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邪之北海流宫_第35章 多层维度高低判 八越王神女儿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多层维度高低判 八越王神女儿身 (第2/3页)

循着我们现存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发展规律,这才具有某种先知性,或者说是对未知事物的可预测性……”

    杨峰的话十分拗口,正南费了些力气才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免大失所望起来。他之前还当杨峰能够提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理论,可见对方无非就是老瓶装上新酒,用现代的语言和词汇,对古人早就做出的结论加以诠释罢了,非但毫无新意可言,甚至比照起自己先前的说法来更加玄奥,哪有半点像是对《易经》本质的解读?

    话虽如此,正南暂时还不想打断杨峰的陈述,只是一边若有似无地听他继续说到:

    “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种假设:《易经》的作者掌握某种寻常人并不懂的技术,运用在我们所在的世界里时,足以令这种可预测性成为可能。可问题是,在一个复杂到了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改变未来进程的世界里,在‘蝴蝶效应’或者‘平行宇宙’等理论物理学定律的作用下,若想凭空达成这种可预测性,显然是件极度困的事情,但《易经》显然能够做到这点。基于黑格尔‘存在即为合理’的观点,总归有一种恰当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吧!”

    正南没有想出半条逃生的计划,却先被杨峰的话搅和得窃笑起来,等他说到这里时再也忍不下去了,用略带嘲讽的口吻道:“你是不是想告诉我说,古代有人通过穿越时空的方法,将发生在未来的事记录下来后,再用密码写成了《易经》?”

    “嘿,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你这种说法顶多也就能解释诺查丹玛斯之流的现象,对于《易经》来说则是完全不能成立的。试问,如果你生活在夏商周的时代,却拥有穿越时空抵达任何一个时间和空间节点的能力,你难道还会回到起点去著书立说,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后人知道你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退一步说,即便真是如此,与诺查丹玛斯预言后世发生的大事相比,《易经》的作用则是几乎可以对过往、现今以及未来的任何存在进行有效的卜算,这恐怕也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具有穿越时空能力的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吧!”

    这个回合的争论显然是杨峰占据了上风,可正南却并不服气,只说依照他的说法,一切又都回复到了不可预知的范畴之内,无法得出一个至少说得过去的结论了。

    杨峰伸出食指在空中摆动了几下后说:“不对,我有一种看法或者说是理论,并且不仅仅是‘说得过去’的程度……”

    见正南现出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杨峰继续说:正如我前面所讲,这个世界虽然复杂,却并非是完全没有规律可言。举个例子,一道初中课本中的代数题目,可以被看做是存在于二维空间里的平面图画,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利用已知的条件,再辅之以既已存在的定律或者公式,解出答案。如果把已知的条件当成预测的基础,把定律或者公式看做预测方法的话,那么解题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岂不就是‘卜筮’了嘛!

    当然,对于二维空间中的直线或者角度来说,人类的这一解题过程显然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直线或者角度,都是可以进行思考的生命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谬论而已,却可以被我们推而广之的引申到先前讨论的那个问题当中——你知道,人类是生活在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所组成的四维时空当中,时间轴的不断延伸构成了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制造了无数不确定的因素,若想对未来加以预测显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然而,对于另外一个高于我们存在的维度里的生命形式来说,这或许只是一道简单的初中代数题目而已,解答起来可以说是毫无难度可言!

    正南认为杨峰的说法的确新奇,因为运用了不少他并不精通的物理学理论,让他一时间还找不出否定的破绽,不过他转念一想,不免又觉得可笑起来,开口道:“对于你这样一个迷信于成神成仙之道的人,竟然会尝试运用科学来解释玄学领域的难题,这未免有些太过牵强了吧?”

    “我不迷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东西,即便是你口中所谓的‘科学’,在我看来仍旧只是在我们所在的维度,存在的一种适用于局部的理论而已——”杨峰一脸平静,不容辩驳般地继续说,“另外,‘升仙成神’这四个字或许在你看来有几分可笑,不如我更换另外一种说法好了——我现在做的,就是要突破四维时空,进入到高于我们的存在的另外一个维度世界里去……”

    正南觉得杨峰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不仅因为他杀了那么多人后还毫无悔意,更是把自己的升仙成神的美梦,用理论物理学加以装裱和诠释,对此正南虽然一时间还找不出反驳他的说法,可任凭是谁听到这套所谓的“维度可预测理论”,恐怕都会觉得那是既不靠谱又十分可笑的疯狂言论了。

    杨峰说的认真,丝毫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这样的情形反倒让正南犯起难来,若在平时,他肯定早就脱口而出几句反讽的话,可眼下受制于人,不得不有所顾忌,几经斟酌之下,竟然感到理屈辞穷,无言以对了。

    正南的表现似乎全在杨峰的意料之内,对于他的一脸错愕丝毫不以为怪,笑着说道:

    “我不指望你能够理解我的理论,正如我先前所说,无论是科学还是反科学,盲目的相信才是最大的迷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对于自己无法解释的东西,便将其全都归于异端邪说的行列,并且还著书立说地加以贬斥,殊不知真理和谬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恰恰是这条线作为鉴别真伪的标尺,比世间任何评判标准,都要来的精准而又不容辩驳。就如几百年前,发生在伽利略和罗马教皇各自代表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争斗,不但没有令真理湮灭,反而最终催生出现代宇宙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