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忽提出环面理论 滚滚来战伐之声 (第2/3页)
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其所作为可以说是尝试构筑起一条自成体系的龙脉,可结果秦朝还不是传了两代就灭亡了嘛。依老夫看,风水龙脉之说,只可凭借天造地设,断不是人力可为……” 金不二和于三刀本就是行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再加上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正衡心中就更多了几分相信,想要推翻先前自己的猜测了。可听到石原龙泰在一旁“哼”了一声,表情中似有还有几分轻蔑之意,便问他有啥看法? 石原龙泰现在在一干人中最为弱势,原本没想到还有人会理会自己,可见正衡竟然还向他征询意见,不免动了炫耀的心思,斟酌了一番后这才说: “有一个词叫‘环面’,我看你们是都没听说过了,是近期才诞生于西洋的一个理论,据说是自然生命各个层面的初始模型。环面理论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大大小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成是由环面构成的单一体系,其物化的形态类似于一个汽车的轮胎,所有的能量都由一端流入,环绕中心一圈,再从另一端流出,它保有平衡,能自我调节,并且永远完整,所蕴含的能量如果全部释放出来,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据说前段时间,美国人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制造了超级炸弹,迫使我们大日本帝国终止战争的——我想说的是,单纯依靠人力行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而一个心的时代即将被开启。如果把东陵也看做是一个环面,那么一旦打通两端,令得其中的能量能够在体系内自由流通的话,别说是区区一座昌瑞山,恐怕整个华北都可以震上一震,至于川岛芳子想要的调整风水龙脉,自然更是不在话下……” 包括正衡在内的所有人都对石原龙泰这番话感到莫名其妙,唯有正衡身体里的正南心中一动,想起在大学时读到过的一篇文章,讲的正是这个所谓的“环面理论”。 然而这一理论并未得到过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则是被当成边缘科学来对待,当然,造成此种局面的形成,大抵上是因为很多所谓的科学家依靠它作为理论基础,开发研究永动机这种根本就是反科学的东西,正因如此,才被主流科学锁排斥的。石原龙泰这番话如果发生在大学课时内,肯定不会吸引多少人的注意,可现在偏偏是在四十年代的帝陵当中,所有在场的人里,除了正南之外,恐怕就连石原自己都对此并不真的理解。 可这事怪就怪在这里,石原龙泰之所以忽然冒出这么一大段堪称“前卫”的理论,必定不是无中生有或者无意为之,联想起他先前对于卷轴的趋之如骛来,正南总觉得他所想要着力隐瞒的,并不一定就与这帝陵中的机关毫无关联。看来,是时候动用“读心术”对石原龙泰的思想来一番扫描,借此看看他到底在隐瞒什么了…… 正南在整件事中更多的是充当一个看客的角色,虽然邪魔一早就提醒他要与父亲“互动”,可这番历险实在太过紧张,即便没有亲身参与其中,他也无时无刻不深感这点,哪有更多旁骛的精力? 然而事情发展到现在这步田地,身为高手的金不二和于三刀竟然对眼下的局势都束手无策,颇有那么点进退维谷的意味,反倒是受制于人的石原龙泰忽然爆出了个“环面”的理论,别说是正衡他们对此不甚理解,就连正南也是不知所云,只是隐约间感到,石原龙泰这个家伙绝对有所隐瞒。 虽然一时间还不能与父亲双向交流,可正南忽然间想起自己还有窥探别人思想的本事,“读心术”的能力是邪魔所赠,在此前曾被数次使用过,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他附着在正衡体内,也是依靠它才能知道父亲的暗中所想的,如果将尝试着读取别人的思想,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正南刚开始尝试,就发现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动用“读心术”的前提需要紧盯对方,努力将对方的思想转化成类似于语言的模式,由此达到“读取”的目的。 可问题是现在正南并非与石原龙泰直面而对,而是凡事都要借助父亲正衡的身体,在邪魔所说的“双向交流”达成前,他还无法控制父亲的身体,令他的视线在石原龙泰身上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虽然在石原龙泰抛出这套说辞后,众人都将更多的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身上,可对正南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借此读取到的,只是一些细碎的片段而已,一时间还无法将其连成一体,得出确实的结论。 尽管如此,正南还算有些收获,从石原龙泰的内心活动来看,他刚才的那番话并非信口胡诌,至少他心中认为,依靠所谓的“环面”理论,可以解决一切因能源而引发的矛盾——正南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环面”本就是一种基于能量流动产生的理论,并且被少数人用以制造“永动机”上,可这种观念竟然是在此时被石原所提及,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驴唇马嘴的意味。 的确,世界上很多矛盾归根结蒂都起自能源之争,别的不说,二战时日本之所以发动侵华战争,无非是不安于弹丸之地,意图在征服中国后,掠取本土没有的资源。抛开可行性不提,如果真有某种能够提供无限能源的东西,或许世界就会太平了。 原子能曾被认为是继蒸汽和电能之后,最为强大的能源,可又远没达到“永动”的程度,再加上难以掌控,并未被广泛推广。刚才石原龙泰提及过原子弹,不过听他的意思,只是说它是基于“环面”理论创造出来的,言外之意,似乎还有更加高效的获取能源的方式。此时日本刚刚战败,世人能够知道原子弹的存在已属不易,石原的这些构想又是从何而来? 正南忽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心中先行否定了“永动机”的存在。现在想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