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邪之北海流宫_第04章 河洛映照图一张 明修栈道暗过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章 河洛映照图一张 明修栈道暗过桥 (第1/3页)

    正南相信父亲正衡一开始就知道张天师已经认出他来了,并且更有可能的是,对方之所以会在这个没有行人的小巷里摆摊,分明就是在守株待兔地等待着父亲。如此说来,他究竟抱有什么目的,就是很值得玩味的问题,不过父亲似乎并不以为怪,反而主动与其攀谈,这样完全不设防的举动在正南看来很是不妥,不过转念一想,一个在众多英雄面前位次排定在第一位的人,应该不是蝇营狗苟之徒,更何况父亲正衡就只是默默无闻的小辈了。

    不过正衡滔滔不绝地大谈特谈了一通“河图之数”的理论,这在正南看来却并不很高明——虽然河洛属于上古之说,真正的精髓早已失传,可千百年来,对其加以研究和推演的著作数不胜数,只要略有研究的人,都可以依葫芦画瓢地搬出这套说辞来,面对眼前这个人送“天师”称号的人,恐怕只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打动他吧。

    没想到父亲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河图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正衡一边讲,一边留心到张天师不住地捻着下巴上的胡子,偶尔还略微点点头以示赞许,心知自己说的不错,不过仅凭此肯定无法完全打动对方,倒不如来个兵行险招,欲擒故纵:

    “《路史·黄帝纪》中记载: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由此可知《河图》是《归藏》的前身和蓝本,不过正如《连山》《归藏》两本易经早已失传的命运一样,如今的《河洛》也仅是后人凭空杜撰出来的理论,至于是与古圣先贤们的初衷不谋,还是根本就相差万里牛唇不对马嘴,那就不得而知了。正因如此,我建议先生还是更换另外一块幡,今天若不是碰到我这么个平日里爱看写乱七八糟的闲书的人,恐怕甚至都没有旁人能从幡上判别出您的行当了……”

    “哈哈——”张天师不怒反笑道,“你的意思是,无论《河洛》还是《连归》都不过是场骗局而已?”

    正衡一愣,进而有些不好意思的承认道:“风水之说由来久矣,因此不能说是全无道理,可所谓的《连归》《周易》更多的将风水之说限定在模棱两可的条条框框上,难免给人以欺世盗名的感觉,再加上传承了千年之久,真正能够吃透读懂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是望文生义自认高明,然后将其当成小到养家糊口,大到封侯拜相的工具,这样的事古往今来实在不胜枚举,所以……”

    正南心想父亲之所以这样说,肯定是另有目的——他老人家从小就跟随夏侯古学习易理,可以说是这是他一身本事的理论依据,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地全盘否定?虽然父亲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实际上是在百般试探。一个人只有在与别人争论是非曲直的时候,才最有可能显露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眼前这个张天师身份成疑行为古怪,但既然他敢挂出这么一道幡出来,至少是自认为精通此道的人,可经父亲这么一说,十有八九都要动怒,继而出言驳斥的了。

    出乎正南意料的是,张天师对于父亲的质疑并未大动肝火,只是板起脸来,眼皮下垂,若有所思的“哼”了一声,然后从案下抽出了个东西递到了正衡的面前。

    正衡不明所以地接过东西,发现是张折成几叠的厚纸片,展开来足有一尺见方,顺次画着四张小图,分别是河图、洛书、伏羲八方八卦以及文王九宫八卦,每幅图画边上注有若干古语,大抵都是正衡刚才说过那些理论的摘要,正上面居中写有“河图洛书映照图”几个大字,算是刚劲有力,不过仍旧遮掩不住整张图纸张的粗糙和笔画的简朴,更别提本就不是什么古旧的东西,谈不上有什么价值。

    正衡将图重新折好揣在怀中,然后非常恭敬地抱拳,以示对张天师的感谢。

    张天师道:“原本本座想着与你聊得投缘,临别的时候可以赠你两句,可显然你并不信服此道,也就无需赘言。不过本座既然有言在先,也不能言而无信,身上别无长物,唯有奉上这张《河图洛书映照图》,只是区区薄礼实在不足挂齿,望请客官不要见怪……”

    张天师既是如此说了,正衡赶紧连道几声“不敢”,随后说了句“叨扰”与其告别,径自离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