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7.二龙记(3)大名府,小乙 (第1/2页)
话说二龙山又成了一个大贼窝,且比以前更具进攻性。 一队队强贼频繁出巢,打地方大户恶霸、收“保护费”还增加了掳人的行当。只要有不交“保护费”的大户被打破后,凡是识字的或有手艺的族人、下人、佣工都会被掳走。 不光如此,人们还发现如此行径的山头在越来越多。同样也曾消停一阵的清风山、桃花山又有强贼出没了,也曾猖狂的白虎山前一拨刚走另一拨就去占了窝。这些还是较大规模的山头,其它各地的小山头也在一个个的增加且是在往青州以外延伸。 要说有很多山头也曾有强贼出没,人们怎知这是从二龙山延伸过来的?却是因为现在的山贼做事模式都差不多,不杀小民和商贩,只找大户、土霸甚至是其它土贼的麻烦。而另一个特点是他们还会给小民分点东西,甚至是帮小民报报仇什么的,且他们杀戮也不重,战罢一般只掳人不杀人。 青州地面一时风声鹤唳,官绅惊慌失措,可青州城刚被梁山贼打破,知府等首脑被杀,最大的官军队伍也烟消云散,各县自保都不及,只能看着强贼席展开来。 如此两个月后,青州地面才慢慢消停下来,不再有听说那个庄子被群贼狼攻而灭。这倒不是说所有大户都被灭了,也还有大部分的大户安然无恙。只是他们现在是欲哭无泪。这些给钱宁事的人没想到这些贼弄了些什么“保护费协议”“赞助费收据”等等要他们签字画押的书面东西,隐隐约约的把他们给绑架了。他们都不敢去申请官军来剿,就怕官军把他们当作勾结山贼的罪人一起给剿了。因为他们知道,也许官军来剿他们比去剿山头更有积极性。 所以当青州新的官员来上任时,了解到的情况是“梁山泊贼军来破了城、祸害了一下地方后就回去了,青州现在或许还有山头,但那只是常见的小蟊贼了,大人不必担忧。” 而二龙山后来也确实是没多少动静了,不见呼啸聚众,也不见群贼出巢。真应了有贼也只不过一些小蟊贼的话。 可不知二龙山已完成了第一个立足、自保的战略任务。迅速积聚粮食物资,迅速积聚兵员人力资源;削绝地方恶霸刺头,要挟住大量富户,开辟长期地下饭票以避免今后过度暴光。这些目标在短期内都完成了,通过那个任务板迅速的完成了。 根据统计,共二十多个山头加起来已有近两万的壮丁,粮食物资更是无数,一两年内无忧,且和富户的保护费协议若全履行也能确保了大部供应。 鲁成这是借青州的暂时混乱和梁山泊势大余威完成了这个战略。鲁成实际走的也还是“隐”的路线,不等人们想明白是梁山泊贼军还是独立的二龙山贼军在青州地面乱搞,二龙山已收手了。 不过以二龙山为首的各地头领也没有只蹲在山头喝酒打屁,他们却是在被要求读书写字听讲孙子兵法。这却也是他们能得一颗将星的必备条件,条件不高,自己名字要会写,作战指令能看得懂,就这么简单。实际上也并不简单,难为他们了。 教员就是掳来的识字人,他们没被拉去当喽罗或做苦工,却是被要求教人识字。真是奇观,山贼也要读书?可奇观还有很多,山贼还要从事生产。那些掳来的人中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被送进了制作营,制器制陶、打铁酿酒等等什么都有,反正是各山头因地制宜,有人有条件就上。据说出产除了自用还将外卖,但这是为此才把大户家的匠人都捉来,还是有了这些匠人才成立的制作营,人们却不知道了,也许只有鲁成知道。但其实原因很简单,鲁成是要让他们也懂得生产建设和增强自己的自供能力。 除了这些以外就是在练兵。老兵通升一级变为正副队长,以他们为头按原来二龙山练兵法cao练掳来或裹来的新兵。新兵中机灵的、强壮的则被送到二龙山进行更系统的学习,为新一轮扩军作骨干储备。 这也是二龙山与众不同的地方,二龙山的兵不是由带兵头领训练,而是由那些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在组织训练,而且训练的强度也很大。相应的,不被淘汰最后成为兵的人待遇也很好,还不会被打骂,除非是违了军纪。也许这是二龙山能放出头领去其它山头自由活动的原因,因此那些头领也都自觉的不去干涉那些队长的练兵。 二龙山确实是打破了常规,别人喜欢聚在一起,可二龙山偏偏就派出头领各去占山头,做一地山大王。因此,当二龙山积聚起两万人马时,外人根本就不知道青州又有了一伙可攻城掠地的大势力。 可这个势力还在计划扩展。二龙山联席总指挥部已确定了下一步战略,待新兵练好就向四周继续发展山头,向东扩展整个山东半岛,大有一通江湖之势。 鲁成已明确了现在的官府绝对没有要扼杀苗头的心态,都是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工夫去剿贼不如想点法子捞钱来得更实惠。因此发展小山头来渐渐积聚力量成了目前不大范围内的可行之策。 就如青州,等贼闹结束,那些官儿并没把注意力放在追踪贼源之上,却是盯着那些家破人被掳的大户那儿,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