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邪之北海流宫_第29章 小心谋划图报复 黑衣鬼妇真难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小心谋划图报复 黑衣鬼妇真难缠 (第1/3页)

    回到房间后正衡不免埋怨夏侯水,干嘛非要留在于家这个是非之地,刚才若不是他的阻拦,他们完全可以一走了之……

    夏侯水扒着窗子望了望,在确定外面没人尾随后这才转身对正衡说:整个长春城都戒严了,若是没有韩四的手令,咱们还能跑去哪里?刚才你那番话算是把他和于峰都得罪了,换做是我也不会轻易放你离开啊。再者说于家干了那么多缺德的事,就那么轻易算了?这可不像老弟你的行事风格啊!

    正衡叹了口气道:不这么算了还能如何,你也知道自从东陵盗宝开始咱们就步步都在人家的算计之下,本以为离开了崇岛就如同鱼入大海,却没想到又会陷入于家这摊泥潭,现在就连人身自由都受了限制,再这么下去说不定哪天被于峰暗中算计,一并装进柳木棺材里变成两具丧尸也未可知,既然如此倒不如早点离开,免受这人为刀俎我为鱼rou的窝囊气……

    夏侯水笑道:溜是肯定要溜的,只不过还不到时候——还记得咱家老爷子的临终遗言吧,他不是让咱们找封师古的后人算账,以报当年发丘摸金一脉遭其打压之仇嘛,于家虽然在外人看来自成一派,可毕竟算是师承于观山太保,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咱们若不把于家搅个天翻地覆,那可真就对不起上天的厚赐了……

    正衡眼睛一转,暗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先前夏侯古在东陵中交代后事时的确曾提及报仇一事,只不过封师古自从明初隐匿在棺材峡地仙村后,世上就再无他的直系传人,正衡只当义父是随口说说而已,并未太过当真。而今几番周折竟被他们发现于家就由观山太保一脉衍生而来,加之他们为了一己私欲而罔顾人命,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于情于理都该被狠狠的惩戒一番才成。只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义父在交代这段事情时,应该是一早就对于家的底细有所了解,只是碍于于三刀在行内的威望这才没有明言,转而暗中提示自己吧……

    夏侯水闻言也道:老爷子一生致力于恢复祖上的荣光,很可能通过某些渠道对于家的来历做过调查,只是凭他的能力,=想要撼动根深蒂固的于家并不容易,所以才迟迟没有动手而已。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于三刀一死于家上下可谓群龙无首,单单于峰那个土鳖,论本事不及老弟,论头脑还不够你哥我的零头,咱们兄弟联起手来弄他个家破人亡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于公可以说是诛灭jianian邪,于私也算是为发丘摸金报仇,何乐不为?

    正衡知道夏侯水话虽说的漂亮,可并不完全坦诚,他早就对于家的产业垂涎不已,高举“报仇”的大旗是假,趁机浑水摸鱼才是真吧。当然,自己虽然对此颇有微词,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也的确句句在理,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夏侯水不提,自己也比他肩负的责任更重,毕竟义父是向他交代了临终而言,并且自始至终他都把自己看成更足以委托重任的儿子……

    然而夏侯水说得简单,于家纵使没了于三刀这个顶梁柱,总归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是家丁护院就不下几十人,更不要说现在还有韩四带兵进驻,想要兴风作浪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夏侯水似乎对眼下的困难不以为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你哥我全凭这个混饭吃呢,强攻不行咱就智取,正所谓擒贼先擒王,选定目标再下手,那才叫三个指头抓田螺——十拿九稳手到擒来。

    正衡摇摇头道:不行不行,于峰那家伙整天跟在段连祥和韩四的屁股后面,想要对他下手可不容易吧?

    夏侯水“嘿嘿”一笑道:他充其量就是个跟班,算个屁的“王”啊!于家说到底还是那个于老太太做主,不过看她吸了那么多活人的阳气,仍旧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十有八九是快要挂了,不足为患。我说的擒贼擒王,并不是指的哪个人,而是那件对他们于家至关重要的物件,这下你再猜猜是啥吧……

    正衡眼珠一转,张口就说:难道是那本“观山指什么赋”?你说的倒轻巧啊,那本书是于家的命根子,哪会让我们轻易找到?

    夏侯水大摇其头道:非也非也,要我说,那本书不但好找,之前我们还曾不止一次见过——还记得于三刀拖你交给于峰的那本无字天书吧,封面上虽然写的是《长赋集》,可从于三刀和于峰的种种反常表现不难推知,能让他们父子当成宝贝的,也就只有那本《观山指迷赋》了。或许当初于家的祖先为了避讳,私下里便将书名改换过了,并且还故弄玄虚的用不显影的药水书写,这才会让不明就里地外人琢磨不着头绪,借此最大限度的保存他们于家的秘密罢了。

    正衡仔细一想,夏侯水说的不无道理。那本书对于家可谓是至关重要,现今于峰刚刚接班,尚且还没将内容掌握,麻脸老太又是垂垂老矣行将就木,若是能在此时将那本书偷来毁掉,那于家今后就再无作恶的资本了。这事于情于理都可行,只不过于家那么大,又该如何才能找到一本小小的书册呢?

    夏侯水把正衡叫到书桌前,将桌上的杯盏和笔砚摆弄了一番,然后指着他摆出的形状对正衡解释道:我早就观察好了,于家的大宅分成南北两院,其中南院被假山和瀑布占去大半,而且历来都是于家分家的居住地,没有多大探索的价值。至于北院则是三进三出,前院和前厅现在被灵堂和韩四那帮人占据;你我所住的中进房间虽多,可我发现夜间并无灯火,可见除了我们之外也没有人居住;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于家的家眷老小应该都住在后进。于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