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级天眼通 (第2/3页)
名字,老雷坚决不肯,说:“这是我分内的事,何必署上我的名字呢?”无论在位还是退休为民,老雷所有文章,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从不假手于人,也只署一个人名字。不过,他帮别人出思路、提建议,甚至逐字逐句修改文章,也从不挂名。堂堂正正做人,把平凡的点滴小事做到了极致,雷云的人生座右铭充分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高洁心境和完美人格。就是这样,好人雷云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清清白白做官:作为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经受住各种考验;要做清醒的官,不做昏庸的官;要胸怀坦荡,常怀爱心,甘为人梯——这便是雷云的政治品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10月的一天,雷云回到阔别50年的母校参加同学会。不知是苍天有心还是无意,心灵深处的一道伤疤突然被撕开,他见到了最不想见到的人——那位反右时曾整过他的“反党材料”,导致他被打成“右派”的同学。两人同居一室,夜不能寐……1952月,雷云被慈溪县有关部门保送到华东师大学习。因上初三时就读艾思奇的入迷,他毅然从原定的历史专业改学政教专业。1954年毕业后,雷云被分配到苏州工农速成中学任政治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在新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并于1955月入党。之后,他的第一本理论专著也出版了。1958月,25岁的雷云被调到浙江省委宣传部工作。同年夏天“反右”补课开始,他因1957月曾在报上发表一篇商榷文章起祸,加上同校工作的那位师大同学补充的“反党材料”,他被补划为“右派”,开除党籍,降5级工资,下放到绍兴农村劳动改造。在农村的三年,他学会了几乎所有的农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1959年底,因“改造表现好”被第一批摘“帽”,后来又被农民推选为生产队副队长。1962年12月,他调到台州地委党校资料室担任资料员。在做好资料工作的同时,他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师备课遇上什么问题,都喜欢找他帮助解答,他成了党校的“马克思主义活词典”。“文革”中,他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差点被造反派整死。原来喜欢写文章而不能写了,喜欢画领袖像也不能画了,他只好改学木匠。从制作小凳开始,后来做书架、床头柜、写字台、大衣橱等等,他打的家具在临海城很有名气……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1979月,雷云得到彻底平反,接着调回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工作,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一位台州客人到杭州来见雷云,老雷热情相待,还留他在家吃饭。邻居们以为,这人可能是雷云当年的难友。然而,只有妻子知道,此人当年在台州是造反派,曾激烈地批斗过甚至动手打过雷云。对于这种深深的伤害和污辱,智者雷云看得很淡,认为当时那种情况,不是一个人能左右得了的,也不能全怪他。还有,如果共产党人能团结这样的同志,使其觉悟,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呢?2002年同学会上的那一夜,说来也巧,这位在1958年反右补课时曾整过他的“反党材料”,导致他被打成“右派”的同学,与雷云竟然同居一室。夜深了,这位同学终于面对雷云,不安地说出埋在心底几十年的歉疚……然而,万没想到,雷云宽厚仁义,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劝慰说:“不能离开当时历史条件看问题,过去的都过去了,不必再介意了。”还给这位同学一张名片,在背面写上家庭住址,欢迎他有机会到杭州家中来玩。雷云经常提醒自己,应特别注意对历史问题要历史地看,对自己的政治遭遇要向前看。因此,对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同学、同事,他能以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心胸,从不耿耿于怀,从不计较陈年老账。闻此,机关干部说,为官者如果都有雷云这样开阔的胸襟,这样一种“雅量”,那么,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雷云能顾全大局,把个人恩怨看得很淡,那么,作为主管浙江理论界的领导干部,雷云更是满怀爱心,甘为人梯,为培养理论人才竭尽全力。1990年初,他获悉嵊州有位没有正式工作而酷爱理论的青年,写了一部30万字、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稿投给出版社。在一些干部、党员中理论已不吃香的年代,居然有这样执著的年轻人,老雷很是高兴,但了解到这个自学成才的青年生活窘迫,于是又找组织、又托朋友,力荐本无资格的他到理论岗位上工作。这一荐之功,使这个年轻人后来成长为领导干部和专家,此人便是现任中央纪委杭州培训中心教育长兼培训处长陈武明。说起雷云,陈武明就很激动:“雷部长是我的引路人,没有他,我绝不可能从事理论工作,也不会有今天!”对社会上的一位普通青年尚且如此,雷云对周围的专家学者,更是器重关心。1993癌做胃全切除手术,当时吉凶未卜,省委领导问他有什么需要交代,他竟毫无个人要求,只是提出希望解决对陆立军等几位学者的任用问题。“这差点成了他的临终遗言啊,在面临死神威胁时还想着我们!”谈及此,省特级专家、省委党校教授陆立军感慨不已。作为浙江理论界的领军人物,雷云服务大局的意识很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他立即认真学习,很快写出一文,送给省委参考。原省委书记李泽民对此记忆犹新:“这对于省委当时完整准确地理解小平的谈话,深入领会谈话的精神实质,及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对省委当时组织全省党员干部学习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清理左的影响,推动浙江改革开放,应该说是起了积极作雷云为官清白,待人真诚、谦虚,无论是对在位的或不在位的,也无论是亲与疏、大与小,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基层同志来看望他,他总要送到大院门口或电梯口,因此,下面来的同志不把他当领导看待,而是当朋友看待。基层干部群众来信,他也每信必复。有一次,东阳市一位同志来信,向他求教一些宣传思想方面的问题,他当时正在写一篇重要文章,但仍当即复信耐心解答。有的时候,围绕理论工作和理论问题,会有各种各样不同见解,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基层来的同志,他总是让他们先发表意见,从不居高临下。所以,与他交往过的学界人士和干部群众说,与雷云交往,什么话都可以讲,感到很放松。踏踏实实做事: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一方面要坚持真理,面对思想交锋不回避,身患绝症仍奋笔写作;另一方面,敢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探索创新——这便是雷云的理论品格杭州宝石山下。一幢三层老屋。每日清晨4点多,二楼一个房间准时亮起灯光,雷云消瘦的身影闪现在窗台,或读书学习,或伏案写作,或因疲乏站起身来仰望星空……进过这书房的学者都说,雷云踏踏实实做事,到现在仍保持着基本流程:或读书看报,“充电”一段时间;或系统关注国内外的理论热点和动态,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研究,如果发现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