十万人,假如每人一天吃五两粮食,那么一天就要吃掉二十万斤粮食!没有粮食送来,他们自带的粮食,怎么够吃!
这四十万人顿时就蔫了,赵括马上建起壁垒,希望固守等待援军到来。 秦国早就研究过长平这个地方,因此,此时赵军被困住后,他们便四处堵截,将粮道和别国的援军统统堵在峡谷之外。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不救。 九月了,赵军被围困第四十六天,粮食早已吃完,连野草和树根都被扒拉干净,赵军开始杀马充饥。 晚上,生病或者伤残的士兵,几乎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他一觉醒来,看到周围都是闪着绿光的眼睛,然后被士兵们当场砍死,切碎了煮汤、吃rou。 赵括也饿得两眼昏花,对于军中互相残杀、吃rou的传闻,虽然他处死了几个人,但还是止不住士兵继续互相吞啖。 赵括被逼入绝境,起初他还带着士兵去突围,可是秦军也建起高高的土石城墙,饥饿的士兵又怎是秦军的对手? 冲不出去啊! 与其饿死,不如一搏,赵括带着最后的精锐,冲向了秦军。 一支利箭,贯穿了赵括的咽喉。 赵括一生,只打了一仗,胜率,0%。 他老爸的胜率,100%。 我就纳闷了,同为父子,差距咋那么大捏? 主帅挂了,赵兵都是很现实的人——投降,给口饭吃吧,先填饱肚子再说,死了也值了! 四十万人投降秦军,白起一点也不高兴,这四十万人,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如果全放了,无疑对于赵国损害不大,如果全部接收了,那非得把秦国吃穷不可,还难保他们不反。 白起很早就开始给秦王发私信,问他战后如何处置。 秦王的话含义很深:将军你看着办吧,将在外,一切听凭你的主张! 白起与属下商讨了一个晚上,最后的决定是:因为秦国占了上党,但上党的民众都逃到了赵国,不愿意秦国统治,赵兵都对秦国有敌意,怕这四十万俘虏一旦谋反,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不全部杀光,会大乱。 也许,秦王对于这件事,也很头疼,他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将难题给了白起。 白起没有办法,秦王不愿意在此事上负责,骂名只有他来背。 摆在白起面前有几个选择:全部放了,但秦王或许会怪罪他,还会牵连范睢,他可能会家破人亡;全部抓了,这么多人,怎么管理,把所有秦兵都用来管俘虏,就没人打仗了,再说,也没这么多粮食给他们吃,万一管理上的疏漏,他们逃脱了,或者反了,反倒不妙;最后一个选择:全部杀了,最简单,最有效,只是他会背上万世骂名。 格老子的,老子一生杀人无数,也不在乎再添几个人了! 白起最后决定,一个不留! 饱餐一顿,然后上路! 一个个砍,砍到猴年马月去?挖坑,全部坑杀! 这些赵兵,很多都是父子兄弟同上战场,白起挖了个巨大的坑,坑了爹,又坑了儿子。 四十万人,全部活埋! 只留下了二百四十人,这些人,都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算是白起有点良心,给赵国留了一些种。 赵国的男人,几乎全部被杀光。 这个令世人惊恐的消息,就发生在农历九月,赵国,没有了男人,成为了女儿国。 那被放回的二百四十个小男孩,等他们长大了,就成为赵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将承担起赵国未来生育的伟大职责。 长平之战,两大超级强国的战争落幕了,赵国从强国一下子变成了最弱国,从此便逐渐走向衰亡。 白起的外号不再是西方不败了,他有了一个新外号:杀人魔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