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细节不同定成败 辗转孝陵遇变故 (第2/3页)
了几下,然后向着地面吐了几口吐沫,以示自己是无心导致的失言。正衡从旁见状不禁暗自苦笑,想到发丘夏侯氏曾经的何等声名显赫,及至夏侯水这里,竟然对区区一个“鬼”字都如此讳莫如深,难不成发丘一脉真要就此堙没?干爹就这么一个儿子,可在他尸化前的一刻,竟然甘愿违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规的,要将发丘一脉传给自己,足可见他老人家对夏侯水实在是不抱太多的希望了。 正衡纵使对夏侯水的言行再怎么不满,但看在干爹的面子上,也不想对他太过苛求,他甚至在心中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倾尽气力的帮衬这个义兄,若是能助他将发丘一脉传承下去的话,就算是无法发扬光大,而是只能力避就此终结,那也算是自己对干爹有了交代了…… 韩四在一边一直冷眼旁观,待到正衡和夏侯水谈话的间隙,这才插话道:“一两秒钟也好,七八天也罢,咱们下边该干什么?不会还是一直站在这里,琢磨出口的样子吧?” 经韩四这么一说,正衡忽然想起个事来——干爹夏侯古尸化成的丧尸,朝着景陵的地宫方向逃去,按照先前的经历,很快五座地宫就要汇聚在一起,回到原地的孙殿英等人,处境岂不是非常危险? 正衡这次为了解救干爹被尸化的命运,费劲周折才到了这里,可却到最后也没能成功,这让他不禁生出感慨,或许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无法凭借他的一己之力去加以改变。然而话虽如此,可明知道干爹将会突袭别人,他总不能坐视不管,就算该发生的事不可逆转,至少也不要让它变得更糟才想到这里,正衡赶紧招呼上夏侯氏和韩四,跟着他沿着墓道向裕陵的方向折返回去…… 三个人一路匆匆,可还没走上多远,正衡就猛得停了下来,继而转身问韩四,身上是否还带有炸药? 韩四跟在正衡身后,险些撞在他的后背上,被这么一问,下意识地在腰间摸了摸,可只从口袋里拿出一堆乱糟糟的导线,道:“我记得先前带了些炸药在身上的,怎么现在就剩下这些雷管了?” 正衡心中一沉,想到之前自己在景陵墓室的石椁上,曾看到的那几块炸药应该就是韩四所有,或许刚才情急之下掉在地上,这才会被干爹捡起带去了景陵,前因后果,循环往复,所有的细节被串联起来,真可谓是玄妙异常。只不过对正衡来说,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之所以忽然提及炸药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他刚刚想起,还有个很大的麻烦摆在面前——于峰这个丧尸如果还在墓道中的话,他们该如何才能安全的通过? 正衡自打在景陵墓门外失掉了九龙宝剑以后,几次三番遇险,再无先前仗剑的那份从容,若不是身手还算敏捷,恐怕早就死了几回了。正因如此,他在经由墓道向着裕陵方向折返的时候,冷不丁地记起于峰或许仍旧停留在这里,不得不早点做些准备才行。 上一次仗着那些凭空出现的干尸,正衡才能趁机溜之大吉,可毕竟对于这类玄妙的事情,他还并未完全掌握个中的原理,临到危急关头,谁能保证还能再次成功地如法炮制?问题是他现在手上只有一把匕首,用来切菜倒是绰绰有余,可对付丧尸,简直形同以卵击石一般不着边际,如果再贸然前行,简直与送死无异。 正衡忽然记起,韩四统帅的工兵曾带了不少炸药,孙殿英也曾说过,他们曾在景陵的墓门上排好了引线,只不过后来发生了诸多意外,并未引爆而已。先前正衡在景陵的墓门上,曾看到黏贴炸药的胶水的痕迹,却不见炸药和导线的踪影,后来机缘巧合下,他被干爹变成的丧尸抓进景陵内,若不是在椁盖上寻到一些,并且最终凭着这些炸药,将顶着墓门的顶门石炸开,他还不一定能顺利地从中逃脱出来。 正衡当时只当这些炸药是被丧尸带进密封的景陵里的,一部分被他用来炸开顶门石,剩下的都留在了裕陵的墓门前,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对其无法抱以更多的指望了。然而此时既然与韩四同行,正衡又禁不住开始寄希望于他身上还携带有一些剩余的炸药,可不想一问之下,这才知道他之前倒是有的,可在遭遇夏侯古袭击的时候,不知遗落在了什么地方,此时就算反身回去再找,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寻到…… 心灰意冷之余,正衡这才意识到,景陵墓室里的炸药,虽然的确是干爹带进去的,可并非是他从墓门上取下,而是刚才在遁逃进墓道前,顺手从地上捡起的韩四遗落的炸药。无论如何,指望炸药来充当武器的路看来是行不通了,那现在又该怎么办呢? 夏侯水和韩四都曾见识过丧尸的厉害,自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他们可不想再一次以身犯险,宁愿还是待在原地,以不变应对万变。 正衡知道他们的心思,为了搭救他人而要令自己深陷险境,这可不是夏侯水和韩四的行事风格。当然,在他们三个人当中,正衡自认为还具备决策的权利,如果他要是执意去做某件事情,韩四也好,夏侯水也罢,就算再怎么怜惜自己的性命,也终究会选择追随在他的左右,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反倒成了他们赖以生存下去的希望,宁可同生共死,也不愿各自为战。 可另一方面,正衡也知道此行凶险异常,硬着头皮硬闯的结局,十有八九都不会太好。权衡再三,这才想起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他蹲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块,在地砖上快速地画了个五角星,然后将五座帝陵的简称,按照先前五行学说的猜测,一一标准在了其上。孝、景、裕、定、惠,每座帝陵都通过四条墓道,与其它帝陵联通。现在三个人身在裕陵和定陵之间的墓道当中,既然前路凶险,就只能折返回到定陵,然后重新择一条路,辗转着回到裕陵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