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斯塔特修士动力盔甲 (第2/4页)
I型雷霆式动力装甲,不过虽然有了“雷霆”这个正式的名字,在多数场合下它还是被简单地称为“动力装甲”。雷霆式动力装甲系由在战乱时代统治地球的高科技蛮族身着的动力战斗装甲发展而来,并在帝皇开始大远征之前发动的收复并统一地球的战争中投入使用。对星际战士而言,这款盔甲没有什么特别的归属感,毕竟高科技蛮族穿过它,在星际战士出现之前的雷霆战士们也穿着它。此外,由于此款盔甲被设计用于在地球环境下的战斗,故其并不具备气密功能,即无法在真空下使用,而且只有盔甲的上半身才装配了动力系统。这是因为在地球统一战争时期,远程武器由于技术的原因难以大批生产,士兵在战斗中往往更需要依靠自己的上半身力量所致。 该型装甲因帝皇在统一战争中使用的雷霆闪电标志(双头鹰徽要到大远征时代才开始使用)得名,而现在人们往往根据这个标志将其称为“雷霆”式盔甲。这种早期动力装甲的生产完全是土法上马,完全没有标准生产一说,各套装甲之间区别迥异,而它们的设计则往往出于个人的喜好。该型装甲的主要部分是包裹着上半身的身甲与臂甲,置于装甲板之下的缆线将能量从动力背包中传输到手臂部分,极大地增强了使用者的力气。由于统一战争中最常见的战斗是近战,战士的手臂与上半身的力量就变得极为重要。至于盔甲的腿部则完全没有驱动系统,只是简单地用硬质材料包裹了起来——有时候干脆就是钢板。另外,虽然较为罕见,但是还是有一些装备最为精良的士兵得到了胫甲和装甲靴。这款动力装甲在行动时产生的噪声比后来的型号大得多,多半是受了没有驱动装置的下半身的拖累,想放轻脚步根本不可能。 MKII远征型动力装甲: 阿斯塔特修士动力盔甲 MKII型动力装甲在战乱时代结束后被开发出来,并在帝皇发动的旨在一统人类版图的大远征时期投入使用。在带领着星际战士大军征服了太阳系内主要的星球之后,火星机械神教的工厂便被指示为帝皇新生的星际战士们生产一种更先进更新式的动力装甲。由此而产生的该型动力便被人称作“远征”型动力装甲,因为它是为了实现帝皇的大远征而被开发出来的。MKII型动力装甲是第一种全密封型的盔甲,这使得征服星空,在真空中作战成为可能。该型动力装甲除气密之外,还具有一整套维生系统,这使得它的使用者可以在宇宙空间中或是外星恶劣的环境气候下作战。 该型动力盔甲由许多细小的陶钢装甲环相互堆叠而成,这使得它在维护的时候比其它的动力装甲都要麻烦。由这些小装甲环组成的较大的装甲管片相互连接,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这些装甲管片还覆盖了该型盔甲的大部分管线。背包的形制与MKI型相似,不过多出了一套包括空气滤清装置、人体废物循环装置以及急救装置在内的维生系统,盔甲的动力源也位于背包之内。盔甲的头盔无法转动,不过穿戴者可以在头盔内转动他的头部。头盔同时还包含了电子传感装置与一台微型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将持续地扫描周围的环境并通过神经反馈装置将其转化为视听觉信号送往穿着者的大脑皮层。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阿斯塔特修士原本就已经非常敏锐的感官。此外头盔还会自动屏蔽强闪光与强噪声,这些被统称为“自动感应”的系统已经成为后续动力装甲型号的标准配置。在某些只保留着一到两套这种已经变得极为珍贵的文物的站团里,MKII型动力装甲只会在正式的场合与仪式中被使用。而在别的战团中,它往往被奖励给战团的冠军并随着他一同踏入战场。 虽然比起MKI来MKII型动力装甲的噪音已经小了不少,不过对于想要消无声息地行动的战士而言它还是太过吵闹。尽管如此,穿着MKII型动力装甲参战往往会令星际战士们回想起大远征时期那无上的荣耀,使得他们的士气大增。 MKIII钢铁力量型动力装甲: 阿斯塔特修士动力盔甲 随着大远征的脚步踏进银河系的中心区域,远征军发现自己同样进入了许多太空矮人的领地。这些亚人类极度反感向征服者屈膝——哪怕他是帝皇也同样如此。军团的敌人太空矮人既热爱自由又顽强无比,在地下城市的环境下战斗也让军团苦不堪言。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之后,MKIII型动力装甲应运而生。它被设计成专门适用于在此种战场或类似的环境——比如接舷战——中使用,在狭小而且缺少掩护的密闭空间里,MKIII型动力装甲可以提供最好的保护。在正面强攻时,MKIII的表现也十分令人满意。由于此种装甲的优良性能,它得到“铁衣”的美誉——用高哥特语来说则是“ArmorumFerrum”。 MKIII型动力装甲的诞生并不是为了取代MKII,而是为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太空矮人的领地、矿道、地道、战舰狭窄的走廊灯)中为星际战士提供额外的防护。它的正面装甲比MKII型更厚,而背部则相应地削弱了防护。MKIII型动力装甲的头盔极其厚重,并且被设计成可以将射来的子弹向两侧弹开的形状,这个特性为它赢得了“铁衣”的美誉。这种头盔设计影响了接下来包括MKIV、MKVI在内的头盔设计,尤其是被称为鸦喙的MKVI,它几乎把楔形装甲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和它的前任一样,MKIII在运动的时候仍然铿锵作响,这使得它同样无法用于隐秘的战斗。不过,无论现在穿戴者MKIII型动力装甲的星际战士出现在何地,他代表的光荣历史总是可以激起周围同伴们心中高昂的士气。 MKIV极限型动力盔甲: 阿斯塔特修士动力盔甲 在大远征高歌猛进的时候,帝国的科技与国力也到达了巅峰,星际战士们身穿的MKII型动力盔甲在这时候也由于长期的征战而消耗殆尽,一部分军团选择就地建设MKII型动力盔甲的生产线与维护设施以保持战斗力,但机械神教却并不满足于此。一型最为先进的动力盔甲——MKIV——由此在帝国最为辉煌的时刻面世,而它也因此得到了“极限式”这个光荣的名称。 MKIV型动力盔甲的外观与往常型号相比有了极大的变化,它抛弃了多片环状甲片的拼装结构,代之以大块刚性装甲板与柔性关节的组合,这使得该型盔甲运动的自由性略有下降,但生产与维护性能则大幅提升,考虑到该型盔甲的自重也比MKII有了大幅度的降低,MKIV型动力盔甲运动的灵活性实际上是强于MKII的,而且这样的改进并没有牺牲盔甲的防护性能。机械神教对黑暗时期科技的回收与研究功不可没。 新的防护设计使得胸口和手臂处的缆线可以安全地设置在盔甲的表侧,新材料的使用则使缆线的重量与体积大为降低。背包的集成度更高,更轻,效率更佳,而废气排放装置也经过了改进,与现今广泛使用的MKVI与MKVII型十分接近。 MKIV型动力盔甲的头盔是全新的设计,它的许多特征源自于MKIII——楔形的正面装甲,以及可随头部转动的头盔——但毫无疑问地比MKIII更加完善。种种改进表明,在大远征期间,帝国的机械神教在可动关节的密封、神经连接系统以及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MKIV型动力盔甲被认为是最终的以及最完善的动力盔甲(即已经不需要进行任何改进),可以在任何环境下都为穿戴者提供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