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下_第一百五十七章 所谓何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所谓何事 (第2/2页)

蛮有地位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其次回都,虽然轻松,但那只是精神上的,而且只是我……或者一些重要人物的。对于那些士兵,尤其是步兵来说是很累的,其实,就是那些骑兵,一直骑在马上,还是会感觉劳累的。

    所以,轻松是精神层面上的,但劳累却是身体方面的且实际存在的。

    那些谋士也是要好生休息的,不只是回程的劳累和辛苦,还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紧张与……刺激!

    指的是有些吵着嚷着要打架的武将!

    他们现在回到自己的老巢了,当然要回家先好好休息……休息了!

    而郭嘉的遗体已经葬在了幽州,无法……归来了。他虽去,但他的家人如何能亏待。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命人前去报丧,然后好生安顿其家人。

    之后,才是去奏捷报于天子的。

    一切都结束,我才往府走去,可我终究是想错了啊!

    自以为事情都结束了,那知还是算漏了一人!

    回到府中,害得我不能往后府中行去,只能走到大堂,然后坐定,然后无奈的问道。

    “子廉啊!还有何事啊!”

    我心里有些微恼,为何刚才在朝堂之上不说呢?

    嗯?难道不是在朝堂不说,而是在朝堂之上不能说或者是……不好说。

    不会是现在才想起了问我为什么想要大小二乔吧!因为就算她们再美,丞相也没必要当众说啊!尤其是那第二个所谓的愿望。

    要知道丞相可是连那个貌美婀娜的邹氏都没有动过啊!

    何至于为大小二乔如此呢?

    何至于此!

    这倒确实不好在朝堂之上问……cao,那你为什么当时不问呢?虽然那时候也有很多人,但都是自家兄弟啊!有什么不好问的呢?

    心思再一转,不会……不会不是此事吧!那又能是何事呢?难道……是已经有诸葛亮的消息了,可……可这时间过得也太短了吧!

    虽然知道了具体的地址了,但想要将诸葛亮偷偷的绑回来,还是要花些功夫的……好吧,我承认,我从来不觉得能好好的将诸葛亮给请过来,也可以说诸葛亮会乖乖跟着那几个人回来的。

    要知道,当今乱世,不只是君择臣,臣亦择君!

    要只是诸葛亮愿意投靠于我的,早就来了,哪里还用的着我去“请”呢?

    当年鲁肃欲投往他处,周瑜为孙权寻找贤士就找到了鲁肃,而其劝说鲁肃前往孙权处时,就用了这句话,而这话更是东汉初年马援对汉光武帝所说的话。

    鲁肃虽有“榻上策”奇谋,但诸葛亮比其仍胜之,而三国乱世比光武帝那时候也更加混乱。

    所以,诸葛亮也决定是坚持“君择臣,臣亦择君”的观点。

    只是为何他会选择刘备呢?

    要知道当时的刘备可是什么都没有啊!没钱、没权、没地盘,寄居在刘表处,是刘表给他钱粮,给他新野的。

    诸葛亮到底看中了刘备哪个地方呢?刘备当时一穷二白,而诸葛亮就辅佐了魏、蜀、吴最弱小的一个。近乎一己之力打下了一个蜀国。

    你要不跟我说这是小说,这只是演义,叫我如何相信,这已经不是“巧”了,而是恐怖了。

    “无巧不成书”,何足以在形容他呢?除非你跟我说这是历史……

    他既真实存在,如何让人不信呢?

    刘备之于孔明,真如他所说的那般,犹如鱼之有水也!

    哦,对了,刘备还是有的,并不是一无所有。他有关、张、赵,此皆万人敌。还有四海之内具闻的“仁”,不管到哪里,百姓都会跪拜喊声“刘皇叔”的,此等民心,天犹妒之,何况曹cao。

    要是放在里,那就是到哪,哪都要喊他一声“哥哥”的宋江宋公明啊!

    因为他不但是“及时雨”,还是“呼保义”,“孝义黑三郎”。

    他是以“义”著于四海!

    但自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后,“仁义”何曾分过家。

    “仁义”著于四海,何愁大事不成!

    思绪一起,便是万千回忆!

    俗称:想太多!

    自以为是的想完后,心里的微恼倒是消减了不少,也是真是这等极其重要的事情呢?

    只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应该高兴呢……还是不高兴。

    因为既想要得到诸葛亮却又不想使之后的局势变得难以预料!

    要是刘备没有了“三顾茅庐”,历史究竟会如何发展呢?还有没有三国鼎立的局势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