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绝代军师_第四百零八章;赤壁(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章;赤壁(十七) (第3/4页)

不可能的事情,就从当初的楚汉之争中便能看出端倪来。

    既然孙氏与刘皇叔的关系迟早都会面临一战,那么周瑜便要尽可能的打压刘备。而刘备阵营之中,诸葛亮的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若是自己能够留下诸葛亮的话,那对刘备的打击绝对是很是巨大的。

    就在周瑜这么一番心理活动的时候,诸葛亮已然答应了周瑜的请求。其实也不能算是答应了周瑜的请求,实在是早有人想要往曹军走上一遭。此人也是大才,直到现象都尚未出仕。本想劝动此人投靠主公的,但是那人显然看不起没有多少兵力的刘备。在他看来,而放眼整个天下,除了一个曹cao之外,也就只有江东孙氏还有值得考虑一下。

    自周瑜设计斩杀了蔡瑁张允俩人之后,此人便有了往曹军走一遭的想法。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够知道,孙刘联军若是想战胜曹军的话,只有出奇制胜。而这奇,自然要选择火攻。如今虽然杀了蔡瑁张允俩人,但是依旧没机会。

    既然打算投效孙氏,那么就要做出一些成绩来。虽说自己略有薄名,但没有一份功劳做投名状的话,自己依旧难以得到重用。此事与诸葛亮一说,诸葛亮顿时便眼前一亮。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击溃曹军,剩下的事情再说无妨。

    诸葛亮起身离开的议事的大帐,返回自己的营帐之中,诸葛亮便看到了正悠然自得的喝着茶水的庞统。

    见诸葛亮走了进来,庞统放下手中的茶碗,随即开口问道:“孔明,那周瑜怎么说?”

    见庞统如此上心,诸葛亮多少有些无可奈何,不过自己苦劝了半天。说刘备才是明主,但是庞统是怎么头听不进去。沉吟了一下,诸葛亮开口说道:“士元与周都督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周都督也正有此意。”

    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庞统微微的点了点头。都说周瑜颇有才干,看来此事不假。既然周瑜也此想法。那可真是合了自己的意思。“既然如此,待过些时日,我便前往曹军,不过在此之前,我还需要周都督取得一场大胜!”庞统沉声说道。现在还不能贸然的出使曹军,不让曹cao知道现如今的水军大将不行,他的计策又怎么实施。

    对于庞统的这个要求,诸葛亮自然是不会拒绝。若是想施行铁索连船的这个计划,那么就要让曹军知道。曹军将士根本就不适合在水上作战,只有让曹cao吃一个大亏,他才回对铁锁连船之事深信不疑。

    随着计划的确定下来,江东水军便开始是对曹军发动试探性的攻击。本想将曹军引诱出来打杀一番,可是曹军根本就不上当。所有曹军水军都龟缩在水军营寨之中足不出户,这让周瑜的想法成了泡影。

    看来,曹军也知道自己杀错了人,这才使得曹军的水军不敢出来与江东水军一战。既然曹军不肯出来。周瑜显然也没有了办法。虽然没有击败曹军让周瑜感到十分可惜,但是他所想的效果已经达到了。

    这个时候。便是庞统出场的时候了。庞统上了一艘小船,飘然的朝着曹军的营寨划去。

    此刻曹cao正与众将商议如何解决水军的问题。斩杀了蔡瑁张允,曹cao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不过先后悔已经完了,而且就算是他后悔,蔡瑁张允俩人也活不过来了。只能另外封了两名曹军将领统领水军。但是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新任的两个水军都督显然很不称职,而且随着斩杀了蔡瑁,这使得荆州水军颇为震动。荆州水军随着蔡瑁身死失去了大部分的战斗力。而对于现任的两个曹军将领,荆州水军的将士们显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面对这个局面,曹cao显然感到了一丝无力。他显然没有想到。蔡瑁在荆州水军有着如此巨大的威望。不过,这一切的无力感都是曹cao装出来,目的便是要江东的周瑜对他杀了蔡瑁之事深信不疑。

    杜尘的连环计仅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毕竟偌大的一个曹军营寨,谁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敌军的探子。所以说,凡事人知道的越少越好,所以曹军之中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曹cao这是装出来的。

    就在曹cao颇为感慨的时候,一个护卫忽然走进了大帐,护卫跪拜,随即开口说道:“丞相,营外有一人名叫庞统之人想要求见您!说他有要事,无比要见到丞相您!”

    听到护卫这么说,曹cao顿时露出了一丝惊异的表情。与杜尘所言一点都不差,果然是这个名叫庞统的人来见自己。想来不用说,庞统定然是来献计的。

    “请进来!”曹cao沉声吩咐道。护卫领命转身走了下去,没一会他有反了回来。这次,护卫的身后带着一个其貌不扬的文士,看来这个人便是庞统,果然相貌不怎么样。

    不过想到杜尘之前的交代,虽然庞统这人相貌平平,而且怎么看都想是比较愚笨的一个人,但是他确实相当的聪明。按照杜尘的话说,这个人是典型的大智若愚,虽然外貌平平看起来没什么本事,但是肚子里却有着高深的学问。

    对于杜尘的眼光,曹cao从来没有怀疑过,纵观曹军上下诸多文臣武将,杜尘可着实为曹军举荐了不少的人才。而现在,这些人才都证明了自己的才干,而后在曹军之中身兼要职。所以说,杜尘说这个人是个人才,那定然不会差。

    对于让人才,曹cao显然一如既往的渴望。随着曹军所统治的地域越发的庞大,曹cao对人才的渴望也越加的增加。要知道,曹军统治了这么大的地盘,自然需要不少官员打理。曹cao只有一个人,哪有凡事都亲力亲为这一说法。

    虽然对庞统很是上心,但是思郎也说了,想要招募庞统,显士对曹cao与曹军可是颇为丑化,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曹cao乃是窃国之贼。所以对曹cao都是嗤之以鼻。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文士有怎么会投效?

    不过杜尘也说了,纵然庞统尚未有投效曹军的想法,但是也一定要努力留下此人。此人如此有才华,若是不讲此人留下的话,他迟早都会投效他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