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邪之北海流宫_第35章 董小宛身世成谜 夏侯水涉水追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董小宛身世成谜 夏侯水涉水追棺 (第1/3页)

    夏侯水真可谓是见了棺材还不落泪的典型代表,眼见着孝陵的规制如此恢弘,皇帝的棺椁更是游移于山川河流间,却还要旧事重提,非说顺治并没有葬于陵内,实在是不可理喻。正衡只当他食古不化,却又不得不申明他自己的看法,只略微想了下就道:

    “如果棺材里的真是个女人,那整个孝陵的风水格局就完全不同了……”

    “此话怎讲?”夏侯水仍旧不依不饶。

    正衡心想夏侯水如此刨根问底,难不成是想考考自己?正衡的风水之学全部师承于干爹夏侯古,可夏侯水却自小就对之嗤之以鼻,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之所以流传于世,只不过是被人当成赚钱的工具加以利用罢了,论起使用价值,比起西方的科学来不知落后了多少。夏侯古一生对这个独生子最是溺爱,知他对摸金之术不感兴趣,也就从来没有强迫他对此加以研习,好在他还有正衡这个义子,不但对此道很感兴趣,比起夏侯水来更加天资聪颖,这才会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中国人凡事都爱讲风水,修建埋骨之所这么重大的事情更是如此,因此,古往今来,风水之术都是摸金倒斗的手艺人索要必须具备的技能。夏侯水既然对此道既不熟稔,更加是从来都不笃信,却偏偏要在此时打破沙锅问到底,在正衡看来,大概是怀揣着借机考他一考的目的,想看干爹和他所倍加推崇的风水学说,到底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吧。

    想到这里,正衡自知若是在此时露怯,丢掉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面子,还会顺带着连累干爹的一世英名,所以对于夏侯水的问题不但要耐心回答,更加要小心应对,说的对错倒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要煞有介事,让夏侯水从中挑不出半点瑕疵来加以反驳,就算是功成圆满了,好在正衡一向巧言辞令,加之夏侯水只是菜鸟一个,糊弄起他来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嘛!

    “正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天为阳,地为阴,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结合卦象来看,帝陵的地面建筑都可以被当成为八卦中的‘巽’卦;而位于地面建筑之下的地宫,上下皆为地阴,帝王葬于其间是为阳,亦即八卦中的‘坎’卦。由此,上巽下坎,是为六十四卦中的‘涣’卦了……

    “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五十九卦,风水涣拯救涣散之意,异卦相叠,风在水上行,推波助澜,四方流溢。涣,水流流散之意。象征组织和人心涣散,必用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克服,战胜弊端,挽救涣散,转危为安,顺畅亨通。贤明的君主去祠庙祭祀神灵以祈求保佑,利于渡过大川河流,利于坚守中正之道。此种帝陵的布局,十分准确的描绘出清朝刚刚定鼎中原时,所面对的诸多困难的情况,同时也表露了满人势要据揽大川河流,坚守中正之道的决心,可谓是古代陵墓里,规规矩矩却又不失暗藏雄心的布局……”

    夏侯水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问:“按照你的说法,那岂不是明清两朝的帝陵都是相同的‘涣’卦布局,孝陵的情况,怎能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标准?”

    正衡打了个突,心想夏侯水虽然不懂卦数,却也不失精明,竟然这么快就捕捉到自己这番理论的瑕疵,看来要想糊弄过关,并不十分容易,非要使出全身的本事才行:

    “你懂什么,帝陵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加以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以此实现‘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所谓的‘上巽下坎’的涣卦卦象,可不仅仅是从孝陵整体布局上就能做出的判断,还要取决于很多被人故意设计和制造的细节。一座山是山,一条河是河,可山水合二为一,才是为风水,而它们按照结合的方式不同,又能构成千万种彼此各不同的格局。要知道卦有界而法无边,不然你难道真以为区区六十四道卦象,就能囊括天下万物、宇宙众生于其中?”

    见夏侯水一直点头称是,正衡暗中舒了口气,心想到底还是被自己蒙混过关了,可却不料夏侯水紧接着又追问道:“那如果棺材里的是个女人又会怎样?”

    “女人属阴,所以此卦是为‘上巽下坤’的‘观’卦。巽为体,谋事可成,坤为体有灾,为风吹拂于地上而遍及万物之表象,象征瞻仰。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所谓‘观’者,是说要将道义展示于众人之前,众人必然也对自己瞻仰的道理……”

    夏侯水一头雾水,问正衡道:“这卦听上去也还好啊,没感觉与前面的‘涣’卦有何不同。”

    正衡摇摇头道:“卦无好坏之分,只有上下之别。再者说了,清帝陵大多都是帝后合葬,所以存有‘观’卦本也并不奇怪,只不过按照规制来说,必定只有由皇帝来巡幸山河,后妃的棺椁则只能被静置安放在角落,所以我前面才说,如果真如你所言,那口棺材里的是个女人的话,那就将整座帝陵的风水格局完全颠覆,甚至还会祸延子孙了——对了,你到底想到什么,怎么几次三番地非说棺材里的是女人?”

    夏侯水似懂非懂的“哦”了声,可却不急于回答正衡,而是又反问他道:“你听说过董小宛吗?”

    正衡一怔,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问题,当下身处在凶险的墓室里,夏侯水怎么还有兴致提起个毫不相关的女人?

    “你说董小宛?”正衡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在得到夏侯水点头确认后这才说:“明朝末年‘秦淮八艳’之一,据说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的人物,后来嫁给江南著名的才子冒辟疆,只要读过些书的人,这段历史又有谁人不知?”

    “对,我说的正是那个国色天香般的女子……”夏侯水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衡弟你是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