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交 (第3/3页)
主国的我们都要从朝鲜撤兵了,那么日本也好,英国也好,应该没理由还赖在朝鲜了吧。 李鸿章作为大清洋务运动的核心,可以说是清朝同、光年间外交领域的第一人。可是在遵循弱rou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国际社会,李鸿章的外交思想还是太天真了,和格莱斯顿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和李鸿章一样,伊藤博文也认为英国暂居巨文岛对朝鲜局势有利无害,不过伊藤博文却是站在日本的角度来考虑的。 在得到英国人可能在朝鲜展开行动的消息后,伊藤博文就秘密和外相井上馨通了信。井上馨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到:“英国如占巨文岛不退时,俄国亦必占领朝鲜之元山或釜山,再依最惠国条款,他国亦必提出同样的要求。因此,朝鲜将被分割为各国竞争场所,则我国驻军朝鲜也将成为可能。” 虽然伊藤博文同时担心一旦英国、俄国等纷纷将触手伸进朝鲜会使日本近海也变成争乱纠纷之焦点。但出于火中取栗的目的,他还是置信李鸿章,就英占巨文岛问题对李鸿章表示“英久据于日本尤不利,但恐暂据备俄,可姑待之”,并向李鸿章提供自绘的巨文岛地图。 但这时李鸿章已经完全转变的态度。4月16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重启谈判,这一次,李鸿章坚决要求日本必须完全的撤出在朝军队! 伊藤博文被李鸿章突然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退而求其次,一口咬住除非大清同时退兵,否则日本为维护其在朝利益,也将保留必须的军事存在。 共同退兵本来就是李鸿章的打算,但李鸿章随即提出主国义务出兵之主张。“朝为属邦,即使我朝从此撤兵后,如朝鲜遇有重大****和外来侵略,或有他国侵略朝鲜领土,中国必派兵前往”。 在此之前,日本一直以来都主张‘朝鲜独立说’。1883年欧美诸国与朝鲜缔结条约时,就拒绝了中国将“朝鲜为中国之属”写入条约的要求。这一国际局势对公开否认中朝宗属关系的日本是有利的。井上馨在之前和徐承祖会谈时就曾强调:“日清两国在朝鲜政略上截然不同,中国视其为属邦,而我国从很早开始就视其为独立。此正是中日不同之根,也是中日各按其主张实施对朝政策之根本。” 然而这一次因为巨文岛事件,英国政府为了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外交空间,因此在占领巨文岛问题上,没有与当事国朝鲜交涉,而是直接与中国交涉。同时英国与中国交涉巨文岛问题时,改变了以往对中朝宗属关系的暧昧态度,对之给予了公开承认。很明显,英国态度的转变,对当时的日本是致命一击。中、朝两国之间的宗属体制由中、朝两国相互认可随之进入了有第三国英国公开承认的阶段。围绕中朝宗属关系的国际形势开始变得对中国有利。 对此,老于外交谈判的伊藤博文没有再和李鸿章纠缠‘宗藩问题’,而是将话题引到了另一个角度。“中堂之意,是如有第三国侵占朝鲜,损害贵国利益时,贵国有派兵朝鲜之权。” 李鸿章不只是计,点头承认。伊藤博文立刻道:“那么以本大臣的理解,贵国强调的派兵权利与朝鲜独立或不独立之事毫无关系,派兵只是从贵国利益出发而已。既然如此,如有第三国占领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岛屿,将会给日本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日本对此侵略行为同样需加以防御。现在如有第三国占领巨文岛或攻击此岛,我国与贵国同样也有派兵朝鲜之权。” 其实,伊藤来中国前,日本制定的对中谈判内容只有两项:一是“协议”即与中国商议从朝鲜共同撤兵,一是“要求”即向中国要求惩办中国将官并对伤亡日本士兵进行赔偿。朝鲜出兵权问题不在预定谈判内容之中。但是伊藤博文却巧妙地利用巨文岛事件与李鸿章周旋起朝鲜出兵权问题。 老李同学脑袋上开始冒圈圈,看来又要被忽悠了。 同样被忽悠进坑里的还有载湉。 和日本人的谈判到了最后时刻,往京师的电报一天一报。奕每天都要将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的情况告知载湉,这是载湉这两年亲政后形成的威信,也是从新回到总理衙门后,奕的自我调整。 “伊藤博文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一旦朝鲜发生可以威胁到日本安全的事件是,日本政府有权出兵朝鲜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李鸿章不敢答应,请旨该如何处理?” 载湉不是神,他顶多算是个妖孽,所以他不可能全知全能、面面俱到。比如他就根本不知道历史上朝鲜曾有‘甲申政变’这回事儿。 但载湉知道日本对朝鲜、对中国大陆的觊觎之心从未停止过——而且也永远不会停止。问题是他不可能因为这样就对日本宣战,也不可能就此放弃对日本的交往——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现在大清的国力和外部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做。 仅仅在朝鲜问题上,现在就已经牵扯到了英、俄、日三国,如果扩大和日本的矛盾,那么中国则立即会同时面临俄国和日本两个方面的压力——而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刚刚经历中法战争、耗尽了国库的大清所能承受的。更何况一旦局势恶化,说不定在越南没有占到便宜的法国人也想来凑凑热闹,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是不可收拾。 所以载湉必须暂时容忍日本人。 “日本国小,无论如何发展,最终也没有能力真正威胁到我大清。如果说俄国人是头熊,那么日本人顶多是一只豺狼。豺狼再狡猾,也无法威胁到狮子,但是熊却可以。告诉李鸿章,如果日本人没有其他要求,那么就尽快签约!” 他希望在不损害现阶段利益的情况下,尽快就朝鲜问题和各方达成一致,然后将精力转向国内的改革和建设上来。只有自己强大了,外人才不敢来sao扰,才有可能在对外关系处理上占据主动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