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谋全局归藏残卷 依计划付诸行动 (第3/3页)
承认了残卷的作用,却否定我家祖辈传下来的升仙传说,也就是认为我是在白忙一场吗?”
正南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继而又补充道:“《归藏》虽是天书,在你手中的毕竟只是残卷,虽然我也不知道你是如何从中参详出整个计划来的,可显然这期间发生的事并不都在你的预料之内,正是所谓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加上你所卜算的可是两三千年前的传说,这事到底能有多大的成功几率,我想你自己也早就心里有数了吧……” 见杨峰面露迟疑之色,正南继续说道:“我讲这些也不全是毫无根据的,不如让我分析一下整件事,也好让你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不过在那之前,你能不能把我身上的绳子松开,这鬼东西勒得我快喘不过起来了……” 杨峰对于正南提出的要求不置可否,可也没有任何阻止他继续讲下去的意思。正南无趣地打了个哈哈,视线在八根石柱上扫了一圈,想到几个人的性命都系于自己的口舌之上,难免有些紧张起来。 他说:两年前那次中美考古队的经历,正如你所言是一次计划并不周详的尝试,到最后功亏一篑也在情理之中。随后,你偶然在潘家园我的古董店里发现这本天书残卷,自认为有了它的指引,就可以规避一切未知的风险,于是便着手准备起了下一次的行动。 根据时间上来推算,你所做的准备工作可以细分成几个步骤。首先自然是在国外网站上,发表了那篇针对百花谷的文章,用故弄玄虚的言辞,来对中美考古队的遇难经历进行一番粉饰,从而为日后吸引到吸引到,像我一样好奇心强烈的人的关注埋下伏笔;然后着手在百花谷口修建了那座木屋,以及画有八幅壁画中的六幅的山洞——我相信建造它们的应该是同一批施工队伍,有鉴于这样的工程量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因此在完工后杀死他们并且悄无声息地毁尸灭迹的难度较大,由此你大概是为此多付了不少封口钱,借此让对方守口如瓶,至少能够保障在行动前,不会被不相关的旁人打破这里固有的平静…… 正南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峰点点头道:“木屋和山洞的作用异常关键,没有它们的存在,你等也不会心甘情愿地一步步走近花谷了,不过仅仅出钱封口太过冒险,当初我可是千里迢迢地跑到外省找了一批农民工,并且打着当地政府修建旅游度假村的名义才算糊弄住了他们——毕竟人人皆有好奇之心,我之后的计划正是要利用了这点,却也要同时防备这点,好在一切顺利异常,这件事上并没有出现丁点纰漏!” 正南继续说: 应该说不仅没有纰漏,还能称得上完美,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你借着看守木屋的理由招来孙建。这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把孙建塑造成主人的形象,你自己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既身在其中又置身事外,相时而动而又进退自如——现在想想,我们八个倒霉蛋并非是你随意选择,那封邮件应该也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在全世界范围内散布,而只是针对我们几个人的生活圈子而发:咱们两个是故交,这样好的差事能够率先想到小弟,我还是有几分受宠若惊的;Richard是鲁宾逊的儿子,凭借“百花谷”三个字就完全可以让他不顾一切的远涉重洋;至于施万杰夫妇嘛,我想他们和你同样生活在泉州,或许在你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促使他们不幸地搭上了这班前路凶险的末班车…… 能够刚好将四路人马八个人汇聚在百花谷中,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人,这就是《归藏》的作用吧?我对那本书知道的不多,但能够想见,它是类似于《周易》的占卜类天书,虽是残卷,算准了我们几个人如约而至也不奇怪…… 施万杰死在鲁宾逊残神的洞xue当中,一开始我怀疑的是林炀和鲁宾逊,可仔细想来,抛开作案动机不谈,所有人其实都有充足作案时间,毕竟大家在洞xue中昏昏入睡,谁要是起了杀心,完全可以不动声色的下手;至于孙建死得比较蹊跷,再加上这其间发生了不少不可预料的事情,导致我一直没有仔细考虑,直到刚才才如梦方醒,想到当时在云楼外,你是被留在浓雾的边缘作为接应的,你需要做的仅是拉动孙建的那根绳子,将其牵引回到原地,然后趁其不备完全可以一刀致命了;下一个轮到Richard遭殃了,你们同时从云楼大厅掉到了地下一层当中,时间虽然短暂,你却还是不失时机地将其杀死,并且将他的尸体顺着石阶扔到了下面一层当中,大概是想借此让大家都下到下面,无法回头吧。其实在这时你算错了一步,那就是在我们赶到的时候Richard还没有咽气,他临死前在我耳边耳语了几个字,因为他咽喉被割开的缘故,那几个字说的有些含混,其中一个英文单词mole直译是“鼹鼠”的意思,我还当他是见鬼后的胡言乱语,现在想来他原来是想告诉我,杀死他的mole并非是“鼹鼠”,而是这个词的另外一种译法——内鬼…… 正南话音未落,杨峰竟然兀自鼓起掌来:“聪明,老弟你真是非常聪明,这番分析简直就像是身临其境过一般,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了,好在你是现在才把这些事串联起来,如果再早一点发现的话,恐怕我的计划就不会这么顺利的进行下来了。总的来说,你刚才描述的那些经过基本属实,除了一点,那就是Richard其实并不是我杀的——至于是谁下的杀手,你不妨再来猜上一猜!” 正南一愣,越过杨峰望向祭台的对面,目光停留在了周晓茹的身上:“是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