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失利 (第1/2页)
4月4日,临近清明,因为要回乡祭祖,学堂得以放假三天,这是徐水娃离家后第一次回家,对儿子日思夜想的徐吴氏早早地就在村头等着。 远远地看到丈夫带着一个瘦小的身影缓缓走来,徐吴氏一把抱起最小的儿子也不顾身边的小女儿是不是能跟得上,快步的跑向日思夜想的儿子。 来到跟前,徐吴氏将怀里的小儿子一把塞给丈夫,便扑到大儿子身前,开始里里外外的检查起来。“好,好……”看到儿子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徐吴氏喜极而泣。这些天的担心、思念,全都化作泪水流了出来。 徐大山看着妻子的样子,又是欣慰又是埋怨的道:“看看你,像什么样子?” 徐吴氏现在眼里只有儿子,哪里还听的进去丈夫的埋怨?里边领着儿子往家走,一边嘴里不住的问着:“学堂里冷不冷?能不能吃饱?有没有挨打?” 回乡的路上,从父亲的口中徐水娃早就知道母亲对自己的思念。面对母亲一个个的问题,徐水娃一边微笑着抹去母亲脸上的泪水,一边轻松的回答:“学堂里都生着火盆,无论是上课的教室还是睡觉的寝室里都有,比咱家还暖和。寝室里的棉被可厚实了,而且学堂还给我们每个学员都做了一身棉衣,可惜只能在学堂里穿,不让穿回家。不过娘你不用担心,孩儿一点儿都不冷。” 一边说着,徐水娃一边用力的拍了拍自己不算健壮的胸膛。“娘你看,孩儿是不是长壮了?” 徐吴氏看着儿子略显红润的脸庞,笑着道:“我儿子是长大了。” 徐水娃得到了母亲的夸奖,越发的高兴。“娘你知道么,我们在学堂里有rou吃呢!是真的rou啊,好香呢!” 徐吴氏惊讶的看着儿子,“水娃,你说学堂里还能吃到rou?你可别哄娘亲啊。” “真的、真的……”徐水娃见母亲不信,立刻将自己在学堂的伙食详细的给母亲介绍了一通:“虽然是三天才能吃上一次,但是真是香啊。孩儿当时就想,要是爹、娘和弟弟meimei也能吃上,那该多好。” 其实徐水娃第一次吃rou的时候好悬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嚼了,哪里还顾得上爹娘和弟妹。等他想起的时候,那已经是第好几次吃rou了。不过这样的话他可不会在娘亲面前说,没来由的惹爹娘不高兴,还让弟妹笑话。 一旁二妹听了水娃的话,好奇的问道:“大哥、大哥,什么是rou啊?” 徐水娃被meimei的问题问住了,他不知道怎么和meimei描述‘什么是rou’,只能含糊的道:“总之是特别特别好吃的东西,比大米稀饭还好吃,比咸鱼更好吃。” 在徐二妹的脑海里,从小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大米稀饭就咸鱼,那是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的美味。可是在大哥的嘴里,那种名为‘rou’的东西竟然比大米稀饭和咸鱼都好吃……徐二妹的嘴里顿时流出了口水。 “娘亲,我也要上学堂吃rou。” 徐吴氏忍着泪水,抱起从未尝过rou香的二女儿,安慰着道:“二妹乖,等你长大了,娘亲就带你去吃rou啊。” “哦……”听说还要长大了才能吃到,徐二妹沮丧的低下了头。 徐大山看在眼里,苦在心头,连忙把话题岔开。“三天就能吃到一次rou啊,那你们平常吃些啥?” 徐水娃想了想道:“一般早、晚是大米粥和饼子加咸菜,中午吃杂粮米饭,有的时候有rou汤。爹,咱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大米,可在学堂我们是天天吃呢。”说着,又想到了可怜的二妹和小弟,徐水娃噘着嘴嘟囔道:“可惜带不回来,要是能让弟弟meimei也吃上就好了。” 徐吴氏微笑着摸摸儿子的头,“不怕,你先吃饱就好,meimei和弟弟将来会有机会吃的。” 徐大山听了这一路,终于确定儿子进了这个‘洋学堂’是享了福了,此时更是郑重的道:“水娃,你在学堂里可要好好地念书!只要你在学堂里学得好,先生才不会把你撵回家,你才能有rou吃。将来有了学问,才能挣钱,才能让meimei和弟弟都吃上饱饭!懂不懂!” 徐水娃虽然才九岁,但这一个月以来巨大的生活差异早已让他坚定了无论如何都要留在学堂的信念。现在父亲一说,这一信念更加的坚实了,因为这不关事关系到自己能不能继续吃到rou,还关系到弟弟和meimei、爹爹和娘亲! 水娃重重的点了点头:“爹,你放心吧。我一定努力读书。爹,这些天我已经认识了好几十个字了呢,先生都夸我聪明,学得好。” 看着儿子懂事的样子,徐大山欣慰的笑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好……” 第二天就是祭祖的日子,因为这一年儿子徐水娃得以进学堂念书、享福,徐大山将这一次的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