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借道琉璃返裕陵 兄弟相争定分宗 (第3/3页)
—”于岭大大咧咧地答应了一声,“等他来了你不就见到了嘛——来,再给俺来根……”
正衡哈哈一笑,将整盒烟都塞在于岭的口袋里,拉起他坐在墓门边的石块上,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起来。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衡原本想从于岭身上套出话来,可他知道的实在有限,只说他老家在吉林长春,这次于三刀带他们入关来时说是要倒个大斗,兄弟俩谁表现更好的话,就可以继承于家的家业。父子三人早上从马家峪出发,一路向南绕着清东陵转个了圈,并未从正门进入陵区,反而是从最西边的的西大河涉水而过,直奔定陵而去。凭着于三刀的本事,三个人很快打开了地宫的入口,势如破竹一般依次通过三道石门,来到主墓室中。不过于三刀就此放手,并告诉兄弟两个说,从那时开始,只要他们每个人能找到一件贵重的古董,并最先将其带出陵墓的,就是于家的继承人了…… 老实说于岭对此并不十分热心,他自小就对倒斗的手艺不感兴趣,又没胆量违抗一向严苛的父亲,只能凡事都听他的安排,如今已是三十有六的年纪,终于等到父亲下定决心要确定继承人了,满以为弟弟于峰会顺利胜出,自己以后总算可以轻松自在的生活,这可谓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了…… 兄弟俩各自选中一口石椁,怀着这样的想法,开棺摸金的时候,于岭总是故意放慢脚步。等到于峰一早拿了棺内尸体口中的夜明珠后,他这才随手捡了块随葬的玉珏,慢吞吞地跟随于峰,递呈给于三刀查看。 没想到的是,于三刀见了兄弟俩找到的东西后勃然大怒,训斥他们白白学了那么多年摸金倒斗的本事,竟然拣出两件最不值钱的东西,实在是丢了于家祖宗的脸面。不过既然已经如此也就算了,仍旧按照先前的约定,看谁能先出得地宫,就算是最后的赢家了…… 正南听到这里不禁在暗自一笑,心想那于峰也不过如此,满以为最为贵重的东西就是尸体口中的定颜珠,其实是犯下了最为严重的错误。要知道,作定颜之用的一般都选取夜明珠,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就要属慈禧太后口中那颗,珠分开是两块透明无光,合拢就是一个圆球,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着实是个难得一见的宝贝。只不过据说二八年的时候这颗宝珠被孙殿英盗掘出了东陵,送给宋美龄,被她当做饰物装在鞋子上,自此才有了“美龄饰鞋”的典故。 不过世间能有几颗如此成色的宝物?其它的与其相比则是逊色不少。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夜明珠不过是凭借珠体内含有的稀有金属的成分,才会具有夜间发光的能力,被当做定颜之用后,时间一长,稀有元素被尸体吸收后,珠子就会逐渐褪去光彩,与毫无用处的石头无异——想来那于峰正是摸到了这样的“宝贝”,这才会被于三刀训斥一顿的…… 虽然正南全靠听说,并未见到实物,可他立刻就判断出于岭找到的应该是玉珏,而不是同音的玉玦,因此虽然比起于峰的“夜明珠”来珍贵不少,可也远不能达到于三刀的要求。珏与玦同音,两者都是形如环而有缺口的玉器,但是两者的区别也一目了然。珏,从字形上看,左边的王旁,也是玉,意思是两块玉在一起,所以珏一般都是成对的,多见于出土古墓女主的双耳侧。而玦则不然,玦只指环形有缺口的玉,为男子佩带,数量通常为一块——于岭无心出师,随便在棺中摸出来的东西,既然是单单的一块“玉珏”,其价值自然比起原本成对的存在来,逊色了不止一个半个的档次…… 正南经营古董买卖多年,别的不敢吹嘘,论起鉴赏宝物来自有一套本事。在他看来,于三刀既然是想接着倒斗的机会考察两个儿子,可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表现都难称得上是合格。那个与青山长相相似的于岭自不必说,根本就无心与他弟弟比试,而自视甚高的于峰实则更是烂泥扶不上墙。以此观之,于家后来家道中落无以后继,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正南一番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听到父亲正衡问于岭道:“既然如此,你们兄弟俩就继续比试好了,反正无非是先出地宫者为胜,只要你诚心想输,就绝对没有赢的可能……” 于岭闻言拍着正衡的肩膀,“哈哈”大笑了几声:“开始俺也是这么想的,想赢难了,想输还不容易?可谁知道先前下来的梯子没了,在里面绕了好几圈,就算真的想出去了,可也要找得到门儿啊!” 正衡心想原来他们兄弟还没分出胜负,难怪于峰总是以他那张臭脸示人,开始还当他是对着自己,没想到原来是冲着他哥哥于岭去的。要说起来他们虽然同为兄弟,可一个心静如水,另一个横眉冷对,论起性格来真是有着天壤的区别。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正衡与他们素昧平生,对于选定继承人的问题,这也算是他们自己的家事,身为旁人还是少管为妙。他真正关心的是于岭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看来于氏父子在咸丰皇帝的定陵里,显然也有与他相类似的遭遇,只不过他刚才受困的地方,不是现在所处的裕陵,而是景陵罢了。 这事还真是古怪,定陵、景陵和裕陵,虽然同在东陵园内,但相距甚远,实属彼此相对独立的陵寝,可它们竟然在相同的时间点上同时封闭了地宫,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那么简单。难道,分别建造于不同年份的帝陵间,实际上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旦其中一个被外人闯入,其它几个都会连带着一起运转,正因如此才有了当下这种“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效果? 一想到这些正衡就大有心乱如麻的感觉,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于岭见状安慰他说: “小老弟别急,在这儿多窝一会儿,等俺爹一来,咱就知道怎么出去了——他画了张图,老早就把出口标出来了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