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上流与下流社会 (第2/2页)
分到几人的手上说:“用用这个很方便,尤其是吃水果的时候。上流社会也需要我这样的农民不是,大家以后用牙签别忘了我呀,当然我的主要业务是种菜的,还望大家帮帮忙。”其他人无奈地接过牙签,对杨帆没有什么成见了,觉得此人很会交际,不经意之间便拉近距离。 几个女人掩口直笑,真真没有见过这么脸皮厚的农民,不过手艺很不错嘛,筷子做成牙签也就几分钟的事情,做成的牙签还很圆滑实用的。 张文岚呵呵直笑,觉得杨帆还是有能力的,在如此多的达人面前,能够拉好关系,取消了大家之间的隔阂。 见杨帆取得圈内人士的好感,王益晶却不做了,眼珠子一转,对王立丽恶毒地说:“王立丽当初你拒绝我,今天选择一个不入流的农民,我都替你不值,你要是选择了我,穿什么有什么,开宝马也不在话下,跟着杨帆永远是农民,进不了上流社会,别人都歧视你,你还追求个屁呢。” 拿女人说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杨帆说道:“你歧视是你自己的问题,但不要打着‘上流社会’的旗号,他们并不认为比别人高贵,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面对着王益晶说道:“知道华人的六大上流社会贵族吗?” 王益晶愕然说:“不知道。” 杨帆说道:“你是个有钱人,但你不会是上流社会的人。你不姓沈,周,李,张,顾,陈。你不是六大世家的人。你永远不懂什么是上流社会!所以你代表不了上流社会。”对张文岚说道:“你应该是华人贵族张姓的一支吧。” 张文岚惊骇地看了看杨帆,许久不得以点点头承认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议论纷纷,竟然真有贵族存在,并且就在他们附近。 杨帆指着王益晶问道:“你开什么车?” 王益晶骄傲地答道:“BMW.” 杨帆笑了笑说道:“BMW或BENZ是暴发户开的,他们一般开奥迪和雪弗兰。”张文岚点点头说是。
杨帆又问道:“你喝什么饮料?” 王益晶没有了自信说:“我喝的是咖啡。” 杨帆说:“上流社会是根本不会喝咖啡的。他们只喝茶!”张文岚又点点头说是。 杨帆又问道:“你养狗吗?” 王益晶回答说:“不养,狗只有穷人会养。” 杨帆说道:“恰恰你又错了,上流社会没有不养狗的,他们养的不是哈巴狗,养的是猎狗,他们喜欢打猎。” 最后杨帆总结地说:“我做农民入了流,但是不知道你上流社会入了流没有,我知道作物成熟的季节,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吗,整天无事生非。” 气的王益晶扭头就走,被狠狠地羞辱了一番,再也没有脸面呆下去了。柳月儿心里极其不舒服,情郎每次的夜不归宿,她受够了,但是贪婪王益晶的千万家世,喜欢过优裕的生活,也就饮泣吞声了。今天王益晶说出被王立丽拒绝的话,心里更加是凄苦无奈,可是已经选择了,无路可退,把她做花架子和花瓶摆设都已经由不得她。 王立丽这才发现对杨帆还有不知一面,不知道杨帆何时懂得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于是问道:“杨帆,你怎么知道哪些东西的。” “我也不知道,我脑袋一发热就说出来了。”杨帆心里也不好受,别人还以为是他故意气走王益晶的,没有男子大汉的胸襟与气度,其实杨帆也莫名其妙的反驳了,估计是反感人要分成三六九等吧,前一次杨生就让他生过一会起了,这次也是。 沉思了会,杨帆这才对众人说道:“真正的高贵的人,既从容,又宽容,就像张文岚一样,尽管气走了他的生意伙伴,你们看他还是面色不改,真真的有涵养。” 众人掌声又响起来了,这才明白他们和上流社会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对杨帆的博识佩服的五体投地。 张文岚拉过杨帆走到偏僻的地方,低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是上流社会的亲戚的?” 杨帆指了指张文岚手上的表说:“是你的表告诉我的。PATEKPHILIPPE每块表都有编号,卖出的任何一款表都会详细记录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卖给了谁,客户资料会寄回瑞士。听说了这种表只能卖给特别有身份的人,所以一猜即中。” 张文岚这才恍然大悟说:“看来你这小子也应该在上流社会里混过,不然也不能知道如此之多吧?” 杨帆极力地摇摇头说:“你不是知道我姓杨吗,怎么可能是六大上流社会贵族的人呢,我知道这些也是有个朋友告诉我的,当然是谁就不告诉你了,呵呵。” 张文岚盯着杨帆看,半响才哈哈笑着说:“大家心里明白就是了。嗯,这瓶葡萄酒不会是极品葡萄酿制而成的吧,需要尝一尝。” 走进大厅拿出几个杯子,众人开始不信,但是看着张文岚神秘的样子,也就将信将疑地围了上来。 ------------------------------------------------------------------------ 我想说的话:近几天骂骂咧咧的人增多了,有的是为我好,这样的批评我诚恳地接受,并且乐意地学习之。但是有些人夹枪带棒的,骂的我“无地自容”,不能熟视无睹了,于是,想说几句,我写的东西你看不上眼,没有问题,是我的错,但是我的码字过程并非是为了某一个人的,我想求变求险,我想写出与众不同来,什么我都可以去尝试,即使失败了我也获得收获,就是这样的心态支撑我写下去,我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今后继续将如此!! 关于这本书的问题,近几章爱情我必须写,还非得写不可,农民就没有他们应该有的爱情生活?我或许不相信,因而写了,你可看可不看,便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